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鹅鹅鹅》
《中国奇谭》的第二集《鹅鹅鹅》我看不懂。
这一集的导演胡睿说,原文《鹅笼书生》“描述了对人的观察,上升到主题层面,就是‘人心似水,民动如烟’。人的内心深邃多变,不可琢磨,这也是生活的本质。”
网友则说《鹅鹅鹅》其实讲了两件事,永恒的爱情、欲望与人性。
01
志怪小说
《鹅鹅鹅》取材自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里的《鹅笼书生》,是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名篇。
担鹅人许彦路上遇到一位书生,书生要求坐到鹅笼中与其同行,休息时书生从嘴里吐出美味佳肴和一名年轻女子,在书生醉酒后女子吐出另一名男子,而后男子又复吐出一女子,最终在书生醒来前所有人又依次被吞回到腹中。
《鹅笼书生》源自佛教典籍《旧杂譬喻经》中“梵志吐壶”的故事。
道人梵志吐出一个壶,壶中有女,女复吐壶,壶中有男,已而女与梵志次第吞壶。隐喻不同世界同构,了解自己的世界,也就了解了所有世界,带有明显的佛教轮回意味。
后来故事被吴均等文人改编,情节变得更加奇异诡丽。又因为吴均文笔清拔,描绘传神,因此百代不绝,常被后世用来表达“幻中生幻、变化无常”之意。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华大地正处在三百余年的大分裂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矛盾尖锐。
汉末本就巫风大畅,几百年的动荡更加导致谶纬思潮盛行,道教佛教氛围浓郁,五行方术泛滥不绝,“凡此皆张黄鬼神,称道灵异”。
当时的文人或教徒,大多把流传于口耳间虚诞荒谬的鬼怪幽昧、佛法灵异视为实有之事,并以文字著述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志怪小说,以“明神道之不诬”。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
可见当时的志怪小说主要是以“史实”的态度记载神鬼怪异等幽冥神秘事件,并不像明清时期的小说那样常用隐喻折射的手法表达强烈的批判与训诫。
02
《鹅鹅鹅》
《鹅鹅鹅》全片没有一句对白,第二人称视角的字幕总共出现了16次。
字幕交代了几件事:
1我是个货郎。
2鹅要拿到邻村去换钱。
3我最终在鹅山失踪了。
4鹅山有些让我害怕的东西。
5这是我第一次来鹅山,之前有人劝过我,让我别来,我没听。
6我不想背狐狸去山顶,但是我没办法,只能从命。
7我害怕狐狸,我想跑,不想跟他打交道。
8狐狸有个心上人在他肚子里。
9我没有心上人,鹅也被狐狸吃了(没经过我同意,也不知道他为啥要请我喝酒)。
10狐狸的心上人兔子有个第三者野猪在肚子里,狐狸不知道。
11野猪也有一个心上人鹅姑娘在肚子里,兔子不知道。
12鹅姑娘很美,我被她迷住了,愿意对她诉衷肠。
13鹅姑娘想离开这里(原因不知),但她自己走不掉,只能求我。
14鹅姑娘似乎暗示了她想成为我的鹅(情人)。
15可我害怕被绿,因为在这一系列嵌套关系中,除了毫不隐讳的吃掉我的鹅的狐狸阿拐之外,每个人都各怀鬼胎,我不敢轻易相信鹅姑娘,我被吓住了。
16在我终于下定决心要相信鹅姑娘的时候,他们都被依次吞了回去。
17我最终什么都没落下,还在鹅山失踪了。
在我的感受中,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志怪故事。
内容怪诞,用大量留白、阴阳转化和时空扭曲的线条渲染出一种不可知的神秘气氛,令人错愕。
短片的表达极为简古,片段化的情节,只是粗陈梗概,文约事丰。
但其中又夹杂了一些理性的部分,比如货郎对没听猎人劝诫的懊悔,为了活命不得已做出的妥协,对鹅姑娘的请求先犹豫后坚定的转变。
如果说《鹅笼书生》是南朝文人对当时世界略有迷信色彩的“史实”记载,那这部《鹅鹅鹅》就是创作者在中国古人对时空、对宇宙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再加工,加入了大量的寓言特性和现代价值观。
03
抽象艺术
我对《鹅鹅鹅》的看不懂应该来源于它的留白。
什么意思呢?
我们以欣赏绘画为例。
如果去看画展,你会发现欣赏写实绘画或者说具象绘画是不需要大脑做太多额外工作的。
因为这种画作结构清晰、主次分明,内容很容易辨识。
但是抽象绘画则不同。
抽象画没有明确的意指、缺少清晰的轮廓和具体细节,因此需要大脑进行“脑补”。
也就是说,大脑为了弄清楚画的是啥,需要调取之前的记忆和认知进行组合式联想,才能把画作的内容补充完整。
简单讲,抽象画其实只是个半成品,需要看画人参与创作一起完成后续的部分,只有看画人与画家合作整个作品才能呈现。
而我们每个人个体经验差异巨大,做出的联想有很大不同,获得的理解和情绪感受也就不同,类似于心理学中的投射测试。
因此与写实画作相比,抽象画的解释空间更大,而我们每个人完成的作品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鹅鹅鹅》从问世的那一刻起,就争论不断。
有人说第三只鹅是货郎自己,他在这个过程中迷失了。
有人说,他因为犹豫而错失了自己的爱情。
也有人说,他被狐狸阿拐蛊惑,忘掉了初心。
……
而我,如果非要说看出来点啥,可能看到的是每个人都有不如意吧。
除此之外,便只有阴郁的黑眼圈、尖利的牙齿、鬼魅的笑脸、扭曲的山峦和“花面逢迎,世情如鬼”。
不过,或许能不能看懂作品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展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空间和心理结构,以及给每个人带来的独一无二的情绪体验。
这个过程里,仅是能够观照自身便足以让人心潮澎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