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种爱情审美心理学,get表白秘诀
作者:Lass das
责编:菠萝
来源:微信公众号:印客美学(ID:ink20160101)
爱情自古以来便是令人难以捉摸的东西,很多人认为爱情是自然而然产生的,爱一个人随缘随心。
但其实爱情源于一定的审美需求,今天,小印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为大家独家解读爱情审美的9大心理过程。
PART 01
首因效应
一见钟情,是骗人的么?
相信一见钟情吗?这个词好像是爱情里最浪漫的开始了。
《怦然心动》中的朱莉对布莱斯便是一见钟情。
他明亮的眼眸让朱莉瞬间怦然心动,与布莱斯的初次牵手,更让朱莉情窦初开,两人之间因为朱莉的一见钟情有了更多可能性。
经典爱情电影《恋恋笔记本》中艾丽和诺亚一生的爱情也源于游乐场诺亚对艾丽的一见钟情。
艾丽和好友来到游乐场,忘情地玩耍,这个拥有爽朗的笑声的美丽女孩正符合诺亚的爱情审美需求,然后“他决定追她,只用了一秒钟的凝视”。
在心理学中,一见钟情的原理被称为首因效应,对于爱情审美即是第一印象效应。
心理学家认为,当人们最先接受的信息会构成脑中的核心知识和记忆图式,后输入的其他信息只是被整合到这个记忆图式中去。
而我们的大脑会对先进入的信息做优先处理,其对认知的决定作用也最大。
应用到爱情关系,人与人第一次交往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在爱情的审美因素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不是所有的首因效应都会发展成一见钟情,对布莱斯来说,对朱莉的“首因效应”并不是很好。
PART 02
多看效应
表白前,请多“刷脸”
虽然一见钟情很浪漫,但因为第一印象不一定符合彼此真正的审美要求,要想建立长久的爱情关系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和考验。
所以在追求爱情时遭到拒绝不要气馁,多看效应让出现在他身边次数较多、极具存在感的你非常有竞争力。
比如《怦然心动》里,虽然朱莉从外表上不符合布莱斯的审美要求,但她一直在布莱斯的四周出现。当有一天,这么频繁的“刷脸”突然消失,布莱斯自然是不适应的,他开始发现朱莉符合自己审美要求的闪光点。
如果心动却不行动,就会像《请回答1988》的正焕一样,永远只是默默地付出,一腔深情只能感动自己。
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就是“多看效应”。
在娱乐圈,多看效应也是明星营销的重要手段。明星通常会参加多档综艺节目、出席各个晚会现场或者拍摄杂志写真,增加“曝光度”,维持热度。
当然,多看效应要在首因效应良好的基础之上。如果对方对你第一印象就达不到个人审美需求,那你的频繁出现只是“死缠烂打”。
PART 03
吊桥效应
一秒学会增加心动的几率?
历史上经典的爱情影视剧总是避不开英雄救美的桥段,虽然俗套,却总会戳中观众和女主的审美需求。
比如《泰坦尼克号》,杰克阻止并救下了正要跳海的肉丝,与紧张刺激的落水风险伴随而生的还有肉丝对杰克的一见钟情。
《鬼怪》最经典的一幕就是鬼怪和地狱使者从黑暗中走来,拯救了被绑架的池恩倬,当女主大叔抱在怀里时,爱情又死灰复燃。
在这些和英雄救美相关的爱情审美中,让女主心动的究竟是危险的环境还是男主的魅力呢?心理学的吊桥实验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研究者让漂亮的女助手分别对三组处于不同地点的大学生做问卷调查,处于最危险的吊桥上的大学生不仅参与了调查,并且过后大多人都表示自己愿意进一步了解实验。
当人处于危险的情境中时,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形成相应的恐惧之情,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实验者根据情绪的二因素理论会对自己的生理表现寻求一个合适的解释。
比起承认是危险的环境使他们心跳过速,他们更愿意相信是漂亮女调查者的魅力让他们“怦然心动”。
所以,当一个帅气且英勇的身影拯救你于危难之中,无论是心动还是动心,爱情皆悄然而生。
PART 04
契可尼效应
男人为何总忘不了初恋?
现实中很多人的审美要求会受到初恋或者前任的影响,无论是在外貌、性格还是其他方面,他们都会有意识地参考前任。
这是因为初恋和前任是他们内心“未完成的痛”。
《咖啡公社》的青年鲍勃和秘书薇妮在好莱坞相识,很快陷入了热恋。但薇妮最终还是选择了成熟有魅力、事业有成的前地下情人菲尔。
鲍勃回到纽约,在聚会上认识了金发美女微洛,这个美丽、健谈的姑娘让他想起了薇妮,两个女孩子就连名字都如此相似,他很快便和薇洛在一起了。
基于人们对于做事的完美需要,对于尚未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会更加深刻,这就是契可尼效应,所以薇妮和鲍勃在各自结婚后对对方还是念念不忘。
这个效应也是经实验验证得出的结论。
实验的主题是测试被试者对未完成的工作和已完成工作的记忆量,结果是未完成的工作平均可回忆68%,而已完成的工作只能回忆43%,这让小印不由想起那些被ddl搞得很emo的时刻。
PART 05
黑暗效应
在黑暗里约会,更容易获得爱情?
在现代社会,情侣约会大多会选择电影院、灯光昏暗的酒吧、餐厅,在这些光线比较暗的场所,约会的氛围感满满。
而几千年的古人也深谙此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两人相约在柳树梢头见面互诉衷肠。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昏暗的环境里,更容易对他人产生安全感和亲密感,这一现象称为“黑暗效应”。
黑暗中,双方的视觉感受性降到很低,很多细微的表情和行为都无法被看到,因此可以不用太在意一些行为细节,每个人都可以更真实地展现自我,诉说情感。
在黑暗中的真情流露无疑会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从而表现出更符合对方爱情审美需求的优点。
PART 06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越阻挠越相爱?
爱情从来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恋爱中的两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来自家庭、第三者等客观因素的阻挠。
面对爱情中的阻挠,许多情侣能够共患难,坚定对彼此的感情,这就是罗密欧与茱丽叶效应。
电影《沉静如海》讲述了法国二战时期一个德国军官与一个法国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
沃纳·冯·埃布伦纳克以侵略者的身份入住了珍妮和安德鲁爷爷的温馨小家,最初珍妮和爷爷面对入侵者总是沉默无言的,因为双方之间有难以跨越的国仇家恨。
但德国军官的善良、健谈、音乐才华都一一戳中了珍妮的审美点,她很快陷入了爱情,就在珍妮要诉说自己的心意时,军官却将前往苏德战争前线。
越阻挠越相爱?在《爱情社会学》一书中,著名社会学家孙中兴认为,阻挠也是产生爱情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关于这一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莱姆做过一个实验。
他让一名被试同时面临A和B的选择,在低压力条件下,另一个人告诉他“我们选择的是A”,在高压力下,另一个人告诉他“我认为我们两个人都应该选A”,最后低压力条件下选A的比例高达70%,而高压力却只有40%。
实验证明,人们的审美倾向往往是被各种因素阻挠的恋爱对象。
PART 07
爱情三角理论
如何确定哪段是真爱?
爱情是复杂的,也是千姿百态的,究竟那段感情才是你的本命恋爱?
在《爱你罗茜》中,男女主是青梅竹马,两人一直处于恋人未满、友谊之上的亲密关系,但分开以后,才明白对方是自己的最爱。
电影《一天》中,男女主在聚会上结识,此后他们约定每年的7月15日都要相见,蹉跎20年,其实他们一直寻寻觅觅的就是对方。
为了帮助人们确定自己的爱情审美需求,罗伯特· J ·斯多伯格提出了爱情三角理论。
在爱情这个三角形架构中,亲密、激情和承诺三足鼎立,彼此组合后,又形成不同类型的爱情关系。
当一段爱情亲密、激情和承诺都具备时,这段恋爱关系就是人们最向往的完美爱情。
但现实中的爱情很难具体量化三种成分,恋爱双方在不同阶段可能会体验到不同类型的爱情,重要的是能否从爱情中感受到幸福。
PART 08
爱情依附理论
你是那种类型的恋人?
爱情中时常有患得患失的表现,即使对方已经对你承诺了婚姻、悉心照顾,却总是安抚不了你不时地焦虑。
当受过某种创伤后,也可能你不再相信爱情,即使结婚或者恋爱,也不会轻易地敞开心扉。
当然,爱情也可以是很健康的状态,两个彼此独立、爱慕的灵魂合为一体,在陪伴中共同成长。
社会心理学的依附风格理论认为成人建立爱情联结的过程是一种依附的过程。
就如婴幼儿在幼年时期与双亲建立依附的过程一样,成年人的爱情依附风格模型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
焦虑型成年人的爱情容易患得患失,回避型成年人不相信爱情的真实存在,只有安全型成年人才能收获健康完美的恋爱。
依照依附理论,哪种类型成年人更符合你的爱情审美需求呢?对症下药,或许可以让爱情更多向安全型模式靠拢。
PART 09
爱情化学反应
爱情,让人释放催产素?
莎士比亚曾写到“爱情不过是一种疯狂”,尼彩也曾说“爱情总是有些疯狂的”。
茨威格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就描写了一个为爱痴狂的女人。在女主还是个孩子时就对男主芳心暗许,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为他诞下孩子,独自抚养孩子长大,甚至流落风尘,但从未改变对男人的爱。
在临死时,她写下了一封信告白,“而我如今只有你,与我素昧平生的你,我执迷不悟的挨着的你。”
很多人对女人的行为表示不理解,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怎会如此疯狂、深沉?
其实,这在心理学中是有依据的,沉浸在爱河中的人,分泌化学物质的情况与强迫症患者相似。
还有研究证明,与爱人拥抱时,体内会释放催产素,这种物质能出现在大脑、卵巢和睾丸中,起到止痛和减压的作用。
日本高分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中,年轻的丈夫在日复一日繁琐、忙碌的工作中逐渐失去自我,患上了抑郁症,妻子小晴鼓励丈夫辞职,两人开始了共同与抑郁症斗争的生活。
电影中有一幕,小晴对丈夫说,“电车这么挤,一直以来辛苦你了”,丈夫长期以来为这个家庭的辛苦付出得到了理解,他在电车里放声大哭,这便是治愈的开始。
爱情本身就是一种审美,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作者简介:Lass das,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印客美学(ID:ink20160101),美学,改变认知和世界。100w+艺术美学热爱者的聚集地。
互动时间
你还听说过哪些关于爱情的心理效应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原作者名: Lass das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印客美学(ID:ink20160101)
转载原标题: 9种爱情审美心理学,get表白秘诀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