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人格障碍(APD)|所谓的逃避,只是在闪躲自己的恐惧
回避型人格障碍(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的典型特征是社交回避——存在明显的人际焦虑。APD常常感到自己能力不足,对负面评价过度敏感。
与正常人群相比,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状态性焦虑与特质性焦虑都更高,在预判社会负面评价任务中杏仁核的激活水平也更高,这使他们会不断回忆那些批评场景,进而迎合他人的要求,或极力回避人际交往。因此患者很难从他人的批评中解脱出来,在一般性的日常人际活动中亦瞻前顾后,难以决断。
01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
12种典型行为特征
1. 过度敏感:对他人批评或负面评价反应过度,容易感到受伤。
2. 自卑感:常常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到怀疑,缺乏自信。
3. 避免冲突:为了防止冲突或被拒绝,患者可能会避免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感受。
4. 对批评的恐惧:担心他人的批评,因此在行动前会过分思考,导致犹豫不决。
5. 羞涩和尴尬:在他人面前感到羞涩,害怕自己的行为或言论会引起尴尬。
6. 缺乏亲密关系:除了至亲之外,很难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或亲密关系。
7. 逃避挑战:面对挑战时,倾向于回避而不是勇敢面对,担心自己无法应对。
8. 对人际交往的回避:不愿意参与需要大量人际交往的活动,如聚会、团队工作等。
9. 夸大潜在的困难:在面对新的或不熟悉的情况时,可能会过分夸大潜在的困难或风险。
10. 依赖他人:可能会过分依赖他人的意见或支持,缺乏独立做决定的能力。
11. 避免表达情感:在表达爱、感激或欣赏方面可能存在困难,导致他人觉得他们冷漠或缺乏情感。
02
回避型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从阿德勒心理学的视角来看)
1. 早期经历
阿德勒认为,个体的童年经历对其性格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失败、羞辱或被排斥,可能会发展出一种避免社交和挑战的倾向,以减少再次经历负面情感的可能性。
2. 自卑感
自卑感是人格发展的核心。如果个体在童年时期因为身体、智力或社交能力上的不足而感到自卑,他们可能会倾向于回避可能导致失败或羞辱的情境。
3.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中的教育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如果家庭环境缺乏温暖和支持,孩子可能会形成回避型人格。
不被期待
当自己的出生是不被期待的,他就会感到自己是不好的、不受欢迎的,在未来,他也就很难相信有人会真正爱他。早年埋下的害怕被抛弃的感觉会让他拒绝亲密。也不允许自己对情感过度付出,并且随时准备撤退。一旦感受到别人不喜欢自己、可能会离开自己时,他就会在被抛弃前先抛弃别人。
被忽视、被拒绝、被否定
当需求总是得不到回应或者总是被拒绝,他就会把投注到父母身上的注意力收回,转向自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自我,并且逐渐发展出一层厚厚的壳来保护自己。在人际关系中,他们很难向别人开放自己,别人也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
……
4. 社会兴趣的缺乏
社会兴趣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关键。如果个体缺乏与他人合作和社交的兴趣,可能会表现出回避型行为。
5. 补偿机制
阿德勒提出,个体会发展出各种补偿机制来应对自卑感。对于回避型人格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通过避免竞争和挑战来补偿自己的不足。
6. 生活风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风格——个人在生活中寻求的统一和独特的基本方向。这是个体在应对生活挑战及目标所形成的独特方式。回避型人格可能会形成一种避免冲突和挑战的生活风格。
7. 社会和文化因素
社会和文化背景也会影响个体的人格形成。在某些文化中,避免冲突和保持和谐被视为美德,这可能促使个体发展出回避型人格。
*需要注意的是,回避型人格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个人早期的经历、自卑感的处理方式、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体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任务。如果个体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
03
HPD行为的目的是什么?
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和性格特点都是为了追求某种目的或目标,即使是看似负面的行为也不例外。对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个体来说,以下可能是他们行为的目的:
1. 避免拒绝和失败:APD个体通常很害怕遭到他人的拒绝或遭遇失败,因此他们通过回避社交互动来避免这些负面体验。
2. 减少不安和焦虑:社交场合可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焦虑和不安,因此回避行为是为了降低这些情绪上的不适。
3. 保护自尊: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个体可能内心深处感到自我不足和自卑,他们通过避免社交互动来保护自己不受外界负面评价的伤害。
4. 维持控制感:通过避免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他们可以维持对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的控制,避免因依赖他人而可能产生的脆弱感。
5. 追求安全感:回避行为可以被视为一种寻求安全感的方式,避免因过度暴露自己而可能遭受的痛苦。
阿德勒心理学强调个体行为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即使在面对心理障碍时,个体的行为也是为了达到某种他们认为有价值的目标。
因此,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个体虽然在行为上表现出退缩和逃避,但这些行为实际上是他们为了应对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全感所采取的策略。
阿德勒心理学鼓励个体认识到这些行为背后的目的,并通过心理治疗和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更为健康和适应性的应对机制。
04
社交焦虑障碍与回避型人格障碍
社交焦虑障碍与回避型人格障碍存在共病的可能性,而且有约56%的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同时患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社交焦虑障碍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区别主要在以下3方面:
那么这两种心理障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在被某个社交生活事件诱发时,就可能出现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就同时具有回避型人格障碍和社交焦虑障碍。
如果患者并没有回避型人格障碍,但在社交生活事件的诱发下,出现社交焦虑障碍,就不存在共病的情况。简单来说,患者可以在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基础上发展出社交焦虑障碍,但不会在社交焦虑障碍的基础上发展出人格障碍。
05
回避型人格障碍
与回避型依恋的区别
在错综复杂的心智森林中,回避型人格障碍与回避型依恋如同两株生长在相似土壤中的植物,虽外观近似,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虽然回避型依恋和回避型人格障碍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它们在定义、情感处理、人际关系、行为动机和治疗方式上都有明显的差异。正确区分二者,对于寻求适当的心理健康支持至关重要。
06
如何与具有回避型人格的人相处?
1. 给予空间:回避型人格的人是高敏感和低需求的,需要更多的个人空间,他会把你的关心或者你对他的要求体验为被侵入,因此,不要强迫他们立即分享或参与。
2. 建立信任:慢慢来,给予他们时间来建立信任。不要逼迫他们快速做出改变,否则会激活他对受迫害的恐惧,让刚刚开始建立的信任动摇。
3. 保持一致性:在行为和沟通上保持一致性,这有助于他们感到安心和预测。
4. 避免批评:尽量减少批评和指责,因为这可能会加剧他们的回避行为。
5. 鼓励&积极反馈: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不要强迫他们。当他们愿意分享或参与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6. 沟通的艺术:使用开放式的沟通方式,而不是封闭式的提问,这样可以减少他们的防御性。
7. 共同兴趣:寻找共同的兴趣或活动,这可以作为建立关系的桥梁。
8.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你发现很难与他们相处,可能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比如心理咨询师。
*记住,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建议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最重要的是,保持耐心和理解,尊重对方的人格特点。其次,每一种学科都具有发展性,我们需要以辩证的思维去看待,请勿拿来主义,妄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