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不缺钱又不缺爱的人,都有这1种“顶级心态”
作者: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婚姻家庭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协会(IAPSP)会员。真实姓名:李心洁。
编辑:一颗多肉、Jessica
图源:unsplash
最近看到一句令我醍醐灌顶的话:
钱会流向不缺钱的人,爱会流向不缺爱的人。
今天,壹心理想重点和大家聊聊后半句。
意思是,越不缺爱的人,往往能得到更多的爱。
因为缺爱的人,总是渴望能从外界得到爱和关注,重点会放在别人身上,反而忽视了爱自己和自我成长,同时也可能让身边的人感到压力太大而远离。
而不缺爱的人,知道如何爱自己,精神世界比较富足,有饱满的能量去爱别人,而且不会让别人的一举一动影响自己的情绪,这样关系就得以健康发展。
这可能会让缺爱的我们感到困惑:“为什么我付出那么多努力都得不到的爱,别人轻而易举就得到了?”“那些不缺爱的人,到底做对了什么?”
但不管过去如何,没关系,你可以从现在开始,让爱慢慢流向自己。
01
为什么爱不流向缺爱的人?
心理学有一个“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好的越好,坏的越坏。
我的来访者小妖和她闺蜜小仙的故事,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小妖长得很漂亮,从来不缺追求者。
但她交往过3任男友,都没能走进她向往的婚姻。
每次见完男友的父母,觉得快要结婚时,男友都会和她提分手。
她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明明言语和行动上她都非常孝敬长辈。
到第三次分手时,她彻底崩溃了,哭着问男友: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你们都这样对我?我真的想好好和你走下去。”
男友只是淡淡地说:
“我知道你是个好女孩,但我还没玩够呢,不想结婚。”
结果分手半年后,他就结婚了。
小妖有一个闺蜜小仙,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唯独对感情一点也不上心。
小仙的感情之路与小妖截然相反:她不会按照长辈喜欢的风格来穿衣服,也不会假装自己是个温柔贤淑的女孩。
而是每天睁开眼睛就在想:今天又要看什么书、学什么东西、玩什么娱乐项目来充实自己。谈恋爱全凭心情,高兴就打扮得精致一点,犯懒就穿T恤、人字拖,完全不在乎男方怎么看。
但她越是不在乎别人爱不爱她,别人越是发疯似地爱她。
男友对她很好,她婚前买房,男友主动出钱给她装修、买家具;男友妈妈也对她很不错,知道她嗓子不太好,亲手熬制枇杷膏给她喝;周围朋友也和她很玩得来,每年生日,都有不少朋友送礼、送花、送蛋糕......
连小妖也被她吸引,每次情绪失控找她倾诉,她都会不厌其烦地倾听、安慰,也会尽力提供帮助。
但小妖也会不自觉拿自己和小仙对比,会感到自惭形秽又羡慕不已。
每次咨询,她都会讲小仙最近又得到了什么,自己最近又遇到什么糟心事,或者哪方面做得不够好。
我和她一起探讨后发现,小妖跟小仙最大的区别,不是学识、外貌、家世背景......而是小妖很容易陷入“变化盲视(Change Blindness)”,也称“无意视盲”。
意思是,通常情况下容易被我们注意到的大的变化,我们却没有注意到。
心理学家丹尼尔·J·西蒙斯做过一个关于变化盲视的研究:要求受试者只为某个三人篮球队队员间的传球计数,而忽略其他球队队员间的传球。当这些受试者专心计数时,都没有注意到一个打扮成大猩猩的人走过球场(这个“大猩猩”甚至在场中央停了一会儿拍打自己的胸脯)。
这种“盲视”的造成,不需要突然中断视线,也不需要分散观察者的注意力。有意思的是,受试者虽然直接看到了“大猩猩”,却忽视了它的存在。
简单来说,就是人收到一个需要解决的任务,会立即关注解决问题这一目标,头脑只会选择与达成目标直接相关的信息。
比如,小妖想要被爱,就只关注小仙有多被爱、自己有多不被爱,没意识到自己忽略了很多东西。比如,小仙也有不被人喜欢的时候,但被她选择性忽视了;
自己也有被人喜欢的时候,却当作没这回事……这种变化盲视,让小妖陷入不被爱的痛苦里。越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就越得不到爱。
02
缺爱的人,习惯陷入“变化盲视”
我们能从变化盲视里,找到“坏的越坏”的原因。
越想得到爱,越关注怎么才能被爱,越不重视相处是否融洽、性格是否合适、双方在关系里是否平等、价值观是否匹配……这些因素看起来和“爱”无关,却是真正的爱情必不可少的。
那为什么越关注爱,越容易陷入“变化盲视”呢?因为缺爱的人,容易在这3个念头上钻牛角尖:
1、“我不值得被爱”。
小妖的关注点,总是放在一些不具体、很抽象、不落地的问题上。
比如:“男友更爱我还是他前女友”“男友父母给我发红包,是真的喜欢我还是做做样子”“我和他的关系到底经不经得起考验”……
这让她总感到自卑,因为这些抽象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她无法证明自己是被爱着或值得被爱的。因为这份自卑,哪怕她有很多优点,也总害怕自己不被爱,给恋人一种疑心重、阴晴不定的感觉。
2、“我随时会被抛弃”。
小妖有多次被分手的经历,每一次都很痛苦。
到后来,一段感情才刚开始,她就对结局感到焦虑了。
既不敢进入关系、害怕迟早都会被抛弃;又在进入关系后患得患失、搞得自己很不安,让伴侣压力很大。她心里有很多“我会被抛弃”的恐惧,这让她谈恋爱时,总是拼命去找对方不会抛弃自己的证据。从而忽略了双方相处到底融不融洽、适不适合等关键因素。
3、“TA是我唯一的依靠”。
在小妖的价值观里,她觉得婚姻是女人最重要的归宿,她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找个靠谱的伴侣。在她的世界里,一个靠谱的老公=一个能满足她所有期待的人=真正的爱。
以至于她过度放大了感情给自己带来的价值,而忽视了其他关系的重要性。
比如在感情中没有感受到被爱,就感觉全世界都不爱自己。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时候人们嘴上说渴望被爱,通常指的是两性关系里的爱,而身边人(家人、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的付出和关爱、善意和支持总会被无视。缺爱的人也值得被爱,关键是如何让自己接住爱。
03
执着追爱,让人忘记真实的自己
阿德勒在《理解人性》里,总结了一个人在关系中表现的底层逻辑:
个体所有的心灵活动,都是在坚持不懈为实现一切愿望做准备。
比如,小仙在感情里看起来很“佛系”,其实一直在积极争取幸福。她有一项深度投入的爱好——跳舞。她很多自我提升的行为,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驾驭这份爱好。
对她来说,幸福就是跳好一段高难度的舞蹈。
这份投入,让她对待感情的态度也变得积极起来。比如,她跟男友因为小事吵架了,心里不开心,她关注的不是男朋友来不来哄自己,而是:“我不开心,待会去跳舞也不会开心,跳之前,我要把这个情绪解决了。”
于是,她不等男友发现自己的需求,直接说:“你来哄一下我嘛。”有时男友不愿意哄,她就会主动索要抱抱。男友说她“脸皮厚”,她说:“我就这样,不喜欢你走呗。”
她觉得:“谈恋爱就是为了开心,想那些有的没的干嘛呢?我从爱自己这上面得到太多乐趣了,多到没有心思琢磨自己的表现到底值不值得被爱。”
总结来说:小仙很具体地在追求理想,从中收获了很多幸福,也没那么在乎别人爱不爱她,哪怕没那么多爱她也不会感到自卑。
爱情,更像是她幸福之路上的风景,而不是归宿。
我和小妖围绕这一点,展开了很多探索:能不能也找一个方法,让小妖不那么执着别人爱不爱自己?改变过程中,小妖有3个切身体会:
1、找回对身体的感受,练习爱自己的能力。
小妖很在乎别人的看法,这让她忽略了自己的感受。三次失恋的经历,让她已经很久没有体会到强烈的快乐和幸福了。恋爱之前,她本来可以好好放松心情、好好调整状态后再进入新的感情。
但是她却带着上一段关系遗留下来的创伤,继续进入新的关系,迎来更严重的伤害。找回对身体的感觉,才能重新获得快乐的能力。比如跟男友吵架后,理智清醒的补偿行为,可以让自己消除痛苦、带来满足、滋养力量感。也可以练拳击发泄愤怒、逛街取悦自己、去闺蜜家寻求慰藉等。
阿德勒曾说过:“人只有彻底了解自己,才有能力面对困境,培养自信。唯有自信,才能克服自卑。”
2、牢记“我需要一段好的关系,而不是需要你”
很多主流观点,都把缺爱归结为原生家庭不幸。
但其实,谁的童年都有不幸福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追究过去,而是适应现在的环境。
不幸的童年,会让我们容易过度依赖某个人,指望对方帮自己逃离痛苦,但其实对方也有自己的痛苦。越是依赖,越要提醒自己:我需要的不是这个人,而是一段可以支持我、温暖我、互相治愈的好关系。
04
如何让爱慢慢流向自己?
总的来说:缺爱的人,不一定真的没人爱,也可能是不够爱自己;而不缺爱的人,不一定人见人爱,但内在相对充盈。
把自己从“不被爱”的泥潭中捞出来,我们才能认清自己真正的处境。当一个人不轻易陷入“变化盲视”,具备全局观,自然能够看到:四面八方都有爱自己的人。
或者,哪怕没人爱自己,我们也可以深度爱自己。让自己处在一种抱持的生活环境里,多给予他人善意,也会吸引更多的善待。
这就是让爱流向自己的关键。回到小妖的改变之路,她做了3种很关键且有效果的尝试,希望也能帮到你们:
1、重建“社会支持系统”
简单来说,社会支持系统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来自家庭、朋友、同事、社区以及其他社会网络的不同类型的支持。
有研究人员发现:社会支持对幸福感的影响呈显著正相关。
以小妖为例,她原本的状态就很虚弱,很难给自己力量,这时候要恢复能量和状态去投入新的生活,就需要有外界的力量支持。
于是,她开始和周围的人聊天、倾诉。从最好的朋友、同事,再到楼下便利店的老板娘,她在过程中感受到了以前从未发觉的爱意和善意。
除了爱情外,其他好的关系,同样拥有治愈一切伤痛的魔力。家人朋友对我们的爱,小猫小狗对我们的爱,自己对自己的爱,都足够支撑我们。
2、逐步减轻焦虑
咨询过程中,我跟小妖科普了“正念冥想”对减轻焦虑的积极作用,而且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很适合低能量的人。至此,小妖开始每天腾出半小时的时间,深度投入到正念冥想的练习中。
持续一个月的练习后,她重新感受到了身体的快乐和放松。
3、善待自己和他人
以前小妖会斤斤计较,比如:我请她吃了两次饭,她一次也没请,我不要跟她来往了。
现在,她学会了用另一种角度看待这件事:我请她吃饭,是因为我开心,想和人分享,她请不请回来不重要。从那时起,无论与谁交往,小妖都想着“只要开心、有收获就行”。
慢慢的,她身边就聚集了一些愿意不求回报的、善待她的人。这些人让她了解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乐此不疲地实现自我价值。
钱和能量都会自然流向内心富足且慷慨的人。少索求爱,多爱自己,富养自己,自然会有更多的钱和爱流向你。
05
写在最后
爱是不断流动的。
它不会只集中流向一个人,也不会完全不流向一个人。
爱不在于来自谁,也不在于形式,最关键的,是我们要如何发现爱、接住爱。
没有遇到“真爱”也没关系,因为你还有来自万物的爱。世界和我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