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Do I Do That?|心理防御
作者:MR.
编辑:伍圩
美编:N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他向来不懂自己为何喜怒无常。
——《李尔王(King Lear)》,第一幕第一场
你是否也曾经历过这些?:
对假期的旅行充满憧憬,却在结束时怅然若失;
工作上不顺,却冲着身边人发脾气;
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苦、辣、咸;
忍不住炫耀自己,渴望他人妒忌崇拜的人总是像个花孔雀
......
常常看大学堂的朋友们或许对弗洛伊德略有耳闻,他的精神分析学派因为科学性不佳、循环论证而被诟病。但发展了这么多年的新精神分析学派也已经十分成熟、成为了心理咨询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上述这些现象就都可以根据精神分析学派重要的概念——心理防御——得到很好的解释。
(图源网络,侵删)
不经意间披上的盔甲——心理防御
什么是心理防御呢?
在《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防御(Why Do I Do that)》这本书里的解释是:“心理防御就是我们为了逃避痛苦而对自己撒的谎。”也就是说,有时当我们产生一种太过痛苦或是在道德上无法接受的想法或感受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自发的避开它,把它推到潜意识里。毕竟,欺骗自己比起直面真相要容易得太多了(事实上你根本意识不到这种欺骗行为,其实你才是身体保护机制的受害者一方)。
这种防御机制常被用在下述三种情况中:
1.容忍某种不合时宜的需求。如:戒烟成功的人厌恶其他人抽烟的行为。
2.忍受强烈的情绪。如:哺乳期的母亲怨恨孩子的吵闹,但却将矛头指向父亲。
3.希望活得有价值、被尊重。如:内心自卑的人往往通过把自己展现得更为骄傲狂妄来获得尊重。
图源电影《社交网络》| 侵删
这时你可能会认为心理机制是一种保护机制,怎么不算对自己好呢?但其实,心理防御只管此时此地,不考虑明天。这种不假思索的反射最终会付出长期的代价。
另外,很多人都会说“我只想要快乐”,其他情绪都会让我们感觉到不舒服和痛苦,似乎都是些“坏情绪”,不值得存在。在这里,我同样引用作者的回答:“你想了解自己真实的感受,还是只想有一种感受?”情绪是一种短暂的体验,它们来来去去。正如荣格所说,没有痛苦就没有清醒的意识。只有你充分接受了自己全部的体验,才能真正破除心理防御。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都有哪些心理防御呢?
心理防御,无有不用
接下来学堂君介绍书中提到的几种“乍一看再一看多看几次都看不大懂”的心理防御方式。
1.置换
置换——原先对某些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因某种原因不能向其对象直接表现,而把它转移到一个较安全、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
比如,有位被上司责备的先生回家后因情绪不佳,就借题发挥骂了太太一顿,而太太莫名其妙挨了丈夫骂,心中不快,正好小孩在旁边吵,就顺手给了他一巴掌,儿子平白无故挨了巴掌,满腔怒火地走开,刚好遇上家中狗子向他走来,就顺势踢了小狗一脚。
这种不能直接向对象表现自己的负面情绪而只能另求发泄途径的行为就是置换。
2.反向生成
反向生成——当个体想要控制自己不合适的欲望和动机时,就将其压抑至潜意识,并再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在外显行为上。
当一个人正在戒烟但又很想抽烟的时候,或许会过分夸大抽烟的悲惨结局比如“抽烟的人肯定没有好下场”来让自己觉得自己没有做这件事是正确的。这就是反向生成。
3.投射
投射——个体将自己的某种罪恶念头,或有某种恶习,反向指斥别人有这种念头或恶习;或者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性格、特征、态度、意念和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指责别人这种性格的恶劣及批评别人这种态度和意念的不当。
这样来看,投射似乎罪大恶极,全都是出自于不合理的迁怒和推诿,但实际上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它起源自每个人的婴幼年。当你还是小baby的时候,你的需要无法正常表达,只好不断哭喊来摆脱痛苦,而父母“吸收”了这种感受,感到不舒服,于是立刻采取行动给你喂奶或是换尿布。你的痛苦因此得以消除,“投射”的机制起到了作用。
当你做出投射时,你其实在寻找一种“共情”的反应来帮助你脱离困境,比如你被人指出做错了事,你感到内疚,于是调转矛头指责对方“苛刻,好评判”,内疚、良心不安的情绪投射给了对方,你因此得以从中逃脱。
同样地,别人也很有可能对你进行“投射”,如果我们觉得受到了攻击,展开报复(把糟糕的感受原样奉还),就可能导致一场“投射”的战争,并愈演愈烈。
所以,不妨看到对方正在采用“投射”的策略,把他们看作是哭喊着需要关注的小baby,扛起这种帮助他摆脱痛苦的职责(虽然的不怎么招人喜欢的职责,但承担所爱之人的情绪确实是关爱和照料他人的一部分),尝试着理解并安慰他。反过来也是一样,意识到自己的“投射”,减少将这些负担丢给亲近的人。
卸下外壳,直视内心
这本书的封面很有趣——一只绵羊藏在刺猬的壳里——你拿着盾牌保护自己,却也扎伤了想来保护你的人。
面对一些难以忍受的自我的部分,我们往往会运用一种无形的应对方式将不可接受的想法和感受排除在意识之外,这就是心理机制。它同时还往往会扭曲我们对现实的感知,包括我们对人际关系和自身情绪的认知。
容忍自己的需要,体验为生活赋予意义的广泛而多样的情绪,并且为自己感到满足。破除心理防御的过程漫长曲折、甚至永无止境,没人能完美的应对防御,但努力消除防御的经历会帮助我们与其和谐共处、而不被其主宰束缚。最最重要的是跨出安全区、做出改变的勇气。
再借用书里的一段话:我们永远无法摆脱心灵中的任何东西,只能不断成长,发展自己的其他方面,为那些问题作出补偿。通过反思与努力,你可以建立新的神经联结,这些联结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已经造成的伤害。
或许读一读本书,你可以在不断学习和成长中,内心渐渐强大,外壳越发柔软,卸下层层防御,看见真实的自己。
(图源网络,侵删)
-专栏君-
篇幅宜人性:★★★★
趣味可读性:★★★★★
科学严谨性:★★★
这本书的定位是心理自助书籍,每章后都附上了和本章有关的反思和练习,不仅是一种心理自助方式,还是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一种有效的洞察。这本书在学术方面科学严谨,有全面的理论解读、丰富的实证数据、严谨的科学逻辑;又有相当有趣的案例,联系实际。同时,它还是一本可读性和实用性很强的科普读物,适合感兴趣的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