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我不装了行不行
作者:雨晴
排版:宠露
责编:艺儿
来源:微信公众号:白岛岩心(ID:whiteisland_2017)
在剧集《装腔启示录》里,我们看到了国贸写字楼里各式各样的职场人和他们的“装模做样”:
有为了见客户专门买了件设计师品牌西装,有为了酒吧搭讪装作精通威士忌品鉴,还有为了显得有思想有文化愣是撑着看完了三个小时的黑白外国文艺片......
哪怕他们工作能力出众,但还是为了让别人可以高看自己一等而在这些伪资产阶级的细节上费尽心思。就如用剧集的英文名字: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可我们什么时候开始那么爱“装”了呢?
01
我是冒名顶替者吗?
这其实可以解释为一种心理现象,名为“冒名顶替者综合征” (imposter syndrome)。心理学家 Pauline Rose Clance 和 Suzanne Imes 在他们1978 年的创始研究中提出了这个概念,最初被称为“冒名顶替现象” ,该研究重点关注成就卓著的女性。
他们认为,“尽管拥有杰出的学术和专业成就,但经历过冒名顶替现象的女性仍然坚持认为自己并不聪明,并且愚弄了任何不这么认为的人。”
它可能时常让你感觉你的能力配不上你的成就,或者让你在你现在的位置上格格不入。哪怕在某些事情上你成功的做到了,你也会倾向于将他归功于运气。
如果你发现自己一直在经历自我怀疑,甚至在你通常擅长的领域也是如此,那么你可能患有冒名顶替综合症。焦躁、不安和紧张,经常是冒名顶替综合症的表现症状。
02
所谓“戒骄戒躁”和“看看别人xxx”
可能大家看到几个字就已经PTSD了吧。是的,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常听到这些看似在勉励我们的话语。当我们取得成就的时候,我们会被“鼓励”道:“下次在更上一层楼 ”、“不要尾巴翘上天” 诸如此类。
缺乏适当的鼓励会让自己忽视自己的能力和成就,导致自己总站在头顶俯视自己,认为自己还是做得不够好,甚至会设置一个很高的目标,而做不到就是失败。
往往越是眼高手低,就越是害怕失败。我们都需要一个支持系统,它可以是你的plan b,也可以你面对失败的底气。失败有时候在没有一个支持系统的时候是可怕的,尤其是在我们自己都俯视着、审判着自己的成败的时候。把成败当做唯一标准,太关注于自己的失败相对的也会过于关注别人的成就,认为我们需要fake it 才能make it,但同时又害怕自己被别人发现自己是个骗子而因此跌落神坛。
最终,冒名顶替现象变成了一个循环。由于害怕被发现是骗子,有冒名顶替感觉的人会不遗余力地把项目做得完美。当他们成功时,他们开始相信所有的焦虑和努力都得到了回报。最终,他们形成了近乎迷信的信仰。无意识地,他们认为他们的成功一定是由于这种自我折磨。
03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许多时候,我们在生活中和职场上总是免不了的被比较,频繁的“内卷”也让各方面的门槛水涨船高。也许有一天,你会看到你的学弟学妹们还没毕业就大奖论文一大堆,或者新来的实习生竟然是个名校博士,又或者同组的队员用流利的外语向投资商介绍着项目。永无止境的比来比去,可能就产生一些自我怀疑和存在主义危机。
互联网的兴起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为这一综合征的传播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温床。大家都在展示自己闪亮的一面,看起来像是处在高潮不断的生活中,这让你开始怀疑自己,感觉自己是不是演员,正在表演一场生活秀。
看到这些精彩绝伦的“秀”,我们可能会认为自己也需要像这些秀中人一样自信,或者至少装作像他们一样自信,才不会被当成一个loser。这种综合征的根本原因之一是自信心的诱惑。生活上、屏幕里充斥着自信满满的人,他们看起来似乎总是做对了一切。然而,我们常常忘记,他们的精彩瞬间瞬间和成功启示只是现实的一小部分,而不是完整的图画。
人生是多面的而不是碎片化的,自信也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不安和疑虑,只是它们通常不被展示出来。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很容易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而不自觉地否定自己的成就。要记住,每个人的道路都不一样,每个人的成功都有其独特之处。
04
装与不装,能力才是硬通货!
我们经常错误地将自信与能力和领导力等同起来。不能或不愿张扬自己的人会被告知他们患有冒名顶替综合症。
在电影《华尔街之狼》中,主角团从兜售小额赔钱股票到做大做强、富得流油,靠的也是他们舌灿莲花口若悬河。但是他们的“传奇”也只是传销和庞氏骗局,所以最终还是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高楼塌。
所以,“不装”或者在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中暂败下风,其实也没有关系。我们首先要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事实,而正是这份不完美让我们成为了自己人生的主角。当你把目光从和别人在随便什么微不足道的方面上的差距,聚焦到对于自身能力和成长上的时候,其实“轻舟已过万重山”,你已经是一个很棒的主角了,从来不是什么冒名顶替者。
冒名顶替者综合征可能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普遍,但它并不是你的宿命。通过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建立支持系统,挑战自己,设定目标,以及追求进步,你可以克服这种心理障碍,重新找回自信。
记住,你绝不是一个假冒伪劣货,你是一个正在不断成长和学习的主角。你,可以不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