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心理剖析:亲密关系中,为何你执着于情绪价值?
情绪价值,是近年来在亲密关系中被频繁提到的。
比起一些外在条件,大家似乎越来越重视伴侣的内在价值,更重视彼此在一起的体验,以及关系的质量。
确实,当伴侣双方都能在其中获得情绪价值,彼此的感受情绪能被看见回应,那么可以说这是一段充满滋养的关系。
然而,过于执着情绪价值,有时却让关系越变越糟,体验越来越差。
01
小怡自认为自己很少得到父母的爱。小时候的她,父母因为忙于工作,常常把她寄放到亲戚朋友家去,然后给她足够的钱,嘱咐她要乖乖听话,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所以,在她成长经历中那些重要时刻,父母总是缺席的:每年的生日有时没人记得,有时父母会发个红包;考得好成绩,获得奖项时,也只有同学的祝贺;第一次来月经,第一次有春心萌动的感觉,没有母亲的安抚与分享……
长大后,小怡控诉父母的冷漠与忽视时,谁知得来的却是“你想想我们是为了谁在外面这么拼的,真是养了白眼狼!”
小怡心灰意冷,从此不再对父母抱有期待,只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位能提供“情绪价值”,呵护自己的伴侣。
02
然而到了亲密关系中时,小怡也很少能够得偿所愿。
男友为自己准备了生日惊喜,让她很开心;
两人相处时男友有时能察觉到小怡的情绪低落,会主动询问并安慰她,让她感觉很暖心;
有时小怡遇到一些困惑不解,男友也是耐心地与她一起寻找答案,让她感觉自己被重视……
这些点点滴滴都让小怡感到很幸福,感觉曾经空落落的心终于得到了满足,这一段关系似乎满足了她对“情绪价值”的要求。
但是,在感到满足的同时,她心中还是有着焦虑和不安。
有时男友因为工作周末要加班,小怡会感到自己好孤单,很想黏着男友;同时又觉得自己这样太依赖了,拒绝这样脆弱的自己。
有时给男友分享一些开心的小事,但男友似乎无法体会,便让她感到被拒绝,产生了浓浓的失望;有时她自己都觉得自己太“作”,总是有些任性的想法,要的太多,让别人很厌烦……
当那些失望与不满累积,当她开始频繁在这段关系中感到许多不安与焦虑,小怡开始怀疑会不会是男友无法给她想要的“情绪价值”呢?还是说自己要的太多,别人无法满足呢?
03
拿不定主意的小怡来到了咨询室中,希望咨询师能帮自己做出决定,从自我怀疑的困境中走出来。
小怡对伴侣的陪伴有着很高的期待,在她的心中有着一张“情绪价值”的打分表,伴侣做到了哪些,便加分;伴侣哪些做不到位了,便扣分。加分时固然心中会喜悦,但扣分时,却给她带来加倍的失望和愤怒。
在咨询中,小怡被问到当她觉得男友的行为不符合她想要的情绪价值时她的感受是如何的。
她察觉到自己内心会有很多的愤怒,仿佛眼里只有那些扣分项,全然忽略了那些加分项。
而当咨询师进一步问到那股愤怒的情绪想要表达什么时,“你明明可以做到的,为何不满足我!”小怡脱口而出,之后便愣住了。这是一句她无比熟悉的话,曾经在她的成长历程中无数次在她心中浮现。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小怡终于找到了自己那些焦灼不安,失望愤怒的感受的来源。
原来亲密关系里的互动会唤醒内心的旧痛,会触及那些还未愈合的伤口。
她一直以为自己早已对过去释怀,但原来内心还是耿耿于怀;
她以为自己早已不对父母抱有期望,但原来一直落空的心还是在寻求能被满足的一天;
她以为童年的创伤早已在自己的成长和男友的抚慰中愈合,但原来只是掩盖在潜意识中,隐隐作痛,影响着现在的自己。
后来,小怡在咨询师的陪伴引导下慢慢地疏通了自己,修复了内心的创伤,重新去看待她与男友的关系后,她愿意做出改变,与男友一起用心经营这段关系。
“我看到了男友身上还有许多小缺点,他也不是个时时情绪稳定的人,但我觉得这也是他的独特之处,有时还觉得很可爱。我也开始在他觉得心情不好时去接纳安慰他,现在我们的相处很舒服,也很安心,即使时不时还是有争吵,我还是会很愤怒,但内心的焦灼也在一天天的减弱下去。现在他是否能提供情绪价值这件事对我来说似乎没那么重要了。”在写给咨询师的信中小怡这么说道。
04
在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前,我们心中都会抱着许多的期待:
我希望ta会是温柔体贴的人,在一起时可以倾听我的心声;
我希望ta会是热情活力的人,我们可以一起拥有许多新奇的体验;
我希望ta可以与我共成长,彼此在成长路上相互扶持……
种种的期待与渴望,有些是与我们对亲密关系的追求有关,有些则可能与我们自身内心所缺与所需有关。
追求有时难以实现,但它会让我们处在向上的状态中,我们会努力地去建立与经营一段健康滋养的关系;而若是需求难以满足,空洞总填不满时,那关系里总有缺憾,失望与怨恨便会相伴在左右,而这往往会让我们离滋养的关系越来越远。
我们会质疑这段关系,责怪是伴侣变了心,会想逃离这段让自己觉得痛苦的关系,内心关于爱的信念会产生动摇或改变.......于是有的人选择结束,投身另一段关系。
但也许很快会发现困境又再次重现,而这一次,我们的执念更深,被辜负、被拒绝的感受也更强烈,内心也更加痛苦,反复受挫有时还会让人陷入自我怀疑中,不敢再次开始一段新的关系。
但或许,如果当痛苦来袭时,我们愿意尝试去尊重它,接纳它,探索它,带着好奇去问问自己:
“这样的感受从何而来?它想表达什么?我会如何回应它?”
也许这会成为发现自我,疗愈自我的最佳契机。当我们能够放下对外索求的迫切,而是把眼睛放回到自己身上,对自己的感觉多一分接纳,多一点陪伴时,那曾经填不满的空洞会被我们对自己的爱慢慢盈满,我们渴望的真正滋养与疗愈的关系也在开始。
最后,想以心理学博士吉利根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当我们与伴侣相处时,会触发到我们内在的某些东西。我们注意到自己对ta有一种不同的期待,我们会希望ta那样做才能感觉更好。
但现在请让我们的伴侣解脱出来,不再让ta为我们的疗愈负责。要相信我们会找到自己正向的疗愈状态;然后在与自我的这段关系中,被触发的伤痛建立起正向的连接,并意识到,我们要为疗愈自己的伤痛这件事负责。之后,我们再与自己的伴侣去分享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