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为什么「一直是」朝阳产业?
15年前,心理咨询就已经被称为“朝阳产业”,但直到疫情结束,你还能看到很多媒体在说:心理咨询被证实是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
合着这个“朝阳”一直没升起来,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图|Pexel
01
心理咨询,仍在朝阳中
在网上查阅资料,你会发现中国各行各业、各个年龄阶层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仍拥有极大的市场需求。现只摘抄部分内容:
2019 年,由北大六院的黄悦勤教授组织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结果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调查发现,中国成年人各类精神障碍(不包括痴呆)的加权终生患病率为 16.6% [1]。
换句话说,全国有 2.3 亿人在一生中某个时间,可能患上精神障碍。
其中,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患病率最高,分别为 7.6% 和 6.8% [1]。
此外,据世卫组织与美国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联合进行的《2019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1990 - 2019 年,中国患有精神障碍的人数增加了 2753 万人,在 2019 年达到了 1.6 亿人左右 [2]。
不仅精神障碍患者,普通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可能面临困扰,需要心理咨询服务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数据增长还包括检测范围越来越广,以前这类统计少,发现的也少。就像新冠疫情爆发后,肺结节的检出率大幅提升,是与更多人去做检测有关。但仍不可否认,心理咨询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图|Pexel
另一方面,心理学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麦可思的就业报告,在“红牌专业”榜单中,应用心理学已经连续五年上榜[3]。
《2013-2017 年全国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大数据报告》显示,从事和专业学习内容相关性更高的心理咨询工作的心理学毕业生仅有 6.5%,超过 70% 的人都在做人力资源,其中 30% 以上是助理和行政等专业技能需求很低的岗位 [4]。
北师大心理学部 2022 届毕业生去向也显示,除了升学,33.3% 的人就业去向都是教育单位、医疗单位或党政机关,其中进入中小学的占 21.4%,就业的企业中,七成都是非医疗企业 [5]。
学心理学不仅不好找工作,还很难找到薪资高的工作。收入低,是劝退学生选择心理学的另一个原因。
麦可思数据显示,2022 届心理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为 5169 元,不仅低于全国本科毕业生平均收入,水平还是全国倒数 [3]。
无论是高校心理学毕业生,还是整个行业薪资收入来看,心理咨询师平均收入并不算高,反而学习成本、金钱成本投入很大,怎么看都不像个“划算”的买卖。
第三,心理咨询市场仍在冉冉升起,只是这速度太慢了。
中研网报道,2023年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95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突破25%。[6]
数据一片看好,但事实是什么样子呢?针对看似巨大的蓝海市场,心理机构和咨询依然叫好不叫座,潜在的需求很大,但是现有的需求人数很少,真正为这些付费买单的人群更是少之又少。
图|Pexel
02
朝阳为何从未升起?
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行业乱象,无法支撑市场发展
行业初期,从业者鱼龙混杂,消费者难以清楚分辨咨询师的专业水准,发展十几年后,心理咨询行业仍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与服务规范,心理咨询师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对于这类无实际产品的、“虚头巴脑”的心理服务,消费者难以短时间内积累起消费信心。
同样的我们可以看到,淘宝网早先吃到电商红利,大肆扩张,导致假货横行,消费者苦不堪言,网上一片骂声,京东就是趁这个时机从数码3C领域切入线上市场,分走了一块蛋糕和消费者的口碑,而后淘宝才开始严厉的惩处假货,出台一系列店铺评分标准和支付保障、售后保障,遏制行业乱象,这才及时保住了自己的市场份额。
图|Pexel
2、心理咨询普及率低,首次付费难开启
当出现心理问题时,人们会羞于承认,并认为做心理咨询是丢人的,即使再焦虑也宁愿憋着。这其实是“病耻感”的表现,在外界眼里,精神疾病是思想上的问题,总要求患者自行振作起来。相比其他疾病,比如癌症等,精神疾病的病耻感更为显著 [8]。
2021 年,一项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上的研究显示,过去一年内曾有抑郁发作的患者中,仅有 9.5% 的人寻求卫生服务机构治疗,得到充分治疗的人更少,只有 0.5% [7]。
研究指出,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普及率偏低,是中国人不习惯寻求心理帮助的重要原因 [7]。普及率低使得中国人对心理学的认知缺乏,很多人心理出现问题,没有意识到可以去找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到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找心理咨询就是有精神病,会歧视或受到歧视。心理咨询行业的整体形象还有待提升。
图|Pexel
3、缺少“向外求”的思想文化基础
不管是儒家的四书五经,还是道家的“无为而治”,王阳明的“心学”,都非常注重个人品行的修养,劝导人们“向内求”,依靠自己的心和大脑,找寻适合自己的处世之道。而心理咨询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向外求”——我无法解决现实问题,需要别人来降维指导,这令很多人无法接受。
虽然事实并非如此,心理咨询更多的是一面镜子、一把工具,帮助你更客观的观察自己,达成自我认知。但另一个事实是,大部分中国人其实并没有遇到心理困扰就去做心理咨询的习惯,即使是有精神类疾病的人,也不习惯寻求帮助。
图|Pexel
4、口碑积累差,无法撼动刻板印象
不少有过咨询经历的人,都曾在社交平台上吐露过心理咨询服务的体验差。有机构曾统计了社交平台中咨询者对心理咨询的相关吐槽,“避雷、避坑”这一类词被提及的次数最多。
例如,有人分享自己在做了心理咨询后反而心理状态更糟糕了,遇到的咨询师也不专业,甚至还会泄露咨询者隐私,比如把来访者的咨询内容告知亲属朋友。
虽然如今心理咨询已经越来越专业,但正应了那句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心理咨询从业者靠近心灵,每个人都有一块心灵净土,来访者敏感又无助,每次求助都需要鼓足勇气揭开包裹伤口的纱布,在咨询师造就的“无菌环境”中找寻康复之路,这和医院手术一样容不得半点瑕疵,对从业者的专业要求极高。
一旦一段时间的咨询在来访者看来是无效的,心灵得不到养分和滋润,就无法承受一次次复述痛苦的疼痛,刻板印象由此诞生。
学校心理咨询的质量更是一言难尽,很多咨询师都是由辅导员或思政老师兼任,碰上不专业的能让学生心理状况更糟糕:去做咨询就像去办公室被问话一样。
图|Pexel
5、与国外成熟的体系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直白的讲,目前很多心理咨询服务并没有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这里要着重讲一下,心理咨询行业本身能提供的价值与来访者的期待价值并不统一,其中的信息差足以让任何一位咨询师倍感压力。
国外医院对于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通常由一个团队合作完成,包括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艺术治疗师、社工等。心理咨询师只是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一环。
但在国内,大众期待心理咨询师能独自完成所有环节。一旦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实际效果,就会归咎于“行业泡沫”,认为自己缴纳了“智商税”。
我们无法要求某一位从业者大手一挥,这种信息差就能立刻被抹平——事实上,这种信息差在各个行业初期都存在,只不过在心理咨询行业更加深刻。它可以是某些人牟利的工具,也可以是压垮这个行业的稻草。
从此看来,国内心理咨询行业想要兑现天赋,还要走很长很远的路。
图|Pexel
03
心理咨询该如何破局?
在思考解决方案前,我们要探讨一个宗旨,避免在文章结束给出一个“假大空”的收尾——我们只讨论明天就可以着手做的内容。
(1)心理咨询机构要不断完善自己的行为规范,保持开放和学习交流,逐渐形成国内具有权威的、可形成共识的职业认证体系。必有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率先牵头做这件事,但风险也是极大的,一旦资源倾斜投入这里,势必会影响机构存续,因此需要等待一个契机。
(2)推进心理健康普及,让心理问题真正“存在”。只有当你意识到问题的存在,问题才有被解决的可能。心理咨询的市场需求才能被源源不断的开发出来。比如通过线上自媒体的形式,进行知识科普等等。
图|Pexel
最后想说一句,只要你深入了解过心理咨询行业,就会发现它并没有外界盛传的那么简单、暴利。它通过两个灵魂的深度交流,为来访者找回存在价值,得到心灵自由,咨询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能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很多咨询师是喜欢这种存在方式而长期坚持。
相信读到这里的你们一定是因热爱入行。同伴们,2024年继续加油!
资料来源:
[1] Huang et al. (2019).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 The Lancet Psychiatry, 6(3), 211-224.
[2] IHME. (2019).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GBD.
[3] 麦可思研究院. (2023). 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
[4] 志愿360. (2018). 2013-2017年全国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大数据报告.
[5] 北师大心理学部. (2022). 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截至8月). Retrieved 10 July 2023 from https://brain.bnu.edu.cn/yjspy/xsgz/d859dadd0a854e909c6c509f83521044.htm.
[6] https://www.chinairn.com/hyzx/20230202/161437808.shtml
[7] Lu J., Xu X., Huang Y., et al. (2021). Prevalence of depressive disorders and treatment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 The Lancet Psychiatry, 8(11), 981-990.
[8] 俞峻瀚, & 肖泽萍. (2005). 精神疾病病耻感的精神动力学分析及对策. 上海精神医学, 17(6), 35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