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注:文章节选自壹心理读书会,贺洁星老师解读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部分内容有删改)
壹心理读书会的朋友,你好,我是心理咨询师贺洁星。
有幸又在壹心理相逢,和你一起来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
阅读此书时,我数次潸然泪下。
我为本书作者塔拉的数次挣扎、退缩、迷茫,但最后又直面人生的勇敢和真实而感动、共鸣,眼前飘过的不只是她的故事,还有我的故事、来访者的故事。
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当原生家庭不尽如人意,家里充满了负面信息、伤害、强权,甚至暴力时,你的人生会怎样?
有的人会妥协顺从,成为父母的“乖孩子”,过着麻木的人生;
有的人会躲得远远的,但也放弃了自己的人生,迷茫、颓废、成瘾、滥交、不负责任都来了……
而塔拉所选择的方式是:教育,更确切的是踏上成为自己的旅程。
她以教育之名,完成了人生的救赎,就像鸟儿,飞往了属于自己的山。
她用她的故事告诉我们——
不管原生家庭给你带来多么可怕的负面影响,你都能够成为自己,这是教育赋予我们的能力。
如果你有原生家庭或者成为自己的困惑,诚挚推荐你阅读此书。
01
原生家庭的枷锁:
塔拉极端的成长环境
作者塔拉·韦斯特弗是美国历史学家、作家,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
2018年,她的处女作《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一出版,就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霸榜80周,是比尔·盖茨的2019年年度荐书第一名。
塔拉也因为这本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但你能想象吗?这样一位在剑桥、哈佛深造,最终成为畅销书作家的学霸,在17岁之前竟然从未上过学,是靠着自学考上了大学!
而这一切,都源于她那个极端的摩门教徒家庭。
塔拉出生在美国爱达荷州的巴克山峰上,父亲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幻想政府会迫害他们一家,于是把全家“封锁”起来,不准与外界接触。
她父亲拥有一个废料场,靠拆解废料和修仓库维生。
在这个家庭里,全家人都要为父亲打工,孩子们没有上学的权利,不管生多严重的病都不能去医院。
他们还要囤积食物,为父亲想象中的世界末日做准备。
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塔拉从未受过正式教育,只能按照父母的安排做事。
她原本以为自己的一生就会这样度过:在山里为父母打工、嫁人、生孩子、做精油、当助产士......
02
塔拉的成长与觉醒:
从大山到学术殿堂
塔拉的“自我”开始萌芽,来源于周围环境的不断刺激——
奶奶让她跟着自己去上学,给她埋下了好奇的种子;
哥哥泰勒勇敢离家上大学,让她看到了另一种活法;
废料厂的危险和暴力哥哥肖恩,让她时刻感受到威胁,渴望逃离......
于是,从15岁开始,她开始尝试另一种活法:为商店打工、当保姆、跳舞、唱歌,还有上学......
她渐渐发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热爱的、擅长的事物。
她发现这个世界并不只有“听从父母的安排”这一条路,勇敢地选择了另一条“成为自己”之路——
“将自己从精神奴役中解放出来,只有我们自己才能解放我们的思想”。
在这个过程中,塔拉经历了自我撕裂的苦痛、怀疑、挣扎、抽丝剥茧的过程。
她向父母提出上学的要求,主动找工作打工,参加大学入学考试,申请政府助学金……每一次抗争都伴随着伤害和痛苦。
开始觉醒后,她遭遇过信仰变化的“反噬”:
父母对她接受教育的行为感到愤怒,执意要为她“驱魔”,甚至威胁要与她断绝关系……千方百计地想再次控制她。
她迷失过,不再学习,沉迷看电视,想要向父母妥协,甚至想彻底地放弃自己。
但哥哥泰勒和理查德对她的支持、心理咨询、她自己所热爱的历史,最终拯救了她。
通过教育,她成为了“自己”——一个全新的自己,而历史也将由她书写。
最终,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热爱,踏上了剑桥、哈佛的学术殿堂,写下畅销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03
塔拉是如何“成为自己”的?
“自我”,其实就是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
它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我们接下来就来看看,塔拉是如何“成为自己”的。
成为自己的前提,是“自我认同”。
心理学家Marcia曾把探索自我的过程,根据“探索”与“承诺”两个维度划分成了四种不同的状态。
第一种状态是早闭。
处在这种状态中的人,基本没有探索(低探索),就确立了对自己的认知以及未来的规划(高承诺)。
他们通常是基于父母“获得”了一种自我认同,他们最大的特点,便是对权威的服从和尊敬。
上大学之前的塔拉就处于这样的阶段。
第二种状态是混乱。
在这个阶段,他们“走一步看一步”(低探索),他们既不了解自己,不确定未来的发展(低承诺),甚至会接受一些与过去的决定截然相反的机会,但其实他们也可能在尝试。
塔拉在杨百翰大学正处于这种状态中。
第三种状态是延缓。他们在努力探索自我(高探索),寻找自我,但还没有得到答案(低承诺),会感到迷茫与焦虑。
进入剑桥后,向父母勇敢提出哥哥肖恩的暴力行为,随后拒绝了父亲“驱魔”要求之后的塔拉,在一段时间内也处于这种状态。
第四种状态是达成。
在穿越危机后(高探索),他们最终获得了对自己更清晰的认知,对某些特定的人生目标、信仰、价值观做出了“承诺”(高承诺)——基于对自己的了解,认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写出《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塔拉就是这样的,她用10年过上了跟15岁时所设想的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和尝试,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
04
“曾经,我也是原生家庭的囚徒”
说到这里,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故事。
我从小就是父母眼里的“乖孩子”,听话、懂事、努力。
在我的成长中,我听到的多是抱怨、批评和否定,而不是赞美、支持和肯定。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敢探索,不敢失败,活得谨小慎微,也不敢反对父母和权威。
那时的我,不敢跟异性说话、不敢公开发言,甚至大声说话;
我按照父母的要求努力做事,讨好他人,只希望能获得肯定。
虽然工作和收入都不错,但它们其实都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直到我遇到了心理学。
可以说,是心理学拯救了我,我持续学习心理学,开展个人体验,我才发现:失败只是一种反馈,越探索才能越了解自己。
核心信念发生变化后,我勇敢开启了从媒体转型心理的探索之旅,如今已经有五年多的时间。
在这五年里,我陆续探索了心理咨询、讲座、团体、写作、课程和直播,你现在看到的文字也是其中之一。
我发现,我的文章、咨询、团体、讲座能真实地帮助他人,我也变得越来越勇敢了,总是在挑战自己从来没做过的事情,也能坦诚地面对失败。
虽然目前我所做的都还不完美,但我会持续迭代,因为它们都是我想一直做的事情——帮助你“成为自己”。
所以,我也想邀请你和我们一起踏上“成为自己”的英雄之旅!
我们一起超越原生家庭,成为自己。
(本书可在首页点击“读书会”收听!)
作者:心理咨询师贺洁星
编辑:Moon
图源:Pexels
End.
©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文章转载/侵权,请联系邮箱:content@xinli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