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记忆,才是越学越上瘾的秘诀!
作者:
来源:微信公众号:Take It Eeeeasy(ID:gh_4d2b714c6a4a)
有没有发现,学霸学习有一个共同点——快。
进入学习状态快。
思考速度快。
背书速度快
书写速度快。
所以当你还在内耗自己的学习方法正不正确,新买的笔好不好写,今天的座位舒不舒服的时候,TA们已经默不作声密密麻麻为压轴题演算了整整2页A4纸,你和学霸的差距也就因此逐渐拉开了。
与其说学霸们什么都很快,不如说,TA们已经习得了对学习上瘾的秘诀——肌肉记忆。
01
肌肉记忆,启动——
肌肉记忆,原本是生理学术语,指人的肌肉具有记忆效应,同一种动作重复多次之后,肌肉就会形成条件反射。
科学研究表明,肌肉记忆一旦形成,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同时,逐渐内化于心的肌肉记忆不再需要太多意识控制;因而往往能够提高动作的执行效率,减少能量消耗。
因此,肌肉记忆对于骑单车、跳舞、乐器演奏……等动作相关技能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图|灿烂又孤独的神:鬼怪
其实,不只是上述技能,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应试备考中,也需要肌肉记忆。
从知识点来看,通过某个题干信息发现题眼,快速反应出解题思路,是一种肌肉记忆。
从学习安排来看,日复一日坚持良好学习习惯,是一种肌肉记忆。
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看来,保持学习任务的优先等级,保持对未知好奇,对真理探索的思维惯性,也是一种肌肉记忆。
02
肌肉记忆有多厉害?
01 解题丝滑
看到「证明某两个角相等」的题干信息,立刻反应「寻找已知条件中的平行线、垂直线、角平分线」「应用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等解题思路;
看到「yesterday」等时间状语,立刻反应动词的相应时态;
看到「光线」「反射」「折射」等关键词,立刻反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样的反射规律。
当形成了某些知识点「题干信息—解题思路」的肌肉记忆,可以第一时间反应出解题思路,解题过程更加丝滑,解题速度也会大大提高。
02 减少内耗
睁开眼,不内耗「早起30分钟背书究竟有没有用」,而是按照肌肉记忆,径直来到窗前背诵文言文。
晚自习,不内耗「每天坚持刷一道完形填空究竟有没有用」,而是按照肌肉记忆,直接拿出必刷题刷新一篇完形。
解大题,不内耗「花费半个小时仍然没有解出的压轴题会不会徒劳而无功」,而是按照肌肉记忆,先按照题干信息列出能够展开的解题思路。
对学习方法的内耗,对「努力究竟有没有用」的内耗是导致很多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关键原因。
而形成了肌肉记忆意味着,不再过多焦虑「学习方法有没有用」「学习时间有没有被浪费」「其他同学的学习效率是不是超过了自己」,也不再过多埋怨「好累」「好苦」「好难」……能够真正专注自我,心无旁骛地努力提高。
当埋头刷题成为了肌肉记忆中自然而然的优先选项,当某个行为成为了还没有来得及思考就已经开始执行的日常惯例,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也能让自己不知不觉间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
03 遗忘缓慢
就像早晨睁开眼睛后,会自然而然地穿衣服、洗脸、刷牙一气呵成一样;
就像听到「野火烧不尽」,会自然而然反应出「春风吹又生」一样;
就像5岁时学会骑单车,即使10年间再没有骑过车子,15岁踩起脚踏板也能很快重拾这一技能一样——-
肌肉记忆的遗忘速度缓慢。
当某些知识形成了肌肉记忆、内化于心,即使很久不接触,也能在需要的时候很快重新习得知识。
03
肌肉记忆是如何炼成的?
01 重复!
肌肉记忆的一大关键,正是「重复」。
坚持背诵,才能在不断重复中保证默写绝不出错。
大量刷题,才能强化「题干信息—解题思路」的解题逻辑。
不断重复相同的内容,使大脑和肌肉逐渐熟悉这一内容——
熟悉到即使不再需要动脑,也能自然而然地解出题目;
熟悉到大脑还没有来得及在思考后得出「好累啊」的指令,身体已经先一步完成了学习的行为……
才能真正达到减少精力耗费,提高执行效率的目的。
02 行动!
肌肉记忆,训练的过程侧重于「行为」而非「思维」。
因此,形成肌肉记忆更加依赖的不是「思考过程」,而是「学习行为」。
不纠结语言的使用习惯,而是大声背诵,身体会不知不觉将诗句刻在脑海之中,自然而然脱口而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不内耗自己不看答案时为什么很难有头绪,而是海量刷题,将标准答案提供的解题思路内化于心,身体会在考场上遇到相似题目时,先于大脑快速列出解题过程。
将抽象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能够重复的具体学习行为,在日积月累中就能逐步提高。
03 间歇性重复!
肌肉记忆是一种长期记忆,需要通过间隔练习,逐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就像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背诵单词一样,学习时不要奢望「一口吃一个胖子」,而是拆解复杂的学习行为,拉长时间线,用日复一日的「跬步积累」,达成「千里之行」的宏大目标。
04
肌肉记忆陷阱区
当然,肌肉记忆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知识的学习。
肌肉记忆属于记忆类学习方法的一种,更适合「语言习得」「应试备考」等只需「知其然」,无需深究「其所以然」的学习过程。
无需纠结「惟江上之清风」为什么是「惟」而不是「唯」;
无需纠结arrive后为什么接小地点时用「at」,大地点时用「in」;
语言使用本就是约定俗成的规范,学习时更多需要的是积累表达习惯,深究原因反而影响了学习效率。
同样,在应试备考中,为了更加高效地提高成绩,有时更重要的是通过刻意练习,将解题思路变成自然想法,不过分深究与内耗,才能在有限时间内更快习得答题技巧,提高考试能力。
写在最后
学霸之所以能够在一众学生中脱颖而出,聪颖的头脑只是其次,更多是因为学霸具备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掌握了高效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中形成肌肉记忆,不仅能够自然而然将学习作为生活中的优先级——保证了学习兴趣;也能将学习当作日复一日的生活惯例——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在「题干信息—解题思路」的重复中强化解题逻辑——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因此,学霸的优秀并非不可复制。
学会拆解学霸好成绩背后的原因,从点滴中改变自己的学习兴趣、习惯与方法,才是更加行之有效的学习法则。
以上。
作者简介:笔名:文笙。mbti:INFJ,星座:7月巨蟹座,擅长领域:骂醒文学、学霸观察日记、MBTI博士。介绍:一位偷偷看遍tie后台6w+心里话的小编。人生理想:相见永远有期。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Take It Eeeeasy(ID:gh_4d2b714c6a4a),中学生都在关注的心理疏导公众号,你来吐吐苦水 我来加糖去冰。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分享给更多的人,一起传播心理学知识,让世界更美好❤
原作者名: 文笙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Take It Eeeeasy(ID:gh_4d2b714c6a4a)
原文标题 肌肉记忆,才是越学越上瘾的秘诀!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