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诠释学——诠释学的发展过程(一)
我的论文《初探精神分析诠释学》入选了2024约瑟夫•桑德拉精神分析大会壁报环节,由于篇幅所限,文中的一些重要观点无法详细阐述,因此在这里继续阐述这些部分。
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精神分析诠释的发展过程、精神分析诠释学是本体诠释学和后现代诠释学、精神分析诠释学是一种道德实践、精神分析诠释学属于精神科学。我们接下来就按这个顺序逐一展开讨论。
独断的诠释学
谈到精神分析诠释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先看看诠释学本身的发展过程,精神分析的诠释也是符合这个发展过程的。
诠释学最早是作为辅助性的工具,应用在圣经、古罗马法典的解释上,这个阶段的诠释学属于特殊的、独断的诠释学。
特殊是指它只用在这种神圣内容的领域,独断是指它仅由宗教和统治机构拥有解释权。这意味着宗教和统治机构决定了圣经和法典的内容,他们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可想而知,这是一种禁锢的,缺乏民主和自由的集权制诠释学。
后来,马丁•路德在德国发起了宗教改革运动,坚决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包括罗马天主教会对圣经的独断诠释。他提出根据圣经本身来诠释圣经,这就意味着其他人也可以依据圣经对圣经进行诠释。
在精神分析的发展史上,特别是在发展早期,精神分析也是一种特殊的、独断的诠释学。这个阶段的精神分析一方面主要用于诠释和解决人的神经症和其他精神疾病、躯体化症状,另一方面它集中掌握在以弗洛伊德为核心的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的手中,是不是精神分析,属不属于精神分析,由他们说了算。
在那个时候,在精神分析的世界里合不合法,关键看是否忠诚于弗洛伊德的观点,忠诚就等于合法,不忠诚就等于不合法。
后来就发生了很多被驱逐出精神分析圈子、被排挤或冷落、或“叛出”精神分析圈子的事情。
比如弗洛伊德的第一批弟子或者说追随者,荣格、阿德勒。荣格是弗洛伊德当时最为得意的弟子,指定的衣钵传人,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第一任主席,后来因和弗洛伊德的观点有重大分歧既是被逐出也是“叛出”精神分析圈子,创立了心理分析流派。
阿德勒也类似于此而创立了个体心理学。这是最早期的历史了,我们再说说近期的历史。
文化派精神分析的著名领军人物霍妮因为其思想观点和弗洛伊德的传统观点分歧越来越大,被纽约精神分析学院开除,她立即创办了美国精神分析学院。
当今在美国精神分析界号称精神分析活化石的阿诺德,据说当年他的夫人阿琳在申请加入美国精神分析协会时被拒,因为当时美国精神分析协会要求只有具备医生背景的人才能加入协会。阿诺德冲冠一怒为红颜,威胁说协会若不同意妻子阿琳的申请,他就退出协会。
由于阿诺德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美国精神分析协会最终同意了阿琳的申请。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的这一医生背景要求遭遇了诸多没有医生背景的专业人士的激烈抗争,包括有名的心理学家们,他们有的通过对精神分析传统理论思想的批驳来反抗,有的通过法律起诉来抗争,最终美国精神分析协会放弃了这一要求。
一位有名的分析师说,不要让任何一种观点变成特权。主体间精神分析反对某个阶段是发展的关键阶段,反对某个议题是人的特权议题。
精神分析是一套用来解释和理解人类世界的概念观点、语言体系,是一套认识论、方法论、本体论和实践论,它与文学、音乐、绘画、物理、化学等学科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用来解释和理解这个世界的学科,只是各自有各自的视角和语言。
我们不要变成手里拿着锤子,看到满世界都是钉子的工匠;不要成为还原主义者,总要把一切都还原成某个精神分析流派的概念观点和语言描述。
比如经典精神分析想用性驱力、俄狄浦斯冲突解释来访的一切心理形成和发展、关系困扰、躯体化症状、精神疾病等等,克莱茵学派想用偏执分裂位、抑郁位、婴儿跟乳房的关系、无意识幻想解释一切,这其实就是一种独断的诠释学,这是后现代诠释学所反对的。
我们需要多视角地理解这个世界,真理不是唯一的,封闭的,绝对的,而是多元的,开放的,情境的。
思想的本身重要
还是来源重要
好多年前我参加中挪班的课程,那时我刚从业不久。当时有一个两天的工作坊,是一位北欧的老爷子Anders讲的。Anders是当时整个外教团队里个儿最高的,目测一米八几,样貌庄重严肃,典型帅气的北欧人。
当时他讲了一个做了八年的个案,其中谈到一个诠释。我对他的这个诠释有不同看法,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举手提问,说出了我的看法。Anders很真诚地说,只是因为他的诠释起作用了,但不代表我的诠释不对或不会起作用。
在我所有受训的经历里,迄今为止那一届中挪班的外教是我见过的最开放的老师,很令人尊敬和怀念。还有一位丹麦的老师,在一次他旁听的课上,因为我多次率先举手却没有被讲课的老师选中提问,而当场多次为我打抱不平。
还有一位瑞典的临床心理学家,她很认真地对我在课上的提问思考良久,真诚地回应说这个问题很有启发性也很复杂,她暂时能想到的是什么。
我想说的是,这就是非独断的诠释学。即使在课程里,台上的老师和台下的学员是平等的,对学问的诠释是非独断的,不是以老师的诠释为标准。
我听过独断型的诠释。有一次在某个机构组织的体验课上,学员提出了对培训方式的一些感受和建议,课程的中方负责人高坐在台上“义正言辞”地说:“我们在哪里讲课都是这种方式,你们不能要求老师来适应你们,你们应该跳起来够着,来适应...”
这就是本体论诠释学所说的,理解是此在的存在方式,解释是理解的具体实现。也是实践诠释学所说的,诠释是一种道德实践。
也就是说,我们是以怎样的一种方式生活、存在的,我们就会以怎样的方式去看待、理解和解释这个世界;我们的道德修养水平是怎样的,我们就会怎样理解、解释和回应这个世界。用精神分析的话来讲就是,我们的人格水平、心智模式和状态,决定了我们的诠释结果。
我们后面谈到本体论诠释学、实践诠释学和后现代诠释学时,会再详细讨论一下。精神分析诠释在独断的诠释学阶段,一方面会限制甚至禁锢了精神分析的发展,同时又激发了不同的思想观点更加努力的反抗和发展。
在早期的专业学习中,有一次业务学习上,我表达了对偏执-分裂位的一个看法——当一个人偏执到极端程度时,就精神分裂了。当时一个资深的前辈问我这个观点是从哪里来的,我说是我的思考,她立即说这不行。
我当时一直感到不解,一方面我认为这在理论上是能讲得通的,更重要的是,这和观点的来源有什么关系?我们需要思辨的不是观点本身,而是观点的来源么?我心里还是坚持了我的看法,几年后我和一个督导讨论过这个观点,督导表示赞同。
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和觉察,独断的诠释学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常常随处可见,对我们的方方面面带来了遮蔽、限制甚至禁锢,比如各种国内外大咖文化、权威、专家等等。
有一次在群里大家讨论拉康的“主体结构不可变,主体只有一个结构、一个位置”的观点。虽然这是拉康说的,但重要的不是谁说的,而是这个观点从实际的学习体验和临床体验来讲,是令人存疑的,在此附上我当时的回应:
“拉康的理论基于哲学、语言学、集合、拓扑学等等重新解读和构建精神分析,尤其是弗洛伊德的观点,所以许多概念的解读和定义会很不同。他认为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等理论是谬误,不该提出来,因为它们主要工作在想象界。
拉康理论中结构主义运用得很多,比如在结构主义里,结构是静态结构,是共时性结构,不是历时性结构,是不变的,因为结构的整体性,要变必须全部一起变,不可能局部地变,但整体变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会涉及局部结构以外的结构,一层层关联出去,其量可想而知。
到了后结构主义,结构不再是静态结构,而是开放的能指系统,是可变的。
我对结构不变表示怀疑,除了上述原因,还有既然在人的早期能通过阉割引入父之名,主体开始诞生,那么从退行和重新养育一遍的角度来讲,来访为什么不能重来一次这个过程呢?
主体只有唯一的一个位置,我不知道这个断言是否是绝对的。没有绝对的真理,包括自然科学,真理都是相对时间而言的,会被后来的真理推翻。
主体首先是一种隐喻,主体只有唯一的位置也是一种隐喻,而这种隐喻仿佛意味着主体就是一个空间上的单子结构,但主体真的是这样的实体化的单子么?还是说,它是象征界的能指规范出来的,超越空间维度的非实体,是多维多元的结构?如果是后者,它和大他者的关系就不仅仅是单一的空间方位了。”
所以重要的不是“是谁说的”,重要的是“思想本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诚意是不自欺,我们真正能相信的,是我们真正相信的东西。经过我们自己真正思辨后、体验到的东西,才能让我们真正相信。
因此诠释学不应是独断的诠释学,而应是共享的诠释学,多元的诠释学,这也是精神分析在一百多年来能够不断地多元化发展出各个思想流派和观点、英才辈出的关键之一。
非主流的督导
精神分析的理论思想、临床实践、技能方法需要非独断、多元化的发展,督导工作也需要非独断、多元化的发展。
我对督导工作有一些非主流的观点,比如个案概念化是一种自由联想;督导是一种母婴观察,是一种自由联想;督导和受督的关系首先不是监督/考核/考量和被监督/被考核/被考量的关系,而是合作和支持的关系。
个案概念化是一种自由联想,意味着我们不是根据理论观点、概念去组织我们对来访的理解和评估,而是使用我们的临床感受和体验去组织我们对来访的理解和评估,这样的个案概念化更容易贴近临床实践,更容易运用和起效。
所以在督导中,我倾向于先不要那么快、那么强调做个案概念化,而是先停留在感受和体验层面一点点体会和理解咨询中、咨访关系里所发生的。我们先酝酿,酝酿到足够充分时,个案概念化就会自然而然地水落石出。我们需要先足够搞清楚是什么,然后才能用概念把它进一步阐述出来。
精神分析传统的看法是,关系里的互动、动作、感受、情感、体验是意义的表层,抽象的概念、象征化的表征是意义的深层,是基础。
但是当代精神分析的母婴观察、主体间的研究表明,上述恰恰是反过来的,关系里的这些互动、动作、感受、情感、体验是意义的深层,是前语言、非语言、内隐的表征,而抽象的概念、象征化的表征是从这些丰富深刻的内隐表征中产生的,是意义的表层。
督导是一种母婴观察,因为我们要站在耐受体验的基础上,一点点去体会和理解我们的感受和体验,训练和发展我们的心智容器,先不要行动。我们需要站在感受和体验上工作,先训练我们这部分的耐受、抱持和涵容的能力。
督导不是一种权威指正或老师讲课的活动,而是一种自由联想,是督导和受督一起做的自由联想,共同创造的梦,这样才更容易超越理性和防御,达至更深层的对来访以及咨询的感受和理解。
督导和受督首先是合作和支持的关系,我们对受督需要首先有基本的信任,这样才容易建立足够信任和开放的督导关系,受督才更容易打开和呈现更完整、更深入的材料,我们才能更多地帮助和支持到受督,从而更多地帮助和支持到来访。
本质上来讲,督导、受督、来访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致的,这样才能和受督一起更好地保障来访的福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