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和解,是陪内在小孩长大
这个世界本没有百分百完美的人,更没有完美的父母。原生家庭的问题或多或少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些创伤。童年时和父母的相处方式,长大后可能会投射到亲密关系、社交、工作中去。
不知你是否看过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女主松子并不是一个拥有高度自觉性的女人,她对生命的热情来源于本身的直觉而非感悟。
她渴望爱人也渴望被人爱,渴望身边的世界能一团和气。
小时候偶然发现对父亲做鬼脸会让父亲特别开心,于是习惯用这种方式讨父亲欢心;然后是工作中的同事和学生;之后是男朋友,在与他们相处时总是先考虑别人的感受。
她费尽心思让身边的每个人高兴,希望一切麻烦都能通过讨好消失,而这一件件经历让松子一次次重复体验童年时被忽略的感觉。
快节奏强压力下的我们,就算没有松子童年-成年如此压抑的经历,但有时莫名也会心累、无力感,或许,这就是现代成年人的通病。
仿佛心中有一个不受控的孩子,在拼命拉扯自己。而这些纠结、挣扎是内心的孩子在“作祟”,心理学称之为“内在小孩”,ta在向你求助,渴求被看见、被爱。
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觉察我们内在关系的相处模式,拥抱内在小孩,最好的和解,是陪内在小孩长大。
01
什么是内在小孩?
内在小孩是一切光上的光,是治愈的引领者。——卡尔·荣格
内在小孩起源于卡尔·荣格的“儿童原型”,代表个性化或自我形成过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就算我们已经成年,我们内在小孩的渴望,可能还留在过去。
「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1907年开始与弗洛伊德合作,发展及推广精神分析学说长达6年之久,之后与弗洛伊德理念不和,分道扬镳,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国际心理治疗协会主席等,创立了荣格心理学学院。」
成年后,我们可以通过连接内在小孩,了解ta的需求,重新抚平ta内心的伤痛,并且创造出一个安全可靠的内在和外部环境。
有人说内在小孩是我们内心深处那个没有长大的孩子。日月交替,随着年龄增长,内在小孩仍会保持着我们童年时分的好奇、脆弱、敏感、无助。
即使是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在有些情形发生时也没有办法摆脱内在小孩出来“作祟”,如同孩子一般无助彷徨。
02
为什么我们身体里有内在小孩?
内在小孩源于童年时期需要未被满足,被父母否定,被朋友孤立,被别人贬低,渐渐地从一个想要获取他人的关爱与表扬,想要体现自己价值的天真小孩,变成了一个满身伤痕,被束缚,被伤害的破烂小孩。
有这样一个故事——
大象与小象
在印度,有一种很神奇的现象:一头轻而易举能举起10个人的大象竟然会被一根小小的铁链困住。
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训象人会用一根铁链锁住它,由于力气太小,反复挣脱无果,小象逐渐放弃了挣扎。
若干年后,小象长成了大象,力气虽足以挣脱铁链,但它已没有了挣脱的意识,也就一辈子拴在一根小小的铁链上了。
内在小孩
长大后的大象,画地为牢,限制住它的不再是铁链,而是它心中的枷锁。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等待被治愈的“小象”,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内在小孩】。
03
如何看见?如何疗愈?
1.觉察自己的情绪
当你有情绪的时候问问自己:
Step1-此刻我的感受是什么?(例如:难受的;纠结的;愤怒的等情绪词)
Step2-我的想法是什么?(例如:我可能还不够好;我是不是惹别人不开心了等)Step3-我当我有这样的感受和想法时,我是如何做的/我的决定是什么?(例如:我决定不再和他说话;我决定下次再也不这样了)
此刻的做法(感受、想法&决定)和我过去经验当中的做法有什么不一样?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自我觉察掌握着你目前人生方向盘的究竟是「此刻持续长大中的你」,还是过去那个「幼小的你」。
2.接纳自己的情绪
允许情形的发生,允许自己当下的感受。
当一个受伤胆怯的孩子,在害怕的时候,如果对他说:“你不应该恐惧,你要坚强起来。”他可能只会觉得自己好糟糕,就算勉强镇定,表现出不害怕,但胆怯只会一直积压在内心。
其实更有效的方法是允许当下恐惧、伤心等负面情绪的存在,理解自己现在的感受。(每个人在面对不同事情发生处理方式和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哟)这些负面的存在,是在提醒着我们,从内而外找回自己爱与力量,是生命起伏本质的表现形式。
3.看见、改变&疗愈
改变,意味着放下因为这份恐惧所形成的旧模式、重复的行为,重新选择新的行为模式。看见内在小孩的真实需求,不再过多地将关注放在错误或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时,我们将能以更开放的心态去尝试心的想法和行为。
变化,不仅仅针对某个事件,而是长久持续地帮助我们摆脱目前的卡点、类似经历所带来的感受。
关于情绪的疗愈我们可以通过——
自我觉察
个人心理体验
团体辅导
心理咨询
冥想等多种方式链接自己的感受,觉察成长。
请永远相信:爱并不会带来伤害,而是滋养。
裂痕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记得好好抱抱自己的内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