读《人生不止一种选择》有感:别把“自己想做的事”拖到人生最后
作者:闹闹碎碎念sunny
来源:微信公众号:闹闹进化论(ID:naonaodaily)
作者:凯特·克里斯蒂[澳大利亚]
知名作家、时间管理专家,同时也是风靡全球的励志演说家和媒体争相邀请的评论嘉宾。她曾为欧莱雅、毕马威、西太平洋银行等知名企业提供时间管理咨询服务。凯特能帮助你重新审视与时间的关系,规划并实现理想生活。其代表作包括《把自己放在第一位:零负罪感自我优先指南》
这本书荣获2023年澳大利亚商业图书大奖和年度商业图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女性。她在书中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在经历人生剧烈动荡后的反思:22年的婚姻走到尽头,前夫因癌症去世,母亲也在同一时期离世。
这一连串失落与告别,迫使她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她开始制定属于自己的人生清单,以确保自己能够活出自己的最佳人生。
《The Life List》围绕一个核心信念展开:人生不会等你准备好才开始,真正重要的事,从现在就该开始做。作者用一种温柔而坚定的语气,挑战我们那些长期把自我需求压在他人之后的习惯。
她写道:“不要拖到稍后,因为稍后可能为时已晚!!你需要拥有一份能让自己积极投入的人生清单。”
她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遗愿清单”,将其转化为“人生清单”。遗愿清单多半聚焦于疯狂旅行和探险——是那些一生未完成、临终前急于勾掉的事项,是在透支身体的冲刺里完成。
而她所倡导的人生清单,则是趁我们还年轻、还拥有活力时,主动识别生活中我们想要体验的美好事物,并用心去过、去感受。
作者引导读者用结构化的方式来思考并行动:从关系、健康、财务、旅行等方面梳理愿望,再把宏大的梦想拆解为具体可行的目标和行动计划,最后落地执行。
这本书既是一份内在觉醒的提案,也是一套实用的实践手册,真正将“理想生活”从抽象愿景变成了日程表上的可执行项。
这是一本简单却不容易的工具书,讲的是女性如何设计出自己想要的人生。亚马逊上有条书评写道:“无论你正处于人生哪个阶段,这本书都值得一读——越早读越好。”
那些作者五十岁才悟到的道理,我们越早知道,越早行动,就越能早点享受到自己真正渴望的美好人生。
作者说适合不想过平淡无奇生活的读者,那就是我啊。
她本身是一位时间管理专家,在书中也示范了如何筛选“高价值任务”。对于现在正深陷时间焦虑的我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整本书都像是在不断追问我:“你余生想怎么过?”“如何全面改变自己的世界,才能满足人生各方面的需求?”“你能否做到把自己真正放在首位?”
所以我其实挺喜欢这本书。它提供了很多关于了解自我的问题清单,而我在2025年这一整年,刚好一直沉迷于自我认识与探索。
作者的第一版人生清单,部分源自她因前夫癌症确诊和去世而感受到的生命脆弱,但更大程度上,是她对过去人生那种“普遍不满足感”的深刻回应。
她的第一份人生清单,曾在2021年9月发表在《CEO世界》上。她写道:“人生苦短,所以我要——坚持做自己;每晚睡10小时;每天锻炼;按价值收费;不再为小事计较;不再为大事烦恼;停止将宝贵时间浪费在错误的人或事上;每天保持阅读;停止过退而求其次的生活……”
后半本书中,她还分享了超级详细的人生清单范例,真的非常有意思,称得上是“手把手保姆级教程”。
她说,最初的人生清单只是我想做、想经历或想改变的事的随机组合。而如今呈现出来的人生清单,是我按照自己意愿生活的结果。
我也打算仿照作者的方式,用日记记录下从立项到实现目标的全过程。这件事非常值得花时间去做,也会成为晚年时送给自己的珍贵礼物。
那么,具体如何制定自己的人生清单呢?作者将其分为两个阶段:设计阶段和行动阶段。
1、设计我的人生清单
(可以前往作者官网 https://www.katechristie.com.au/ 下载规划表)
设计阶段包含三个步骤:制定清单准则、理解清单的七大模块,以及识别三种不同的目标类型。作者建议目标一定要写在纸上——这样实现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
第一步:制定你的人生清单准则
作者的原则包括:必须让人欢欣鼓舞、令人激动;要大胆;要在实现后带来暖流般的成就感;必须具有身心灵挑战性;应包含“让我不安”的因素(即打破舒适区);最好是我从未尝试过的。我也在思考,属于我的人生清单原则,会是什么呢?
第二步:人生清单的七步曲
这一部分建议先问自己一些探索性的问题:
我一直想做却没做的是什么?
什么能带给我快乐和满足?
哪些事让我困惑?
哪些地方我一直渴望前往?
哪些目标若不去追,会让我后悔?
然后,作者将人生清单分为以下七个模块:
健康与幸福篇:如运动、美食、冥想等能带来身心放松与喜悦的事
财富篇:包括储蓄、投资、财富规划、养老金等
探险篇:旅行、新鲜体验、冒险等唤醒灵魂的活动
成长篇:学习新技能、好奇探索、职业发展
奉献篇:愿意投入时间与资源去做的公益与付出
人际关系篇:需要维护、发展、断舍离的关系
生活方式与环境篇:生活习惯、住所、行为模式的接纳与改变
第三步:识别目标的三种类型
目标可以分为大目标、小目标和当下可行目标。但作者特别提醒,不应包括那些像义务一样无趣、无法让人心动的项目;更不要把别人对你“应该如何生活”的期待,错当成自己的目标。
她自己的目标之一是“每天都去海里游泳”,虽然我没法完全照搬,但它启发我去想:我真正想做的事,是什么?
2、三个步骤,让一切开始发生
1)思考当下。设定意向,选择目标,识别阻力,确定你最看重的,锁定deadline
2)积蓄动能。绘制目标思维导图,找到自己的啦啦队,重新塑造目标,迈出第一步
3)到达里程碑。行动,庆祝,与啦啦队分享。认可成长与吸取教训,表达感恩。
尤其喜欢作者提出的以下四点:
1)识别阻力,创建“恐惧桶”:在每个目标旁写下你感受到的障碍。常见阻力如:害怕失败、害怕被评价为“自私”、害怕被嘲笑或误解。
2)解决“心虚综合征”:写下自己的胜利、技能、天赋与成长过程。这个方式我已经实践过很多次——每次列出小成就,我都能成功缓解焦虑。
3)认识“内疚”的价值:内疚其实是一种提醒,它能揭示你真正的价值排序,帮助你辨认什么对你来说最重要。
4)核心价值观是动力源泉。怎么找到它?问自己三个问题:
如果你生病了,会为了什么而坚持起床?
和让你感觉轻松愉快的朋友在一起时,你最爱聊什么?
如果你最敬佩的人夸你,你希望他怎么评价你?
写下所有答案,找出其中的共通点,这些就是你最看重、最想追求的核心价值。
作者提供了极其详细的示范清单——内容丰富,步骤清晰。看完后,我已经决定开始动笔,用她的方法,构建我自己的“人生清单v1.0”。
这一次,不是等“准备好了”再开始。而是,现在就去做。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了。早行动的人,早享受自己的美好世界。我要为自己而活,我把我自己的感受和喜好放在第一位。
作者简介:闹闹碎碎念sunny,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闹闹进化论(ID:naonaodaily),每天碎碎念,记录生活,尝试总结。生活是流动的变化的,每个人在不同人生阶段,对不同的事物感兴趣,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迷茫自省再前进。竭尽全力,只求不悔此生。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分享给更多的人,一起传播心理学知识,让世界更美好❤
原作者名: 闹闹碎碎念sunny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闹闹进化论(ID:naonaodaily)
原文标题 读《人生不止一种选择》有感:别把“自己想做的事”拖到人生最后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