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心课堂 | 情绪状态的分类:今天,你微笑了吗?
各位看官,请先回答三个问题——
你会戴着情绪的“有色眼镜”看人吗?
中国男足又双叒叕输球的时候,看比赛的你,还是激情满满吗?
突然而至的危险,会赐予你力量吗?
要解答这三个问题,要从情绪状态的分类说起。
01
心境
最近一段时间,你的心情如何?
开心,难过,还是平淡?
这个问题的回答,大概率反映了你的心境状态。
在情绪状态的分类中,心境属于极为温和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状态,构成了个体心理活动的背景。
平稳的心境可以持续几个小时、几周或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这段期限内,你都处在这种情绪状态中。与之相对,这种情绪状态的强度并不高,比如,心境之下的开心,并不是仰天长笑,而是一种淡淡的喜悦和从容;难过,也不是痛哭流涕,而是最初那种强烈的体验过后,整个人开心不起来的状态……
所以,我们可以把心境比喻成一个平静的湖面,它的情绪涟漪非常微弱,总体看起来是平静的,但持续的时间较长。
心境还是一种渲染性、弥散性的情绪状态,当你处在某种心境之下,看外界的人与事,仿佛都蒙上了心境的色彩。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时候并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带有情绪色彩,而是我们在带着情绪色彩去感知这个世界。
所以,你不光会戴着情绪的“有色眼镜”看人,还会看花、看草、看小鸟,但这里的“有色”并非贬义,而是心境自身所带来的一种情绪背景。
图片来源:www.pexels.com
02
激情
假(zuo)设(meng),中国男足在比赛中重振雄风,打败了日本、伊朗、韩国,冲出了亚洲,走向了世界……
屏幕面前的你,大概率会疯狂地尖叫和欢呼。这种高强度的尖叫、欢呼,会不会持续两天两夜?
不会,否则这就变成变态心理学的案例了……
生活中除了温和的心境之外,也有这样激烈的情绪体验,这就是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激情通常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在那个瞬间,强烈的情绪喷涌而出,大量的心理能量和身体能量在急速迸发和消耗,但这样的模式也决定了激情状态持续的时间较为短暂。
对照一下也不难发现,激情与心境恰好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情绪状态,一个微弱、平静、持久,像一汪平静的湖面,另一个强烈、爆发、短暂,像一座突然爆发的火山。
激情状态下,往往伴随着强烈的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试想当你疯狂尖叫、欢呼的时候,呼吸可能变得更加急促,血液流动和心脏跳动正在不断加快……也恰恰因为激情带来了极为强烈的生理唤醒,这个时候可能会干扰到个体的理智,容易做出一些鲁莽的决定和行为。
此外,别轻易被“激情”这个名字给蒙骗了,它不仅仅包含积极、正性的体验,痛苦、愤怒、绝望到了极致也是激情状态。激情的核心并不在于体验积极与否,而在于这种体验在某个瞬间以一种极高的强度爆发出来,猛烈又短暂。
所以,中国男足偶尔赢球的时候,振臂高呼、欣喜若狂的你处于激情之中,中国男足屡屡失利的时候,暴跳如雷、口吐芬芳的你同样也是激情满满(只是,那是另一个方向的激情了)……
03
应激
先讲一个小故事。
读小学的时候,我和小伙伴常溜进水库旁的小屋子拿工具摸鱼抓虾,屋子的两扇门常用铁链拴起,推开之后中间有个不大不小的空隙,恰好最瘦小的我可以钻进去。
有一天,铁链似乎拴得比往日紧,我往里钻的时候,身子进去了,头卡住了。后面的小伙伴着急摸鱼抓虾,就在背后狠狠推了我一把,借着这股外力,我才进了这道门。
接下来,意外发生了……
正当我准备伸手拿工具的时候,眼睛的余光发觉有些不对劲,定睛一看,里侧的屋角盘着一条白色的蛇!
我立即大喊了一声“啊!!有蛇!!!”,外面的小伙伴一听,二话不说,“哐当”把门一关,撒腿跑了!
……
你猜,后事如何?
要想知道结局,先来看看第三种情绪状态“应激”的含义——一种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对多数人来说,应激是一个有些陌生和抽象的词汇,我们对这个概念一一拆解:
第一,应激的存在有一个前提,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这种情况在你的预期之外,突然降临,并且带有一定的紧急性(甚至是威胁性);
第二,在这样的情境之下,你的生理系统立即拉响警报,即刻进入高度激活状态,内在各项系统进行紧急的运作或协调,情绪也是高度紧张的。
图片来源:www.pexels.com
例如,我在一个上锁的小屋子,突然发现一条盘着的白蛇,那个瞬间所感受到的身心高度紧张,就属于应激状态。
应激状态下常常伴随着明显的生理变化,你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处于高度激活状态,消化系统活动则会相应减弱(你的身体好像在对你喊,快跑啊!)。但应激状态有没有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呢?
这个,不一定……
在应激状态下,有人可能会呆若木鸡,大脑一片空白,有人可能会四处乱撞、忙之中错,但也有人会迸发出极大的力量和勇气,甚至做出意想不到的反应。
这里该谈谈小故事的结局了——借助外力才进屋的我,鉴于“外力”已经跑了,理论上,我的头依然会卡在那个不大不小的门缝里,但是,面对着白蛇的威胁,我把吃奶的劲儿都使上了,硬生生把头给挤出去了(话说当时我感觉自己头都被挤小了一圈)……
所以,突然而至的危险,有时候会把你吓坏,但有时候也的确会赐予你力量。还好我是后者,感谢应激给了我挤出去的动力!
04
三种状态,孰多孰少?
了解完三种不同的情绪状态,请思考一个小问题——假设,给你一生的情绪状态划分一下比重,心境、激情、应激各自占比多少呢?
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答案。
这个问题我在课堂上也问了学生好多次,列一个最常见的回答,心境占80%,激情、应激各占10%。这个比重,合理吗?
我们首先剖析一下激情和应激的这10%可能意味着什么——一天的时间有24个小时,假设睡眠占去了8个小时,余下的清醒时间只有16个小时,10%代表着你每天都有1.6个小时处于激情或应激状态。
首先看激情,高强度的迸发和消耗决定了它每次持续的时间并不会很长,虽然狂喜之后也会开心,恸哭之后依然难过,但这些已经属于激情过后的心境状态了。
假定每次激情持续的时间是5分钟,1.6个小时的激情状态需要每天有19.2个让你感到极度狂喜、暴怒、绝望的瞬间,并且是日日如此,年复一年。就算中国男足天天打比赛,怕是也难以让你完成这个KPI……
再看应激,应激往往是一种危急关头、突发情况之下所引发的身心高度紧张的状态,每天1.6个小时都处在应激之中的话,日子大概是这样的——
早上起床,滑了一跤,差点摔死;喝了一杯水,呛到两眼冒金星,差点呛死;走出宿舍,遇上高空坠物,差点被砸死;走在路上,一辆车子失控了,差点被撞死……1.6个小时,应激事件在一天之中前仆后继,换谁不得说一句,你写下这10%的时候,对自己是真心狠啊……
所以,激情和应激的这10%,高了……虽然每个人的性情、遭遇并不相同,三种情绪状态的比重各有不同,但不论是谁,从频率和时长的角度,激情和应激都只是占比很小的一部分,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种背景,是心境。
那么,你想要带着什么样的心境去生活呢?
你心中自有答案。
彭凯平老师在课程中提及过两项研究——
第一项研究,心理学家对一所女子学校1960届毕业生的毕业照片进行了扫描,区分出真实微笑照片、假笑照片和没有微笑的照片。相隔30年之后,再去回访这些女同学,发现那些习惯于以真笑上镜头的女生,生活要幸福一些,结婚概率更高,离婚的概率更低。
第二项研究,一个钱包丢在街上,大概有52%的可能性回到失主的手中,怎样增加物归原主的概率?最有效的两种方式都和微笑有关,如果是一张快乐的全家福,照片里每个人都在微笑,钱包还回来的概率提高到了73%;如果照片换成了一个微笑的婴儿,钱包还回来的概率达到了87%。
我们可以发现,真实的微笑似乎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加平和幸福的生活,也可以在人际互动中带来更多的善意。
这两项研究中的微笑,不仅仅是一个表情和符号,它更代表了人的一种心境状态。当你是开心的,当你带着这种弥散性的情绪体验去生活,去与他人互动,也许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我们这一代人的重大发现就是,人能改变心态,就能改变自己的一生。
这里的心态,既包括了思维上的理念,也包括了一种情绪上的选择与倾向。如果经常感到不开心,可以学着珍惜生活点滴的小确幸,可以合理地调整自己的认知与期待,可以多去看看已经拥有的而不是去计较不曾拥有的,一点点修炼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和理念,让自己多感受到生活中的平和与喜悦。
记得常问问自己,今天,你微笑了吗?
图片来源:www.pexel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