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故事都有一个有缺陷的英雄”|《救猫咪!》给心理咨询的启示
作者:迈克尔·卡尔森(Michael Karson)
翻译: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阿云(239)
校对: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晓雯
编辑: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李胜
联系: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来源: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
有一种对心理咨询的理解是,它重写了来访者的人生经历:
重新定义他们是谁,世界是如何运作的,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好的故事既要真实,即确切地记述来访生活中最突出的事件,又要能够鼓舞人心。
但心理咨询依然是描述关于来访者的故事,因此我非常建议咨询师和来访者学习一些写作方面的技巧。
《救猫咪!》,是布莱克·斯奈德(Blake Snyder,2005)为编剧撰写的指南,旨在帮助他们使用故事结构的内在规则写作,即分三幕展开一个故事。本书已经成为国际国内知名的剧作“圣经”,颇受“文青”青睐。
同时,本书也被改编为同名小说,作者是杰西卡·布罗迪(Jessica Brody)。
在本文中,我想和大家分享,如何用《救猫咪!》提到的故事叙事方法,增加对来访者的人生进行叙事咨询的效果。
01
将来访者个人问题
塑造为其已解决的问题
题目“救猫咪!”的意思是,在故事的开头,要让读者看到不完美的主人公做出的一些英雄事迹,使大家愿意声援支持他们。
在咨询过程中,我们将来访者当下的个人问题重塑为曾经解决的事件(Watzlawick 等, 1974),以此来应用这种方法。
我们可以帮助抑郁症来访者意识到,她的自我牺牲如何扶持了一个(或是她所认为的)不堪重负的家庭。
随后,我们将目光放到现在。她抑郁的被动状态也可以看作是在支持(或是她所认为的)过度劳累的咨询师。
又比如,焦虑症来访者可以看到,他一直持续的不安全感和担忧,给了能力有限的父母一些他们可以做到的事,比如安抚。
同样,我们将目光放到现在。他们的焦虑和不安,也提供给能力有限的咨询师一些他们知道如何做到的事,即安抚。
这种“能力有限”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来访者自己的感知。
但这些自我牺牲是英勇的。
布罗迪在小说中这样写到:
在每一部伟大的小说中,你都能找到一个有缺陷的英雄,一个存在种种问题的英雄,一个‘亟待蜕变’的英雄。
有人认为,咨询师如相信来访者已经做得足够好,对他们说一句“亲爱的,你真不容易”,就算是帮到了他们。
然而,文学作品告诉我们,一个令人信服、引人入胜的救赎故事主角,一定是存在缺陷的,是需要改变的。
咨询师一般将这样的流程称为 "个案概念化",就像布罗迪小说中写的一样,咨询师在个案概念化时也会考虑到一个特定的目标:
清楚地理解什么阻碍了目标的实现,以及 "主人公到最后必须学会或发现什么"。
她还说,故事的第一幕通常会有人告诉主角要做什么,这其实就是咨询师在一段咨询的最初阶段要做的事。
02
创造一个帮助者的角色
在《救猫咪!》第二幕中,主角发现自己并不情愿做出改变。
这也发生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当我们找到来访需要解决的课题时,他们可能并不想抛弃过去的行为模式。
写作中,会在第二幕引入一个“帮助者”的角色,他与主角的关系将促使改变真正发生。
咨询产生效果主要取决于,让来访者成为咨访关系中的主要角色,这将是来访者成为自己人生主角的开端。
心理咨询将咨询师作为一个重要的次要角色引入,既是为了实时发现来访存在问题的行为模式,也是为了确保来访者的生活中不会只有他自己这个唯一的角色。
所有伟大故事的第二幕都以“灵魂的黑暗时刻”为结尾,这时的主角相比故事开端要更加糟糕。
这是一段让内心发生成长的时间。
来访者摒弃了旧有的行为模式,尤其是评估自身进步和个人成长的方式。
他们可能会感觉自己在新的道路上迷失了。
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他们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生存模式,遵循既定规则或经验行事,从而减少不确定性、焦虑和不安。
所以当他们放弃旧的行为模式时,他们被不愉快感淹没了。
在心理咨询中,不应该主动加快这一进程,也不应该无意中给来访者传递一种他不应该感觉到糟糕之意。
了解故事自然的发展流程,有助于避免这种错误。
03
使来访者明白并接受新的存在方式
《救猫咪!》第三幕,是主角意识到他们必须做些什么来完善自己。
当主角展现并接受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新的存在方式时,问题将得到解决。
在咨询的末尾阶段,一旦来访者在实际生活中尝试他们在心理咨询中发展出来的新的关系范式,将迅速得到改善。
大多数优秀的故事,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以对故事开头的回望而结束。
在相似的情景下,角色的回应却不同。
在很多成功的咨询记录中,我们会发现:
来访者又一次叙述了相似的场景,然而,由于他们的内在已发生改变,所以当他们再次身处相似的情境之下,却有了不同的结果。
04
结语
《救猫咪!》不仅是小说创作的实用指南,更可作为叙事疗法领域的实践教材,系统指导心理咨询师如何把握来访者生活叙事在咨询过程中的动态发展过程。
但这样的想法并不全面。
值得强调的是,《救猫咪!》本质上是对优秀小说与剧本共性特征的提炼总结,它为创作者提供具有普适性的创作智慧,而非提供具体操作指南。
本书倡导的是基于理解的欣赏,而非不加思索的盲从。
《救猫咪!》作为一部经典的写作指导著作,其价值不仅体现在文学创作领域,更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叙事本质的深刻洞察,为心理咨询实践提供了独特的哲学启示。
从叙事治疗的视角来看,优秀故事与心理咨询过程存在本质共性,即二者均通过构建具有教育性、救赎性的叙事框架,实现对个体认知的重塑与精神的升华。
深入理解优秀故事的核心叙事结构,不仅能帮助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把握关键转折点,更能引导来访者与咨询师共同构建具有启发性、疗愈性和成长促进作用的咨询叙事。
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认识到,研读文学经典、参与戏剧影视活动等人文实践,能够有效提升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人生阶段的认知能力。
更重要的是,文学叙事中蕴含的叙事结构智慧,不仅能帮助咨询师把握故事发展的起承转合规律,更能通过引导来访者重构个人叙事,使其人生沿着健康的轨迹发展,最终实现人格的完善与成长。
作者简介:迈克尔·卡尔森(Michael Karson),拥有博士学位,丹佛大学的退休教授。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进行修改和增删。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一杯咖啡公益心理团队。2012年在上海出发。组织咖啡心理公益咨询、公益单身相遇活动、公益心理团体活动、公益心理咨询师学习活动、心理类科普原创翻译读书文章不定期更新。助人自助,用生命影响生命。一杯咖啡,温暖世界的内心。
互动时间
你有从哪些文学作品/戏剧影视里获得过心理咨询方面的启发吗?来评论区聊聊吧!
原作者名: 迈克尔·卡尔森(Michael Karson)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
原文标题 “经典故事都有一个有缺陷的英雄”|《救猫咪!》给心理咨询的启示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