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垂直视角?一架充满竞争与疲惫的“梯子”
为什么你会觉得买房比租房的人厉害?
为什么你会觉得名校毕业就是优秀呢?
为什么我们都认为我们不如一些人,又强过另一些人呢?
你可能会说:“本来就是这样嘛。”
阿德勒说,人不是必须要这样考虑问题,还有别的选择。这只是视角(态度、方法)的问题。
类似于“越有钱越好、职位越高越好”的认知和信念是不利于我们健康生活的,我们把它称为垂直世界观。
01
什么是垂直视角?
——云梯上的“观瞧者们”
有一架梯子,上直达云端,下直抵深渊,这是一种垂直向度。
垂直视角把所有人都放到这架梯子上,
他们踩着不同的横档,
处在不同的高度。
梯子上的人没办法相聚。
因为每个横档只有一个位置,只能承载一个人、一对夫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种性别。
于是除了你(们)之外的任何人,只能在你之上或之下,在这种视角下,我们一般会去追逐更高的位置,那我们如何判断自己在梯子上的位置呢?
——靠比较。
我们必须不断的上下观瞧,以此来判断上面、下面都有谁、有多少人。
02
永远处在压力中的
上下观瞧者
垂直视角的人,通过比较来获取价值感,他们被称为“上下观瞧者”。
向上看,他们嫉妒、钦佩、憎恨,更会自卑、痛苦;
向下看,他们看不上那些人却又自我感觉良好。
所以,他们永远处于压力中。
上下观瞧者的字典里没有“休息”二字,即使他们已经功成名就。这是他们的一贯特征:
特点1:
规定自己必须永无止境地向上攀爬,超越上面的人;
特点2:
一旦实现上一目标,便会寻找更高的目标;
特点3:最终达到终点,也会害怕其他挑战者的出现,没办法获得内心平静。
03
我们每个人都会选择一些梯子
也会避开一些梯子
在我们的头脑里,每个人都会选择一架(些)梯子,然后努力向梯子最高处攀爬。
比如在我们小的时候,如果姐姐比我们会玩智力游戏,我们就会去选择“画画梯子”,并且努力成为拔尖的那个孩子。
“姐姐数学这么厉害,我还是去画画吧。”
为了逃避“痛苦”——这种低价值的感觉。我们是怎么“避开”梯子呢?
“我不学理科,是因为我不感兴趣。”
这句话的背后在说:“不是我在理科的梯子上爬不高,是因为我根本没去爬那架梯子。”
而对某个人的嫉妒,来源于我们把自己摆在了那些人擅长的梯子上了。
数学家不会嫉妒长跑运动员;公司CEO也不会嫉妒舞蹈家获了金奖,因为他不会把自己放到跳舞的梯子上。
如果他真的嫉妒了,那肯定是舞蹈家因为跳舞火了、发大财,而收入水平正是这位CEO最重视的竞争梯子。
04
竞争的方式有很多种
没有哪一种容得下真正的快乐
垂直视角下的世界充满竞争,表面上看,上下观瞧者拥有积极的自我意识,不回避困难,努力工作,勇于攀登,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站上云端。
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时刻面临压力、威胁与挑战。
执着于竞争本就是不自信的表现,一个人越不自信,他就越容易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轻蔑、嘲笑和高人一等,以及咬住别人的缺点不松口。
对于没有信心但已经在特定梯子上登顶的观瞧者来说,压力更加明显,他们常常通过“推下去”别人的方式来成为人上人。就是我们常见的蔑视与贬低、批评。
“你能了解金融多少?”
“你又没有谈下来?笨死了。”
“你为什么都不会啊?”
他们的想法就是:“既然每一位竞争者们都想超过别人,比较无处不在,所以没有必要爬得太高,只需要拉低下面的人就好了。”
还有一种更简单的维持优越感的方式,那就是从一开始就去寻找不如自己的群体。比如,只跟比自己年龄低的人玩耍,选择更平庸的伴侣,也有总跟自卑的人结伴。
对于把自己放在梯子底部的人来说,他们认为自己永无翻身之日。
“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他们常常会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以此来减轻痛苦。
“我老公不要我出去工作,所以我什么事也做不了。”
“我爸妈非让我读这个专业,所以我现在才一事无成。”
“我老婆体弱多病,自己带不了孩子,所以我不能全职上班,事业一筹莫展。”(这是一种比较隐蔽的转嫁方式。)
这些用来充当借口的是某种躯体或心理障碍,这些障碍有时是真实的,有时纯粹只是一种臆想。
“因为我的脚……”
“因为我的眼睛……”
“因为我非常焦虑……”
这些五花八门的“症状”都是借口,他们仿佛在说“这不是我做不到,而是我没办法”。
用阿德勒的目的论分析的话,他们真正的目的是,在放弃很高位置的同时,还要保留与这一位置相关联的荣誉。
阴阳平衡乃是世间平衡根本。垂直视角既有益社会,也有可能产生危害。
其实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生活——培养社会兴趣,开启水平视角。那具体可以怎么做呢?我们下一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