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双11剁手党的心理康复指南:囤积癖、购物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理解Ta,跨越Ta
文 | 唐 糖
双一十又到了,收到了知乎官方的答题邀请,分析疯狂囤积背后的心理。嘿~这不巧了吗?作为一个资深囤积癖+常年自我疗愈er+专业心理咨询师,这题我会,包熟,可以抢答。接下来,我将从以下4个方面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行为表征
行为模式
深层心理需求
改变路径
友情提示:全程干货,提前备水。
01
3个关键词:
成瘾、惯性、严重内耗
“一时购买一时爽,一直购买一直爽”
“买买买,冲冲冲,开心了买,不开心的时候更要买”
“买的时候有多爽,买完之后就有多丧”
我用以上3句话,描述了疯狂囤积行为的3个行为表征:成瘾性、惯性、带来严重内耗、内心撕裂性的行为。
前两者很好理解,也很容易被观察到。第三条恐怕只有囤积癖患者自己才有体会——毕竟在外人眼里,喜欢疯狂囤积的人是真心热爱买买买的,他们在日常也经常会为自己的囤积行为做出种种合理化的解释。
比如”千金难买我愿意“、”太合适了,买到就是赚到“、”这些都是刚需,不算浪费“之类的,但在他们心理,是否真的认为自己的过度购买囤积行为是正常的、不需要修订的,那就只有鬼知道了。
在我看来,“买的时候多疯狂,买完之后就有多空虚”对于有囤积癖的人来说,是一种惯常的撕裂。“买的时候刹不住车,激情过懊恼无比”,也是疯狂囤积er常见的心理内耗。
内耗的不仅是干瘪的钱包、无处安放的囤积物、家人的唠叨,更有囤积者自己对自己的谴责与批判,因为在传统道德观念里,这样的行为是超量的、不能自控的,是缺少节制和缺少自制力的代名词。所以,内耗必然产生。
02
疯狂囤积:
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
疯狂囤积不仅仅是”购买“+”囤积“这个现象这么简单。它本质上是一种行为模式,或者说的更严谨一点:它是某人,在应对某种刺激或者在满足某种需求时,所采用的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模式。行为模式至少包括以下3种要素——爽、利大于弊、习惯。
首先,这种模式,一定是具有”爽“感的。
这一点不言自明,购买、囤积时,一定会带来某种爽感。当然,这种爽感的成分很复杂,包含但不仅限于满足感、优越感、充实感、掌控感等等。
事实上,不仅是购买和囤积,人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时,都是爽的,比如吃喝拉撒这4种最基本的行为,都伴随着身体和精神上的爽感。可以说,没有爽(好处),就没有行为模式。
其次,这种模式对于使用者(囤积癖er)本身来说,一定是利大于弊的,换言之,是ta无意识的选择。
爽对于当事人来说,是极大的利好。或者也可以这么解释: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人都会有意无意的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行为,虽然几乎没有只有利没有弊的完美选择,但整体而言,每个人所保留下来的行为模式都是对ta自己来说,利大于弊的。
这些利、弊,或许当事人并没有经过理性核算,甚至在意识层面,ta会认为并非如此,自己的评估是弊大于利的。但潜意识总是更诚实——每个人的“选择”里,早已标的ta的价值取向。
第三,这种模式,是习惯性动作。
所谓惯性,除了字面上的理解,还有更深层次的内涵:惯性=习惯路径+固执的选择。
习惯的核心是熟悉,固执的本质是安全。而熟悉本身,也是”安全“范畴的词汇。所以综合来说,习惯直接指向一个人的安全感/安全需要。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同属于需要层次的“低级需求/缺失性需求”,换言之,安全需求是一个人最最基本的需求之一,这也解释了为了满足安全需求而产生的“习惯”为什么难以撼动。
很显然,买买买、囤积一旦成为一个人的习惯,那必然也是一种很顽固的行为模式,单靠懊悔和自责,很难撼动它的江湖地位。
03
满足心理需求:这才是根本
由表及里,我们来到了惯性囤积这种行为模式的内核区域——它究竟满足了当事人的哪些心理需要?
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比如买买买),其实是内在心理需求的表象。就像一个人气血不足导致脸色晦暗一样,光靠在脸上涂抹,很难改变脸色,只有由内而外的调养,才能让脸色有根本性的改变,从这个角度说,我们无法跳跃这第3个重要部分,直接来到“如何改变/解决"这个话题。
很多时候,我们只有真正知道了“为什么”,才能走向“怎么办”。
在我看来,疯狂囤积背后,至少解决了以下几种心理需求——这几种心理需求彼此交织,并非是完全并列的关系,而是有重合和叠加,用”并列“的方式,只是出于文字符号的需求~
安全:匮乏vs满足
存在:弥散性焦虑vs聚焦
退行:挫折vs退行
掌控:自我意志的实现和表达
价值:优越感&自我价值感
1. 安全:匮乏vs满足
囤积这个词本身已经说明问题了,囤积的背后一定是某种匮乏,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匮乏感——也就是说,事实上并不一定真正缺乏,但是心理上感觉自己缺乏,为了弥补这种缺乏带来的不安全感,就需要囤积。
松鼠在过冬前把用松子填满自己的洞穴,由此可以悠然的过冬,人亦如此。当感觉到匮乏时,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要囤积。这是生而为”生物“的天性。
至于匮乏的成因就比较复杂,简单说,创伤体验会带来匮乏。一个人有过不被满足的经历,甚至总是不被满足,比如小时候想要什么,家长总是不给买,那这样的人,就可能会演绎出囤积的癖好。
但更本质的解释是这种匮乏不仅限于物质层面,更多的是缺少爱的滋养,在童年时没能建立起高质量的依恋关系,所以这种心理上,在潜意识里形成的匮乏感很难通过实物的弥补得到有效的满足——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即使不断的买买买,但还是感觉内心很空虚,买多少都不够,或者满足的时间很短这种现象。
心病还须心药医,只有不断的成长和疗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2. 存在:弥散性焦虑vs聚焦
我观察过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囤积癖”发作“的时间,常常伴随着弥散性焦虑的情绪。所谓弥散性焦虑,就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没有明确指向的焦虑情绪,其实,焦虑本身就具有“不聚焦”的特点,而弥散性就更强调了焦虑情绪本身的特点。
所有焦虑的本质,其实都是死亡焦虑,而焦虑本身无法聚焦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很多时候为了处理焦虑,就需要聚焦于某事。
当然最好的方式是去做所谓更有价值、对自己成长更有利的事,但在心理能量比较低的情况下,我们更容易随手抓一个简单的事来做——这个简单的事,本质上,是我们抵御焦虑情绪的盾牌——当注意力被具体的事吸引,我们就能短暂的忘掉焦虑。
购物,无疑是其中一种。首先它很简单,用手机点两下就行;其次它很占用时间和精力,在反复的比较筛选中,我们的时间过的很快,焦虑被抛到脑后;再次,它能得到及时满足,购买带来的满足感是及时的,我们不需要忍受等待的痛苦,在点下”购买“那一刻,就能让我们立刻爽起来。
so,why not?
3. 退行:挫折vs退行
如前所述,在焦虑时,我们更容易买买买。而焦虑情绪的产生,往往伴随着现实世界的挫折。面对挫折”迎难而上,解决问题“是成熟人格的应对模式,而对于心理能量不那么高的人来说,退行是更容易的选择。
退行是精神分析中的术语,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在高级阶段受到挫折,就会退回到低级阶段,去寻求低级阶段的满足。
具体到购买囤积这个话题,可以理解为,当一人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选择了”买买买“这样一种简单的方式化解自己的痛苦,比起迎难而上,囤积的难度显然小多了。毕竟生而为人,趋利避害,驱甜避苦才是本能。
4. 掌控:自我意志的实现和表达
很多人都有过这种体验:小时候想买什么大人不让,于是长大后自己能做主了,就必须“任性”,想买啥就买啥。从某种程度上说,购买不仅仅是一种消费行为,也是自我意志的表达。在购买和囤积的过程中,人能获得很大程度的掌控感。
“想买什么我说了算”,“这是我的选择”......归根到底,“我”这个字才是根本,换言之,购买本身,就是自我意志的表达。
在很多时候,我们的购买即使在行为和结果上是我说了算,但在过程中却仍然受人诟病——家人唠叨你买多了买贵了,同事蛐蛐你天天就知道购物,杂志报纸也天天宣传“买买买是病得治”.....当外界的声音都指向“你这样不对”的时候,“我偏要买”就成了自我对抗世界的盾牌。
也许一个人并未从意识上认识到这一点,但ta的潜意识以及由潜意识操控的行为,已经说明一切。
对,购买也好、囤积也罢,在很多时候,都是“我”向世界发起的对抗。
5. 价值:优越感&自我价值感
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不足的时候,就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获取自我价值,毕竟,想要获得自我价值的肯定,是人的基本需求。
购物很多时候能体现优越感——更宽裕点经济条件、更宽松的家庭环境(家人不反对)、更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因为购买经验丰富而在购物这件事更驾轻就熟、有能力挑选出物美价廉的商品......都可以变相的实现自我价值。
还是那句话,如果能用简单的方式实现核心的需求(自我价值),那何必要通过更艰难、更痛苦的方式呢?
04
改变路径
作为资深囤积癖、与购物狂身份斗争多年的战士,我在这方面有很多经验,分享几条有效果的 :
1. 理解自己
购物癖、囤积癖归根到底都是缺爱,但真正的爱,只能自我赋予。自我满足也是爱自己的一种方式,但相对低级,自我放纵就根本不是爱,只有理解才是真正的爱。
你需要知道自己为何而来?也就是自己有这种行为模式的原因在哪?只有深刻的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你才有前行的方向。
你需要理解自己行为的“合理性”。在自我的系统里,你所做的任何事,都直接匹配你当下的心理发展水平,我们不谈对错,只谈合理。
你需要刻意练习,减少对自己的谴责和评判。
多爱自己,多理解自己,很多所谓的“毛病”,就会无药自医。
2. 不压抑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要购物,而是其他情绪无法舒展和释放,只有通过吃吃吃或者买买买来释放压力。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压抑自己,有话就说,有屁就放,自然也就不需要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其他释放方式。
非暴力沟通、真实表达技术.....这些都值得拥有。
3. 从小事入手,给自己一个正向支点
人是很容易焦虑的动物,而化解焦虑唯一的办法,就是做事。很多时候无法做事,是因为我们往往带着完美主义,夸大了做事的难度,只要把目标值不断调低,调低再调低,最终总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锚点。
不管是锻炼、阅读、写作、社交.....任何有利于身心的爱好,有利于成长的体验,有创造性的行为,都值得我们去尝试。
在这个过程中,与现实连接,不断遭遇挫折,不断成长,不断锻造自己的人格。
【写在最后】
现象是内在的提现,行为是人格的表征。疯狂囤积是个事,也别太当回事。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然后走向人格发展之路,给它给时间,慢慢疗愈。
这世界上最短的路,就是我们觉得不耐烦、受不了、等不及的那条路。日拱一卒、锲而不舍,发展自我,一切都不过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都看到这了,还不点赞、收藏+关注
新的一年,愿我们用崭新的姿态,遇见更好的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