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我好像不会因为社会新闻emo了
作者:丹铭
主播:Aplin
排版:宠露
责编:小颖
来源:微信公众号:白岛岩心(ID:whiteisland_2017)
随着各种娱乐社交软件的兴起,除了帮助我们更加快速的、容易的知晓世界各地所发生的事情,社交网络也成为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的救助平台。
我们不难会刷到因为需要给家人治病靠直播攒钱的,甚至已经是半夜还在直播卖货的年迈的老爷爷老奶奶、颤颤巍巍地双手合十,嘴里不断的重复“谢谢好心人”;又或是刷到有关流浪小动物的救助等等相关的视频。
本来抱着刷手机解压的心态,可是每当刷到此类视频,都不禁潸然泪下,同情心泛滥,为他们赠送礼物。自己明明过的也没有很如意,但就是看不得人间疾苦........
但是,随着刷到越来越多类似的视频后,你会不会逐渐产生无能为力甚至同情疲劳的感觉,心里活动be like:“没关系,反正直播间里也有其他人,他们可以给予帮助的。” ,甚至排斥此类视频的出现,因为会使你感到恐惧和悲伤。
也许你会为产生这种想法而引发负罪感,但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01
关于“同情消退”
“共情他人所经历的悲伤和痛苦而引发的同情心,因此产生想要帮助或安慰的愿望。” 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y Assoication) 是这样定义同情心的。
同样,我们同情心是很容易消退的(Compassion fade) 。研究表明,同情消退是一种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 ,是指当受难者人数的增加,对其同情心减少。
罗伯特. 利夫首先提出,就像是精神麻木,使我们面临大量苦难时展现出无动于衷。
02
数字大小会影响共情?
2007年,心理学家和两组参与者进行了一项实验。A组参与者有机会捐助以为名叫Rokia 的7岁非洲女孩,而B组参与者则是有机会捐助组织救助项目,该组织是致力拯救百万非洲人免于饥饿。结果显示,A组捐款的慷慨程度是B组的两倍多。
对比一个人,100万是个大数量。所以当涉及大量的人时,人类的头脑不善于理解和共情痛苦,容易同情疲劳(Compassion fatigue) 。
现在全世界总共有1亿人被迫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字,无法引发个体能共鸣的情感。
这也就是为什么此类问题无法快速得到改善,也是因为大众对其的忽视和漠视,人们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意愿慢慢下降。
可是人的生命的价值随着数量的增加而急剧下降,这真是我们想要的吗?
03
旁观者效应
1964年曾经发生过一个臭名昭著的案件,数十名邻居旁观了凯蒂·吉诺维斯 (Kitty Genovese) 被谋杀的场面但却都没有介入协助甚至报警。
社会心理学家比伯·拉塔内 (Bibb Latané) 和约翰·达利 (John Darley)提出了旁观者效应 (bsytander effect)的概念。
他们两个讲此效应的产生归因于两个因素:责任扩散 (diffusion of respinsibility)和社会影响 (social influence)。
感知到责任分散意味着旁观者越多,个人采取的行动和责任感就越少。社会影响力则是个人观察周围人的行动以此决定如何行动。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们不管是在网上还是网络上看到他人困难时难以伸出援手的原因,因为我们总觉得其他人可以付出行动,或者是依循他人的行为。
关于“旁观者效应”,大家可以通过“我们为什么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这篇推文进一步了解。
2月份的大熊猫丫丫的健康状况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就在这两天终于收到丫丫健康状态稳定和一顺利回国的好消息!好消息来之不易,这也正是离不开大家的热心关注和持续发声。
如此看来,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是当无数人的力量加在一起,便好像能抵挡万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