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如何帮助来访者与原生家庭和解 | 家庭代际传承
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是原生家庭的影响。
原生的影响,它不只是说两代人之间的联系,它可能会拓展到从你开始算起倒推往上至少三代的一个视角。比如说你父母那一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一辈……
那么,问题就来了:
这一代一代传下来对你有什么影响呢?
原生家庭会怎样影响你?
它会怎样影响你和你孩子之间的互动呢?
这三代人相互之间又会有哪些影响呢?
要解释以上的这些问题,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家庭治疗中,经常被提及的一个词:代际传承。
01
代际与传承
代际传承,这个词我们可以分两部分来看:“代际”与“传承”
√代际
这个家族里面,每一代都存在的情况
√传承
这个家族里面,代代相传的某个“东西”
我们每个人,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也是原生家庭以及当下核心家庭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可能冥冥当中会带有我们“原生家庭”中某个人的影子。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会说,你很像你姑姑,像你的爸爸,像你的奶奶,其实这就是代际传承。
比较常见的代际传承,一般都有这五种模式:
1)情绪模式
如孩子和妈妈情绪很像,不管遇到芝麻绿豆大的小事, 就特别容易紧张,情绪特别容易炸。
2)职业规划习惯
如每一代都有医生,每一代都有公务员,每一代都有老师,每一代都有警务人员等等
3)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这个话题,相对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因为它还受到亚文化的影响,我们就不多作展开。
4)某种观念
如家族代代重男轻女,要求后辈做个有钱人、做个好人……
5)婚姻和亲子的相处模式
如找了一个爸爸这样的男性结婚,家族代代“女强男弱”……
前面三种是比较好理解的,所以我们今天就着重来讲一下代际传承中的“某种观念”和“婚姻亲子的相处模式”。
02
代际传承中的“某种观念”
在家族里面,能够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特质,它可以是“某种观念”。
在过去的工作经历中,我遇到过这样的一个案例。
她们家族代代相传下来的观念:我们家的人可以穷,但是你做的工作一定要对社会有贡献、有价值,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
如果家庭治疗里边的派遣理论来讲,这种家族就属于是典型的超我的道德层面传递派遣,这就是这个家族传递子孙后代的一个典型模式。
在那个家族里面,有一个女生,正好在大三接近大四的那一年,准备要毕业的时候,她就生病了——焦虑加强迫。
症状严重到没办法继续去学校,没办法独立走上工作岗位。
我跟她在展开咨询工作的时候,就聊到他们家族的派遣的传承下来的观念。
最开始她不承认家族有这种派遣的观念。
但后来,她想了想说:
爸爸的话像魔咒一样,一直在影响着自己。
在跟她的谈话中,她告诉我,她的爸爸是这样跟她说的:
你要对社会有价值。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共同体,荣辱共同体,我们的情绪也是相连的。
你看上去虽然很渺小, 但是你一点都不渺小,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对社会产生蝴蝶效应,都会对每一个人产生影响。
你要记住,你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你要与人为善,不要轻易的去伤害别人。那个女孩每次和别人吵架,或者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他爸的那些教诲,就会在她的脑子里浮现 。
每一次浮现这些画面的时候,她就特别纠结,愤怒、无奈、委屈,但是又觉得像中了魔咒一样,她没有办法不去执行。
她回忆说,考高中考大学的时候,她抑郁过一段时间,但因为当时在父母身边,父母扶着她往前走,一切都还好。
刚上大学,她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直到大三,她需要找实习单位,为毕业做准备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当她即将成为大人的时候、当她要去实现她的家族传承的时候,她病了)
后来,我给他们家约过两次家庭咨询。
那个女孩就有机会当着爸爸的面,把这些年来她觉得一直束缚着自己的观念做了一个澄清。
沟通的过程中,那位爸爸觉得很意外:
我之前从来没听你这么讲过,你为什么不早说呢?
听到爸爸的话,女孩激动地说:
你看,你又来了,你跟我说话的时候总是说一句——为什么不怎么样。
正是你以前经常跟我说的,“为什么不”这句话对我来说就像一个魔咒一样。
这位爸爸学习能力也比较强,他就换了一种表达方式去跟女儿沟通:
√我有一个提议,我说出来,你觉得怎么样呢?
他这么说了以后,女儿就觉得好一点。
直到最后一次咨询的时候,那个女儿就跟我说:
√现在我跟我爸聊天的时候,每次他跟我说“我有个看法,你怎么看”的时候,我有一种不同的体验。
以前他说“你为什么不怎么样”的时候,我总觉得有个东西笼罩住了我的脑袋,我听不进去他说的话,我觉得动不了。
现在他换了一个说法,我就觉得好像过去盖在我脑袋上的东西消失了。
现在的我,听到他说的那些建议,我听上去更多的是像我的参谋长一样,给我提供一些战略方面的参考,还蛮有用的。
03
代际传承之
“婚姻和亲子的相处模式”
我们家庭治疗里边经常用的一种工具,叫家谱图。
这是两个大家族。
方框代表男性,圆圈代表女性。
在家谱图中,有两个符号需要注意一下。
一半涂黑:这个人有物质依赖,要么嗑药,要么吸毒,要么就酗酒。
全部涂黑:一个高功能的家庭成员。所谓高功能,小孩的上学吃喝拉撒她管,老人她也管,老公她也管,啥都要管。
从上面这种图,大家可能就会发现一个规律,在这两个家族里面,男性基本上都是酗酒,要么酗酒, 要么就是无业,没什么社会功能。
如果用精神动力学的观点来看,可能就会说,在这两个家族里面,男性都是被阉割的。
当然,在家庭治疗里,我们一般不这么说。
家庭治疗里,有一个观点是“循环因果”。
我们会认为一个家庭里,如果这些男性都显得很无能的话,那在这个家族里,多半是有一些人在配合他们,让他们有机会在这个家庭里做一个无能的人。
好的,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在这个家庭里面谁在配合他们。
大家发现没有,这两个家庭中的女性,她们大都是高功能群体。
比方说,红圈圈出来的,排名第一位的女性,她是家里边的最大的女儿。
她的爸爸是个酒鬼,她的爷爷是个酒鬼 ,而她的妈妈、她的奶奶、她的曾祖母都是高功能的女性。
所以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两个家族里,婚姻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一个厉害的女性,找了一个需要被她管教的、没什么成就的、没什么社会能力的男性。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婚姻的魔咒”。
有的人可能会问说:
为什么这个家族里面没有人去打破魔咒?
为什么这个家族里的女性不找能干一点的男性呢?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如果你是家族里面的女性。
你从小看到的是,这个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女性在管,所有的男性都是没啥本事的。
这样耳濡目染的经历,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个家族里面的女儿们,让她们对男性形成了一种印象——男性是不可靠的。
另一方面,女儿们可能从小就要帮助自己的妈妈、奶奶或者外婆,去照顾家里的大小事物,相当于她们从小就被训练成了这样去生活。
就像一个足球运动员,他平时踢惯了球,哪天他走到街上,看到有个球过来,他本能性的也想去踢一脚。
这其实,就是自动的行为模式。
这样的女性长大以后,可能更容易被那种“一看就很弱,需要被照顾的男性”所吸引 。跟这样的男性相处,可能对这样家族的女性来说,既让她厌恶,但又让她熟悉,但是熟悉的感觉会比厌恶的推动力更强。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女性会说的一句话:
我年轻的时候就发誓,我一定要找一个和我老爸不一样的男人,但是我也不知道中了什么邪,偏偏找了一个像我老爸那样的男性。
谈到这里,大家应该就知道了,一个家族的代际传承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这个家族里所有的人都去配合,才会导致这样的一个结果。
关于文章:公开课文字稿,节选自2022年公开课《刘亮:中国式家庭常见问题与冲突》,公开课老师刘亮博士,由咨询师之家编辑明月、李霜整理。
本文作者
刘亮
医学博士
同济大学临床心理科主任
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注册督导师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
您是如何帮助
来访与原生家庭进行和解的呢?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您的经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