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焦虑的妈妈,往往有这1种童年创伤
一年前,云来到了我的咨询室。
她人很客气,告诉我经朋友介绍,想来试一下心理咨询。
参观了咨询室之后,她说,其实生活没什么问题,只是近期几个朋友的孩子陆续出现了厌学、心理问题,和家长冲突不断,她有些慌张。
我:“似乎朋友孩子学习遇到困难,也会导致你的焦虑。”
云:“对,我很焦虑,这几个孩子年级排名都很靠前,正常情况上重点高中没问题,比我家孩子成绩稳定,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如果我儿子也这样,那不就完了?”
我:“别人家孩子发生的事,不代表你的孩子也会发生,孩子学习暂时遇到了困难也不代表人生就完了,孩子目前一切顺利,你倒是提前崩溃了。”
云:“是啊,我很怕,现在这么卷,如果考不上好大学,没有前途,就很失败。”
我:“可是,在所有你表达的对孩子的担心里,我却更想要关注你。育娃的这些年里,你一定很不容易吧。”
云听到我的话,先是愣住了,低下头沉默片刻。等她再抬起头,我看到了她泛红的眼睛。
01
怎样好都不算好
云刚结婚时,并没打算立马要孩子,而是全身心投入工作。遇到的领导也很好,耐心指导她、悉心培养她,并希望她能日后接班。
然而,入职第五年时,老领导被调到其他部门,新来的领导不知为何总是挑她刺,她委屈、难过,一段时间后,她无法接受这种挫败,想生个娃,换个赛道。
于是,云像个学生似的,看育儿书听育儿课,积极备孕、生娃。
娃出生,云的心被儿子牵住,生活重心从工作倾向家庭。新领导也早就在培养新人,虽然她心里还是有失落,但想想这样也好,不用加班,有更多精力培养儿子,心里也就舒坦些。
即使这样想,她还是没落下工作。
科室就三个人,即使不被重用,但活也没少干,有时还要出差。每次出差前,云就特别焦虑,舍不得孩子又没办法。
平时下班都在陪儿子,教儿子走路讲话。等孩子大点,兴趣班要安排、接送要跟上、吃喝拉撒要计划,云每天都忙得四脚朝天,精疲力尽。
更让她焦虑的是,虽然儿子没有那么强烈的厌学情绪,但最近经常喊累,还时不时抱怨一点玩的时间也没有。
说到这,云的脸上愁眉不展,表情凝重。
我:“家里没有人帮忙?”
云:“我妈和婆婆白天轮流过来烧饭、看孩子,但她们的育儿经验有些过时,大多数时间还得靠我自己。”
我:“我听了觉得很感动,但又很有压力。作为一个母亲,我知道兼顾工作和家庭本就不易,你对自己还有很高的要求。”
云:“但我总觉得,我事业家庭都处理得不够好。”
我:“怎样才算好?”
云:“我觉得工作再上个台阶,孩子学习成绩更高点,就算好。”
我:“但我看到的是你无论对待工作,还是对待孩子,都尽心尽力,很有责任心,一直边学边干,这其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即使工作暂时不如意,也依然认真对待,这不应该被好好肯定吗?”
云听完说完,表现得好像一个很少被人肯定、看见的小女孩。有点不好意思,有点感动,却又带着悲伤。
咨询室里,开始响起了她的故事。
02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才能接纳不完美的孩子
云从小就被教育女孩要独立,所以从上学到工作,一直很努力。
高中以前,她是个优等生,高中以后成绩开始下滑,每次考完试爸爸就给班主任打电话,云隔着房门,都能听到爸爸火急火燎的声音。
挂完电话,爸爸就会怒气冲冲闯进她房间,说老师说她最近上课老打瞌睡,考得好才怪呢。
或者直接攻击她:“这个时候还不努力冲刺,连小学生都不如,越活越傻了。”有时会连着骂她半个多小时。
云那时很委屈,她每天5点就起床,提前半小时到学校读英语,晚上经常看书刷题到一两点才睡。每天头都昏沉沉的,坐在教室确实想睡觉,但她也不是故意的啊。
爸爸买了不少咖啡给她提神,三年时间里,她靠着自己的努力加爸爸的大棒,考上了名校,就业也很顺利。
爸爸经常得意地说:“要不是我盯得紧,哪有她现在的幸福生活。”
云也赞同爸爸的观点,因为步入社会后,当年像她一样勤奋努力的同学,确实比学习磨磨唧唧的同学走得更顺,普通人真正拉开差距的是比谁更拼。
所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她也信奉要努力。
她看了很多育儿资料,比较注重孩子学前能力开发,大量的时间花在阅读、运动、思维开发、艺术启蒙。孩子确实很有天赋,运动和语言比其他孩子掌握得更快更好。
但是到了小学,儿子开始不出众了。她又慌张又后悔,早知提早上文化课就好了。
不知何时起,她也成为了曾经的爸爸,频繁与老师联系,想让儿子成绩更好。
在辅导儿子学习的早期,她还能控制情绪,不想儿子体验她自己被骂的经历。
但没坚持多久,她就开始破防:那么简单的古诗,一遍两遍甚至十遍也背不下;字写得乱七八糟。她也开始大吼大叫,撕本子,有时给儿子头上来两下。
事后看到儿子哭泣的小脸,她又后悔不已,发誓再也不这样对孩子。但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她又重蹈覆辙。
那段时间,家里的氛围非常紧张。
有一次,她又朝儿子吼,刚好爸爸在家,他护着孙子说:“你教不好小孩,还怪孩子,这家我一分钟都待不下去了。”
那瞬间,她感觉自己灵魂出窍了,边哭边喊:“我这不都是跟你学的,为什么只怪我?”
听到这里,我十分心疼云:“没有人看到你的无助并帮助你,他们只会责备你。”
云:“是啊,孩子生病是我没照顾好,孩子考砸了是我学习抓得不紧,孩子作业错题多是我没检查好。我上了一天班回家,哪也不去,就是陪孩子,这么多年一直是这样。每天早上起床给他做早饭,送他上学。只要孩子生病,就是我请假带娃去医院,虽然工作上我目前也不图什么,但总有些不好意思。我老公就可以置身之外,因为男人以事业为重。”
我:“你为家庭付出了那么多,好像有个好妈妈的标准框住了你,你窒息却无法逃离。”
云:“我确实比较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
我:“这里有没有完美情结在影响着你,希望一切完美,包括孩子。”
云:“有。”
我:“当得到的反馈和结果不是你想要的,就很容易情绪失控,而这个情绪是会传递给孩子的。如果你是孩子,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云:“那不就是我曾经经历的吗?刘老师,我怎么成为了我最不想成为的父母?”
这一刻,我读到了云眼里的懊恼、悔恨。
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一个并不存在的完美形象,而是当他想到父母时,内心会充满力量。
所谓的完美是不存在的。
相反,完美只会带来无尽的压力,像山一样负在肩上,它会让大人的眼睛停留在“外在”,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只关注学业和成绩,让孩子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学习的工具。
又或是过度保护,以爱之名束缚孩子的自由,让他们失去了探索世界的勇气。
03
打破完美
养育自己也养育孩子
云长久以来对人生的定义,是“成为一个优秀成功的人”。
一直以来,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全力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还曾创新地把自己对工作的理解应用到实际中,取得了前任领导的认可。
可惜,新领导并没有像前任那样认可她,这让她感到深深的挫败,进而怀疑自己的职场能力,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为了回避职场失落,她想通过养育孩子重新找回自己的价值定位。
没从父母那里获得足够肯定的人,成年后往往陷入“向外寻求认可,又不相信自己值得”的痛苦。
当她在养娃的路上,全心全意付出后,再次没被肯定时,体验到了强烈的无力和无能感。
同样的,她看待孩子的角度,也变得很狭窄,通过孩子成绩来衡量孩子的价值。
当没有达到她的标准时,她下意识会认为孩子不行,甚至是不好的。
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成功也不该只有一种定义,除了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才华。
所谓的焦虑,不过来源于父母用自己定义的成功来框住孩子,并寄于无限的期待。
咨询中,我和云一起重新探讨了养育的意义。
真正的养育是一种言传身教,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确定父母是和孩子风雨同行的那个人。
而这部分的体验,云是缺失的。
庆幸的是,通过咨询,我陪伴云去看见她自己。
看见她在每一个角色的价值,比如妈妈、妻子、女儿、职场人等。
积极关注她在工作生活中取得的成绩,赞赏她努力的过程,接纳不完美的结果,引导她看到那个无论遇到什么逆境,都向阳生长的自己。
更重要的是,理解她想成为一个好妈妈的想法,引导她追溯背后的焦虑与恐惧,真正的源头是什么,帮助她重新养育自己一遍。
而作为家长,在为孩子规划成长路径时,一定别忘了尊重孩子的自主意识。
云渐渐理解教育孩子的终极目的,不是让孩子成为你所希望的人,而是成为ta自己想成为的人。
当她做到这一点后,爱与信任逐渐升起,焦虑也自然无所遁形。
咨询的最后,云告诉我:“原来真正的育儿,是父母与孩子走一段互相陪伴的旅程。”
如果你也想要做出改变,可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让咨询师成为那个陪你面对问题,找到方向的人。
给心理咨询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一次机会。
作者:心理咨询师刘莎莎
编辑:Lilith
图源:Pexels
作者介绍
刘莎莎
刘莎莎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花香疗愈师,从业时间超过7年,服务时长达6900+小时。
刘老师的咨询非常有特色,并不拘泥于谈话疗法,而是用经典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为咨询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深入学习并运用表达性艺术治疗方法,更轻松快速地抵达潜意识并达到疗愈效果。
入行至今,刘老师在个人成长、婚姻家庭和恋爱心理方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尤其注重身心美学的成长,专注于原生家庭、亲密关系、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父母成长等方面课题。如果你有这些方面的困扰,可以和她聊聊。
来访者真实评价:
为了鼓励更多人勇于求助,刘老师特地开通了5个半价咨询名额,即原价600元/次的咨询,现只需300元。
马上点击下方,和刘老师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