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回避描述的是依恋的方式,而不是依恋的强度
作者:王佳萌
来源:微信公众号:春萌心理(ID:harumoepsy)
黑暗中我想到落于海面的雨,浩瀚无边的大海上无声无息地,不为任何人知晓地降落的雨。雨安安静静地叩击海面,鱼们甚至都浑然不觉。
我一直在想这样的大海,直到有人走来把手轻轻放在我的背上。
——村上春树 《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最近上课讲到依恋理论,破除了我以前的一个迷思。
对依恋理论略有了解但并不十分熟悉的朋友可能知道依恋有安全、回避、焦虑和紊乱这些类型,并且很容易产生一种迷思,就是认为依恋的类型和依恋的情感强度是相关的。比如很多人会以为回避型依恋的强度<安全型依恋的强度<焦虑型依恋的强度。
但实际上回避型和焦虑、安全型之间的区别在于依恋的风格和策略不同,而不在于依恋的强度不同。
可能读者朋友会很困惑:从表现上来看,焦虑型依恋的同志对于亲密关系就是特别关心重视,而回避型的就是显得很冷漠不在乎啊,看上去强度区别很大啊!
从行为表现和意识层面的主观感受来讲,区别确实是很大的。
但是如果我们回到生理的最基础的层面,研究者发现,虽然回避型的婴儿对母亲的离开看上去漠不关心,但其实他们的心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和其他有分离反应的婴儿没有显著差异。
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心底的海啸一样在发生。
那问题就来了:回避型婴儿为啥会形成这样的行为风格,即便内心山洪海啸表面上也要不悲不喜呢?
答案是,这对回避型婴儿来说,才是他们好不容易找到的,最能保持和依恋对象接近性(proximity)的方式。
依恋理论认为,婴儿会尽一切努力与依恋对象保持足够的接近,以获得生存所需的基本的安全感,这是铭刻在我们基因中的本能。
(图源网络,侵删)
回避型婴儿的照顾者倾向于不回应婴儿的情绪表露,甚至会给予负反馈。比如当婴儿因为父母离开哭起来,父母不会来关心呵护婴儿,反而更退缩,而婴儿保持平静的话,父母会觉得压力不大,反而更愿意呆在婴儿周围。
(这里不是说父母一定有主观恶意。当父母自己也有回避的依恋风格,或者也在经历心理层面的困难,就容易进入这种状态。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压力很大的时候,是不是家里的小孩、宠物闹起来时,自己也会很烦很容易退缩)
那当父母有这样的特点,为了保证自己尽可能接近父母,婴儿会潜意识地形成回避风格的策略,就是面对分离保持不悲不喜,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当这些小朋友长大成为大朋友以后,他们也会潜意识地继续维持这种策略,压抑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感受,以保全依恋关系。
然而这种依恋风格最后留给伴侣的印象可能是:你这个人咋回事儿,你是不是压根不在乎不喜欢我呢?为啥我在或者不在,你都没啥反应呢?
关系有可能最终因此走向结束,回避型的个体也由此对依恋关系更失望,形成恶性循环。
有些自觉属于回避型依恋的朋友看到这里,可能要很不屑地说了:我没有你说的这些弯弯绕绕的内心戏,我并不是因为想要保全关系才回避关系。我从一开始就觉得亲密关系没那么重要,我一个人呆着也倍儿好。
意识层面没有这些内心戏是非常正常的,毕竟当婴儿形成自己的依恋策略时,都还没有像我们这样进行言语层面的思考的能力。
没有哪个婴儿有意识地思考过:哎哟,我发现我越哭越黏我妈她反而越容易退缩,那我还是不哭不黏人了吧!他们只是潜意识地学会了要这样做。
在回避型婴儿慢慢长大、变得更能思考的过程里,他们会逐渐朦胧地意识到,和人距离远了自己觉得更安全,和人亲密了自己觉得焦虑紧张。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小婴儿的大脑只能储存程序性记忆(关于如何做某事的记忆,比如如何骑车游泳,如何和人互动),尚不能储存陈述性记忆(如“我记得过5岁生日时我向父亲要一个拥抱而他露出嫌恶的表情”)。
也就是说,婴儿长大后只能本能地知道自己习惯如何和人互动,但无法记得是什么经历让他们选择了这种方式。
那当回避型婴儿长大以后,最终可能会把这种害怕亲密的感受在理性层面归因为,我就喜欢一个人呆着,我不需要别人。
如果他们真的因此过一种独来独往“断情绝爱”的生活,未被满足的依恋需求可能导致各种各样的症状,比如疼痛等身心问题、酒精成瘾、过度工作等。
这些症状可能导致回避型依恋的个体走进咨询室,但是回避的依恋策略还会在咨询室里上演,他们可能贬低咨访关系的重要性,否认分离带来的感受,也拒绝与依恋需求相关的讨论,希望维持“断情绝爱”的状态。
意识到自己的依恋需求对回避型依恋的个体来说很艰难,这让他们感到十分痛苦(在他们的早年经验里,意识到自己的依恋需求并表达会导致依恋对象的回撤,带来巨大的焦虑),也撼动他们过往书写的“断情绝爱”的人生故事。
(图源网络,侵删)
改变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希望是始终存在的,因为咨询师不会像生活中的伴侣一样因为回避型个体的拒绝而回撤甚至断联,咨询师会保持在场,尽量从不断的挫败中“存活”下来,以使依恋策略的改变有可能发生。
讨论时老师也提到,与回避型依恋的来访者工作,真正的“危险”不在于来访者贬低咨询,实际上当来访者持续地出席,哪怕他们表面上不断说咨询不重要、没有用,依恋关系和改变的可能性是始终存在的。
真正的“危险”在于由于来访者的拒绝和贬低,咨询师可能会很受挫,假如咨询师不能对此进行反思和理解,而是反应性地也“累觉不爱”,觉得我帮不到这个人、我干脆放弃不做了吧,那这个时候强迫性重复就真的发生了。
推荐阅读:《依恋的形成》
作者简介:王佳萌,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春萌心理(ID:harumoepsy),“Everybody finds love in the end.”不定期更新心理咨询和精神分析相关文章,咨询预约方式见推送~
原作者名: 王佳萌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春萌心理(ID:harumoepsy)
转载原标题: 回避型依恋:回避描述的是依恋的方式,而不是依恋的强度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