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说:文章整理自壹心理读书会刘莹老师解读的《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部分内容有删改)
享誉全球的心理学泰斗欧文亚隆曾这么评价一本书:
“我读心理治疗的书超过半个世纪了,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书:这么大胆、这么直白、这么多好故事,又这么深刻而引人入胜。”
国内知名心理学家李松蔚也为此书写下推荐语:
“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在灵魂的方寸之地一寸寸探索。越往下,越是晦暗幽深,于无声处听惊雷。”
这就是豆瓣评分高达9.0,被译成四十多种语言畅销全球的书——《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点击领取会员体验卡
免费收听本书!!
↓↓↓
这是美国资深心理治疗师洛莉·戈特利布的回忆录,讲述了发生在诊室中的故事。
书中五位来访者虽有不同的生命故事,疗愈的过程却殊途同归:
无论身份背景有多相异,人类面对的烦恼其实都相通——爱与被爱、遗憾、选择、控制、不确定、死亡......这些都是身而为人逃不掉的议题。
你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切肤之痛和生命困境,都能在这本书中得到共鸣、找到希望。
01
直面创伤,才有疗愈的机会
40岁的约翰,是一个事业成功、自以为是的好莱坞制片人。
“蠢货,到处都是蠢货!”
他无差别地攻击着身边所有人,别人任何举动,都会引起他的勃然大怒。
甚至咨询室里,他也会用言语冒犯治疗师洛莉,在她讲话时不停插话。
他看似工作压力过大,导致为人刻薄强势,长期失眠,夫妻关系也非常紧张。
但治疗师却敏锐地察觉到,这只是约翰的一套自我防御机制,他用粗鲁的言行把身边的人推开,避免和任何人之间产生感情。
而这也是他唯一知道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随着咨询的深入,咨询师才发现,约翰内心长期被一个沉重的悲剧压着。
原来8年前,他开车带妻子和孩子们去游乐园玩,中途手机响了,他分了神。
这时,一辆车撞上了他们,后座的儿子被当场撞死。
幸存下来的约翰,认定是自己害死了孩子,整日活在愧疚自责的痛苦里。
于是,他选择用愤怒掩饰内心的悲痛脆弱。
在治疗师的长期治疗下,约翰心中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爆发,他在一次爆哭后凝视着治疗师说:
“我有两个女儿,我要承担家长的职责,我不能让她们失望,不能毁了她们的童年。
她们应该拥有更好的童年,发生的不幸与她们无关,我有责任振作起来,好好照顾她们。”
通过心理治疗,约翰和自己的感受产生了联结,他终于明白:
逃避痛苦并不能让他解脱,只有勇敢地直面内心的创伤,接纳自己的情感,才能真正从痛苦中走出来。
02
死亡来临时,要如何道别?
33岁的朱莉,在多年艰苦工作之后,终于拿到了大学的终生教职。
新婚后的她很快就怀孕了,却在蜜月旅行后查出罹患癌症,她挣扎着尝试,同时挨过癌症治疗和妊娠期,却发现自己流产了。
朱莉的癌症发作了两次,在第二次发作后迅速扩散,而医生们对此束手无策。
治疗工作的目标很快就明确为:如何面对死亡。
和死亡的对视迫使朱莉活得更投入——不是为未来列出长长的目标清单,而是活在当下。
一次次的化疗和手术,让朱莉决定尽快完成自己的遗愿清单。
她为自己想好了讣告:“朱莉,享年三十五岁。她活着的每一天都被深深爱着。”
尽管身边人都很反对,但她还是决定追求心中的那个“收银员的工作”。
她还为丈夫写了书,让他可以在她去世之后用得到。
最后还为自己策划了一场与众不同的葬礼。
显然朱莉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又是勇敢浪漫的。
她用的生命故事告诉我们该如何面对丧失,如何直面死亡——那就是爱,爱是永恒的力量。
生活中我们能掌控的其实很少,但面对病痛才是最叫人无能为力的事。
但如果最坏的情况真的发生了,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以自己的方式面对厄运,而不是听从别人的意见。
03
停止苛责自己,才能开始新生活
69岁的瑞塔,是一名独居老人。
第一次来访时,她就告诉治疗师,必须在生日前让生活有起色,如果做不到,她就不打算活了。
据她所说,她没有朋友和亲人,从没有人真正爱过她。
瑞塔相信自己的人生就是一场悲剧,离过三次婚,有四个子女,关系都很疏离。
已经退休的她,每天早上都没有动力起床。
她的人生听上去就像一个警示故事:一个极度孤独的老人,生活毫无目标,孤独绝望。
治疗师决定引导她更专注于她当下的状态,重要的是要用行动来打破抑郁,建立社会关系,做点喜欢的事,为每一天的生活找到目标。
于是瑞塔捡起了喜欢的绘画,去艺术大学给学生上课,参加公益活动。
她因画结识了新朋友,还在垂暮之年遇到了灵魂伴侣艾伦。
她还主动给每位孩子写信,承认对儿女们造成的伤害,希望得到他们的谅解。
正如安德鲁·所罗门在《走出忧郁》中写的那样:“抑郁的对立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
痛苦实际上对瑞塔起到了保护作用,持续的抑郁也成为了一种逃避。
治疗师帮助她看清了这一点,最终放下了自我怨恨,重建了自己的新生活。
而她的转变也启发了女儿,决定离开那个家暴她的男人。
我们很多人就跟瑞塔一样,因为过去的错误惩罚自己,认为自己有罪,不配得到幸福。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请别苛责自己,开始新生活,永远不算太晚。
04
打破原生家庭的诅咒,救赎自己
25岁的女孩夏洛特,看似生活很体面,却不得已走进了治疗室。
她对工作感到很厌倦,和父母关系紧张,在爱情中频频受挫,还养成了酗酒的习惯。
她向治疗师抱怨,最近约会的一个男生似乎很符合她的择偶标准,但她却完全不来电。
治疗师发现,她在情感上似乎陷入了弗洛伊德所说的“强迫性重复”——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在经历心理创伤后,通过不断重复相似的情境或行为,企图回到过去改变局面,抚平久远的创伤。
而则一切都和夏洛特的原生家庭有关,她从小生活在一个冰冷的家庭里,母亲抑郁,父亲总是很少回家。
于是夏洛特只能被迫早早地开始扮演成年人的角色,她必须自己照顾自己,同时还要照顾弟弟。
成年后,尽管她总想找一个可靠的,可以亲密相处的男友,但最终总是会爱上和她父亲一样的男人,飘忽不定,爱玩失踪。
在夏洛特的潜意识里,越能给人安全感的男生,越让她觉得陌生。
每当她遇到一个可能会好好爱她的人,她就会在下意识拒绝他,把他的稳重看作“无趣”。
直到治疗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你不能抱有幻想,觉得还能改变自己的童年。只有这么做,你才能去创造更好的成年生活。”
被唤醒的夏洛特终于意识到,与其奢望改变过去,不如主动打破原生家庭的诅咒,救赎自己。
坚持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她开始了真正的蜕变,加入了戒酒协会,还结束了不健康的暧昧关系。
如今,她学会了如何自己掌握方向盘,看清来路和前方,驶向她真正向往的地方。
05
放下对不幸过往的执念,
重写人生脚本
书中还有第五个寻求帮助的人,那就是治疗师自己。
写这本书时,治疗师洛莉失恋了。
作为一个将近40岁的单身母亲,她一直渴望与相恋2年的男友组建小家庭。
但对方却以“未来十年,不能忍受和小孩子一起生活”的理由,猝然离开。
洛莉痛不欲生,情绪崩溃,身体也亮起了红灯,患上了神经系统疾病。
有朋友对她说“或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于是她找到了另一位心理治疗师温德尔。
在治疗室里,温德尔一针见血地指出,历史无法重来,如果洛莉继续沉溺在在失恋的痛苦里,就只会怀着无尽的遗憾被困在过去。
当此时此刻的一切支离破碎的时候,与之相连的未来也会随之瓦解。
思考了一阵,洛莉对温德尔先生说:
“我想我应该停止对男友无休止的盘问,也不要在网上偷窥他了。或者至少可以先试试花多一些时间关注我自己的现状,少去关心他的将来。”
那次治疗过后,洛莉发现自己的生活开始回归正轨,改变正在发生。
她不再执着于失恋、疼痛和事业触礁,最终完成了自我疗愈,写出了这本销量70万的自我救赎的书。
正如书中所说,心理治疗不能让所有问题都消失无踪,不能预防新的问题产生,也不会确保之后的行动都是明智之举。
治疗师无法为来访者移植不一样的性格,他们只能帮助来访者磨去棱角,让来访者变得不那么容易反应过激,变得更开放,能让别人走进他们的心灵。
心理治疗的重点就在于理解真正的自己。
但要了解自己就必须先抛开对自己的固有认知——
抛开那些你塑造出来限制自己的人设,这样你才不会裹足不前,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而不是活在自己给自己描述的故事里。
写在最后
这本书不仅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的回忆录,更是对人类心灵的深刻洞察。
正如本书作者洛莉所说:“心理治疗让我们看清自己,看清我们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
心理治疗不是为了告诉你该如何生活,而是帮助你找到自己的答案。
这些答案,往往深藏于我们的内心深处,等待被唤醒。
那么,你曾有过什么样的人生故事,又是否找到但当下阶段的答案了呢?
来评论区偷偷告诉我吧。
点击下图
领取壹心理读书会vip7天体验卡
即可在首页进入读书会
免费收听本书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
作者:心理咨询师刘莹
编辑:Moon
图源:Pexels
End.
©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文章转载/侵权,请联系邮箱:content@xinli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