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你真的会表达感谢吗?
作者:阿辛
来源:微信公众号:习惯的阿辛(ID:gh_18f552bcc5b5)
01
你是在感激还是在控制?
先提一个问题,在生活当中你是如何称赞别人的?
想想看,你的语句是不是这样的:
“你这份报告做的真好”
“你是一个非常体贴的人”
“你真细心,连这都想到了”
“你昨晚开车送我回家真是太暖心了”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醒我们,当说话人以这样的形式表达赞赏时,并未传递其内心,而是以裁判者之举。
作者提出,他将所有评判——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都定义为疏离生命的沟通。
作者认为,如果感激是正向的评判,那你背后的意图很可能就是控制,而当人们一旦发现表扬是为了『控制』,人们就会撒手不干了,生产力也会下滑。
作者在本书前半部分也提到:
人类在听到任何形式的要求时都会不由自主的抗拒,因为『要求』威胁着我们作为人的自主性——我们都想为自己做主,没人愿意当奴隶。
想想小时候,我们为了父母的那一句“孩子真乖”,我们省吃俭用,假装勤劳,打扫家庭卫生、抓紧时间学习。
一句“真乖”,作为正向评判,效果可见一斑。
这就足以显示很多时候,父母只是在以奖励之名时,行控制之实。
所以在表达感激时,千万不要用这种裁判者方式,而是要记得:
我们用非暴力沟通表达赞赏和感激时,纯粹是为了庆祝生命,
我们唯一的意图就是去庆祝他人的作为,如何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丰盛。
02
表达感激三步走
作者提出当我们使用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时,我们要清楚地包含以下三个要素:
第一,他人做了什么增进了我们的福祉,
第二,我们的哪些需要因此得到满足?
第三,因为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引起了我们什么样的愉悦感受?
我简单抽象提炼为:
感激=他人行为+需要满足(或结果)+愉悦感受。
不一定要完全按照上述顺序,但尽可能要包含这三个要素。
举个例子:
在工作中,一个电脑WPS操作,你不会,向同事请教,他帮了你,你该如何表达感谢呢?
我们可以这样说:
感谢你教我这个操作(他人行为),使我的工作可以顺利的完成(结果),我感到非常的开心(感受)。
又比如,朋友邀请你去参加一个party,你因此认识了很多人,你可以这样表达感谢:
感谢你邀请我来参加party(行为),我因此结识了好多朋友(结果),我感到很幸福(感受)。
03
太难了,没关系,下面有一个简易版。
巧妙运用需求。
我们之所以需要别人帮忙,大概率是因为我们一个人做不到,所以我们的某个需要无法满足。
既然如此,我们在表达感谢时,可以特别强调“需要”这点。
诉诸急迫性:
如果别人帮你改了一份报告,你可以说:
“我这个报告正急着要交,真是太谢谢你啦!”
诉诸重要性:
比如,你刚来到这个地方,被别人邀请。
那你可以说:
“我正愁找不到人玩呢,太感谢你啦!”
朋友帮你一个大忙,可以说:
“要是没有你,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怎么样,是不是比干巴巴地说一句“thanks”好得多。
注意,在感激中尽量别说:
“麻烦你啦,耽误你时间啦”
这种表达不是在表示感谢,而是在表达自己的愧疚,本质上是一种道歉。
别人既然愿意帮助你,说明人家确实想和你建立关系,表达愧疚反而会和别人拉远距离。
04
表达感激的困难之处——怕尴尬
我们都知道表达感激很重要,特别是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重大帮助的人,
可是每当我们试图这样做时,总会感到有些抗拒:
“我想他应该知道他对我的重要性吧”
“我想他应该知道,我对他很感恩吧”
“如果我真的说出来,反而会让他觉得很尴尬吧,我自己也感觉矫情”
“不都说,无以言谢,大恩不言谢吗?”
正是因为这些想法,我们往往不去表达感激之情。
但实际上我们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感激。
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实验发现,当人们感受到感激时,大脑中与负性情绪相关的前脑岛的神经活动较低,而与奖赏系统的脑区腹内侧前额叶神经活动较高。
这表明感激情绪对我们来说类似于一种奖赏,有助于降低负性情绪。
有时,别人的一句感谢,极度温暖,这会让我们更愿意实施帮助。
也不要害怕自己表达感激,表达的不好。
要想到,我们从来没有学习过如何表达感谢,更没有经过练习,所以刚开始尝试笨拙很正常,如同小孩儿学步一样。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书中提醒我们:
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即使我们做的不怎么样,也值得去做。
感谢您能阅读到这里,让我知道自己的文章是有价值的,我真的很开心。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个在看,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动力。
作者简介:阿辛,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习惯的阿辛(ID:gh_18f552bcc5b5),我是阿辛,一个热爱读书、喜欢心理学的男孩,身怀各种心理问题,但依然积极生活。我会持续阅读写作,成为一个终身成长者,你愿意和我一起成为终身成长者吗?
原作者名: 阿辛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习惯的阿辛(ID:gh_18f552bcc5b5)
转载原标题: 《非暴力沟通》:你真的会表达感谢吗?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