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气的孩子,自我意识在觉醒
育儿不易。
女儿刚度过一年级的过渡期,就迎来了轰轰烈烈的第二叛逆期。
一年级顺利通关后,女儿在暑假送给家人最大的惊喜就是——超级爱生气。明明一切如常,却不知怎的动不动就戳到她的“火爆”开关。
在家里,几乎每天都上演着熟悉的剧情:
早上起床帮她找衣服,生气了;
早餐没有最喜欢的食物,生气了;
提醒她写作业时间到了,生气了;
没让她帮忙给我冲咖啡,生气了;
吃饭给她夹菜,生气了;
没有及时回复她的消息,生气了;
……
一旦生气,就是两手揣怀里,气呼呼的喊话,或者用白眼瞪人,“哼”来“哼”去,有时还会气到落泪……
孩子在反抗什么
思来想去,核心似乎只有一点——我们忽略了她“长大了”的事实。
长大了会有什么不同呢?
不再是弱小的、需要时刻被照顾的宝宝了;
不再被动地接受一些现状,有欲望想要被满足,有情感想要被回应;
有追求成就的渴望,希望被他人认可;
……
这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
他们越来越能够感受到一个凝聚的“自我”,这个“自我”是有别于养育者的,这个“自我”在奋力地萌芽、生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能力还配不上野心”。
什么都想要自己做,但常常因为能力不够而受到挫折;
欲望并不是时刻都能被满足的,会有现实规则的限制;
情感也并不时刻都能被回应,因为有时间、空间、心理的距离;
……
孩子的自尊还很脆弱。
父母的建议或帮助时常会被孩子体会成对他们的否定,很多时候他们一边做不到,一边拒绝建议和帮助。
这让父母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地步,帮也不是,不帮也不是。
许多父母反复被置于如此境地,渐渐失去耐心,要么强势介入,要么干脆不管。这也许会让孩子陷入进一步的自尊受挫,或者感到更加无助。
也许我们可以做个积极的自我暗示:
作为“有办法”的成年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打破这个僵局呢?
寻找共识,表达初衷
上面提到的两难处境,我深有体会。
记得有一次,我陪女儿学习英语拼读,我们约定我读一个,她跟读一个。
当我读完一个单词,她忽然大喊大叫地说:“你为什么不让我读!我自己会读的!” 于是我让她自己读。
到了下一个单词,我等她先读,她又生气了:“你为什么不读?”
我一头雾水:“你刚才说要自己读的。”
她生气地说:“刚才是刚才,这个你读啊!”
于是我读了一遍,但她又生气了:“这个我也会啊!你为什么要读!”
我:“你叫我读的。”
她:“你读了,我发现我会。我会你为什么要读!”
也许到这一刻,根据剧本走向,我该发火了,然后气呼呼的一大一小大吵一架,血压飙升,硝烟蔓延。
别忘了这样一个事实——当我们愉快地跟孩子共同决定一起做一件事,我们和孩子的目标是一致的。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觉到窝火,我们也许体会到了受挫、无助——明明一心赤诚地想要为孩子做些什么,但是怎么做都不对,孩子都不满意。
解决思路就是,牢记共同目标,本着尊重与协商的态度,与孩子商量一个让双方都满意的做法。
“我真的很困惑,我不知道下一个单词你想要我先读,还是你先读。我也不知道哪个单词你会,哪个你不会。我们商量一下好不好?下一页你提前告诉我哪几个你想自己读。我很愿意按照你想要的方式来陪你学习,我并不想惹你生气。”
从父母寻找共识、表达初衷的言行中,孩子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走出来,看到了他人,也会学到如何平衡自己与他人的需要。
自我意识和规则的碰撞
相信很多父母都遇到过,我们积极地跟孩子做好约定,可时间到了,孩子却不照做。
以前跟孩子做约定,他们一口答应,非常配合,毫无异议。
突然有一天,他们开始尝试破坏已有的约定,表现得好像完全忘记了有这回事,显得有些“耍赖”、“出尔反尔”……
当我们坚持已有的约定时,孩子会强烈抗议、情绪激动,搞得我们进退两难。
当我拒绝了女儿再玩一会的请求时,女儿嘟着嘴一句话不说,一边瞪着我,一边径直走向自己的房间,“砰”地把门摔上,还反锁了。
我很震惊,也很疑惑。
如果这声“砰”的关门声可以转化为语言,那它想告诉我什么?
“我不想睡觉,我真的很想玩!”
“我刚才花了很多时间做别的事情,竟然没时间玩了,烦。”
“我恳求老妈,她又拒绝了,她真讨厌。”
“为什么事情不能按照我的想法来?”
“我气死了,我得让老妈知道我真的很生气。”
……
这一声“砰”,与其说是关门声,倒不如说是孩子自我意识与规则之间冲突的碰撞声。
是孩子倒退了吗?当然不是。
与之相反,当孩子不知道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时,才会表现得尤为顺从,对大人的安排也毫无异议,就像“没过脑子”一样。此时做出的约定并非深思熟虑,因为他们很可能没体会到这个约定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当孩子有了更多的自我觉醒,他们开始“过脑”思考了。
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愿望、想法、情感、体会,渐渐才明白当初答应爸爸妈妈的约定,可不仅仅是个简单的约定。
孩子各种各样具体的需求会与这个约定发生实实在在的碰撞。于是就出现了气呼呼的孩子和气呼呼的家长,冲突的激烈程度各不相同。
有时候,为了避免冲突,我们会一再退让;
有时候,为了一劳永逸,我们会强势压制。
相信家庭中会有形式各异“斗智斗勇”的场景,上演剧情各不相同的“夺权大战”。
这样的冲突非常有必要,因为这是儿童学习如何去感受自我与他人的边界的机会。
女儿一个人在房间里待了一小会,自己开门出来了,一头倒在我旁边的沙发上。
我:“该睡觉了。”
她:“牛奶都不喝呀?!”
我:“去喝吧。”
女儿默默地去拿牛奶,喝完,然后洗漱、上床,好像刚才那一幕没有发生一样。
成长需要安全感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并不总是岁月静好。
当悲伤、愤怒等负面情绪袭来,作为成年人,我们会感觉到身心不适,更何况神经系统还在发育中的儿童。
如果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是被允许的,同时感受到有情绪的父母也是爱着自己的,孩子就能在亲子关系中感受到安全。
有了安全感,孩子就会更加专注于自我发展,不会耗费更多的能量时刻去探测关系中的“危机”。
睡觉前我跟女儿聊天。
我:“我注意到你刚才做了一件动静很大的事情。”
她:“什么嘛。”
我:“你生气了,进屋摔门,还反锁了房间。”
她:“怎么了嘛。”
我:“我很震惊,从没见你这样。我很好奇你那时候在想什么?”
她:“怎么了嘛。”
我:“也没怎么。我想说,如果你真的气到想要摔门,也没什么不可以。”
女儿用被子蒙住了脸,露个缝隙看着我。
我:“虽然刚才你很生气,但我知道你很爱我。从你自己走出房间坐在我旁边的沙发上,还跟我说话,我就知道了。”
这时候,女儿的表情好像轻松了一些。
孩子天然地认同父母,做自己就意味着要“反抗”和“背叛”父母,不用父母强调,孩子也会体会到内疚。
承受分离是父母的成长
亲子关系冲突之后,是新的平衡。
当我们还在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中循环往复的时候,突然就感觉到孩子长大了,离我们更远了。
他们不再和父母牵手行走;
他们拒绝被频繁拥抱;
他们不想再被叫宝宝;
他们可以忍受暂时不玩乐,先做重要的事情;
他们偶尔会说出一些富含人生哲理的感悟;
他们好像有了自己的情感天地,有些想法不愿意给父母分享了;
……
分离的一头是孩子,另一头是父母。
我们会对分离有非常复杂的感受。既为孩子的成长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被远离感到失落、难过。
孩子也会有类似的感受。他们既为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也会带着内疚、不舍。
如果父母可以承受和转化为自己感到的失落,孩子就会有更多的自由和力量去追求他们想要的卓越。
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的成长。
这样看来,我们一直都在与孩子同行,并未远离。此路共勉。
END
愿你心中充满阳光,温柔而有力量。
——林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