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对家庭暴力Say NO!
作者:王雪迪 韩思思 王婉睿
策划:蔺秀云
编辑:李欣霏
排版:李欣霏
来源:微信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
前情提要:
每年11月25日被定为“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历史上的这一天,米拉贝尔三姐妹因家庭暴力被杀害,永远地失去了生命。为了纪念这一事件,1981年7月,第一届拉丁美洲女权主义大会宣布把11月25日作为反暴力日。
“打自己的老婆/老公是正常的事情,这是家务事,别人管不着。”每当提起夫妻双方因为一些事情大打出手时,人们总是会认为这是家庭内部的矛盾,是一个家丑不可外扬的事情。
对于那些被打的受害人,人们往往恨铁不成钢忍不住质问TA们:“你为什么不离开TA?”、“你怎么不还手,非要被打死才甘心吗?”。也有人持着怀疑态度:“被打也有你自己的问题吧?要不是你做了什么事情,TA怎么会这么生气,以至于动手打你?”、“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挨打也是你自己找的”。
被家暴者也许还忍不住的幻想:那个恨不得把自己打死的人,也许有一天会醒悟过来,然后回过头来弥补自己的损失。但现实会这样吗?
01
家暴的现状:只是小概率事件?
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2011)显示:在整个婚姻生活中曾遭受过配偶侮辱、谩骂、殴打、限制人身自由、经济控制、强迫性生活等不同形式家庭暴力的女性占24.7%,其中,明确表示遭受过配偶殴打的已婚女性为5.5%。这也就意味着,在婚姻中,每4个女性就有一个遭受过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
2013年美国家暴热线的统计数据显示:一个受害者平均要经过7次的努力尝试,才能真正离开一个施暴者。摆脱家暴并不容易,其中被牵涉到的因素甚多,以至于被家暴者一次又一次的忍气吞声,也令家暴者更加地肆无忌惮。
夫妻家庭暴力作为当今社会最为突出的家暴形式,是一种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毒瘤。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成功的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当你身边有人正在遭受着家庭暴力的折磨,不妨鼓励TA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吧!
02
家暴的成因:哪些人更容易产生家暴行为?
一、人口变量学因素
①性别因素
有关夫妻暴力的性别差异一直饱受争议,大部分传统研究认为,男性更可能会成为施暴者(Langhinrichsen, 2010)。有调查显示,18-39岁的女性是遭受伴侣躯体暴力和精神暴力的高危人群(Burazeri, Roshi, & Jewkes, 2005; Robert, Thompson, & Amy, 2006)。
但随着研究的推进,研究者发现年龄较大的男性更有可能成为亲密伴侣躯体虐待的受害者(Yan & Chan, 2012)。具体来看,男性实施性胁迫的的概率和频率显著高于女性,而女性实施躯体暴力和精神暴力的概率和频率显著高于男性(何影, 2010)。因此,男女施暴比例相当,性别差异更多表现在实施暴力的类型上。
②年龄、教育水平与经济因素
此外,妻子年龄比丈夫小的女性更易遭受虐待(Naved & Persson, 2005)。教育水平偏低、收入偏低、在经济上依赖丈夫的女性也更容易遭受家庭暴力,教育水平偏低的男性也更容易对伴侣实施暴力。
二 、社会心理因素
①情绪调节
有研究表明,积极情绪对内隐攻击性具有抑制作用,而消极情绪对个体的内隐攻击性具有促进作用(陈艳, 2012)。暴力行为是负性情绪失调的表现,如果负面情绪长时间得不到调整,内隐攻击性会通过暴力行为表现出来(刘洁芸, 2021)。
②童年经验
观察学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又称替代学习。观察学习理论认为,攻击性行为是可以通过后天习得的,那些观看暴力影片的孩子模仿影片中成人的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更高。因此,儿童期遭受或目睹家庭暴力将大大增加其成年后成为施暴者的概率。
③自尊水平
自尊(self-esteem)水平低的人更可能会成为施暴者。自尊是个人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许多人实施暴力行为,是为了补偿他们的不安全感和低自尊,他们试图通过压制伴侣来获取尊重和赢得自我价值感。
④依恋风格
成人的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回避型依恋、恐惧的回避型依恋四类。安全型依恋可以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而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等非安全型依恋则会促进暴力行为的发生(Tussey et al., 2018)。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对亲密感及其对他人的需求感到舒适,即相信自己是被爱着的且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他们遇到矛盾时能够以恰当的、安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依恋需求;而非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个体常常会站在控制的立场上面对他人(Mikulincer & Shaver, 2016),他们难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而是采用强烈的指责或抱怨、更直接的支配态度、甚至是暴力行为(包括言语暴力、身体暴力、冷暴力等)来向伴侣表达情感诉求。
⑤社会支持
家庭暴力之所以能愈演愈烈,受虐者的不断隐忍也需要承担责任。不良的社会支持或缺乏社会支持是受虐者隐忍不发、不敢奋起反抗最常见的影响因素(邹韶红, 张亚林, 2007)。许多受虐者与支持系统隔绝,对自身价值的唯一确认即来自禁锢TA的人,比如前面推文中提到的煤气灯效应,其中的煤气灯人惯常以“爱”之名架空受虐者的社会联结,使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03
家暴的识别:只是骂了TA几句,算家暴吗?
前文列举了一些家庭暴力的成因,但并不是具有这些特质的人都有进行家庭暴力的倾向。单从个人的特质和经历等层面形成的标签化印象并不能作为家暴是否发生的评判标准,真正了解家庭暴力的具体表现形式才能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判断,规避伤害。
1、身体暴力:作为比较常见的家庭暴力类型,身体暴力主要是指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肉体上的摧残。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推、拖、打、踢或挠对方
用拳头或工具伤害对方的身体
使用刀或其他武器进行威胁
2、精神暴力:精神暴力主要指施暴者对受害者进行精神上的折磨,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损坏对对方来说很重要的事物
侮辱、谩骂、贬低对方,降低对方的自我价值
以伤害其他家庭成员为威胁,强迫对方做不喜欢的事情
3、性暴力:性暴力发生在夫妻或亲密的伴侣之间,是家庭暴力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受害者在身体上的伤害较为隐蔽,但在精神层面造成的伤害和屈辱则让人无法承受。
强迫对方看色情片
强迫对方做任何不想做的性行为
强迫对方在不愿意的时候发生性关系
4、经济控制:经济控制指一方对另一方的经济收入和支出及其使用和决定进行控制,使对方处于没有自由的经济支配权的生活中。
禁止伴侣找工作、上班赚钱
违背伴侣意愿拿走伴侣收入
掌管经济大权,并严格控制伴侣支出
04
面对家庭暴力,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一、发生了家暴,我该怎么办?
避免激怒施暴者,避免暴力升级。
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值得被爱的。家庭暴力的发生并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你始终是值得被爱的。必要时向心理咨询师寻求专业帮助。
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告诉他人自己的遭遇,包括家人、朋友等等。即使不愿马上寻求帮助,也可以多一个人关注自身的安全。
二、好友遭遇了家暴,我该如何帮助TA?
NO:
不要让受害者觉得是自己的问题。“TA为什么打你啊”、“你如果没有错,TA为什么会打你”……这些话语都在暗示受害者,是自己的原因导致暴力的发生,降低受害者的自我价值感。
不要贸然替受害者找施暴者聊聊。这种行为可能会让施暴者感觉到自己的权威被挑战,从而导致暴力升级。
不要强迫受害者离开这段关系。受害者和施暴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对于受害者来说,他们有可能被施暴者威胁,也有可能被施暴者暴行后的忏悔所打动。是否离开这段关系是一个复杂的权衡过程,而强迫受害者离开,可能会让受害者觉得自己没有被倾听。
YES:
与TA谈论目前的处境。身陷家暴的人,可能不太容易提及“家暴”这样的标签。因此可以用具体的事来进行善意接近:好久都没看见你了,你怎么样?我留意到你看对方的眼神,看起来你好像有点怕他?我很担心你。
与TA保持一定程度的定期联系。一方面,可以通过定期联络确定TA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告诉TA,如果TA需要,你会一直站在TA的身后支持着TA,哪怕对方没有发生改变,我们也不会因此而抛弃TA。
永远支持和鼓励TA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参考文献
陈艳. (2012). 情绪调节策略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师范大学.
刘洁芸.(2021).老年夫妻依恋与夫妻暴力的关系:情绪调节策略的作用(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师范大学.
李玲.(2018).我国家庭暴力法律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云南财经大学.
邹韶红, 张亚林. (2007). 夫妻暴力及其心理社会高危因素.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5(3), 300–303.
Naved, & Persson, L. Å. (2005).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pousal Physical Violence Against Women in Bangladesh. 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 36(4), 289–300.
Burazeri G,Roshi E,Jewkes R(2005).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pousal physical violence in Albania: Cross sectional study, BMJ, 331(75), 197–201.
Mikulincer, M., & Shaver, P. R. (2016). Attachment in adulthood: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hange (2nd ed.).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Robert S., Thompson M.D, Amy E(2006).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prevalence, types, and chronicity in adult women.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30(6), 446–457.
Tussey, Tyler, K. A., & Simons, L. G. (2021). Poor Parenting, Attachment Style, and Dating Violence Perpetr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36(5-6), 2097–2116.
作者简介:王雪迪,韩思思,王婉睿,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2020级本科生。喜欢排球、秋日和温暖有力的文字。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北师大家庭与儿童发展实验室,我们隶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专注于中国婚姻与家庭研究,致力于将实用有趣的学术成果分享给大家。
原作者名: 王雪迪 韩思思 王婉睿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
转载原标题: 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对家庭暴力Say NO!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