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灵儿到赵盼儿,我们为什么反复爱上刘亦菲?
作者:Mindfront
来源:微信公众号: 曼朗mindfront(ID:mindfront)
不知道大家追上《梦华录》没有?
时隔十六年,阔别电视荧幕已久的刘亦菲终于回归,沉迷于神仙姐姐颜值的同时,不少观众直呼原来自己才是杨过,苦苦等了一部“能看”的古偶剧如此之久。
在这部以「梦」为名的古装剧里,有人磕上了男女主角的顾盼生辉cp,有人向往相扶相知的姐妹情……
抛开颜值因素不谈,剧中盼儿骨子里的自信自强,也许是观众追剧上头的原因之一。
01
自信,源于内心的富足
《梦华录》改编自元杂剧大家关汉卿的名作《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讲述了赵盼儿被未婚夫辜负后,心痛之余依旧保持着自尊与清醒,带着两个贱籍姐妹脱离风尘、勇闯东京做生意,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
可以说《梦华录》能够叫好又叫座和其“现代化”的思想内核脱不了关系。这个八百多年前「girls help girls」的故事,牢牢抓住了当前女性主义思潮蓬勃发展的价值观下,主流受众的胃口。
坦诚地说,刘亦菲饰演的赵盼儿确实拥有着出水芙蓉般的外貌。但这并不足以让她从一片古偶剧中脱颖而出,更吸引人的可能是她那份堪称女王般的自信。
就拿赵盼儿给逃亡途中的男主角吃粥这个行为举例,一般古装剧都会处理成芳心暗许的暧昧环节,剧中却处理成了赵盼儿语出惊人:里面下了泻药,爱吃不吃!给钱!
面对曾经的爱人欧阳旭的背叛、妥协之后的“做妾”邀请,赵盼儿认清对方真面目后,彻底放下,虽然难免伤心,但也斩钉截铁道永不为妾。
没有动辄「一见钟情」「离了男人活不下去」的俗套情节,清醒聪明、自尊自爱的大女主的设定让网友大呼过瘾。颠覆了古偶剧中女主“一谈恋爱智商就下线”的特点,更契合当下「自信的女人最美丽」这种独立自强的价值观。
戏里如此,剧外的刘亦菲也可以说是大女主本人,考古她的采访内容,简直就像是大型爽文现场,句句都是自信溢出的程度。
现实中,我们难免会纠结“别人喜欢什么,是不是要妥协”这种问题,而刘亦菲则相信自己有能力吸引到异性,并且值得对方的喜欢,不需要为了感情而牺牲自己。
作为嘉宾出席《非常静距离》时,主持人李静提到说,“男孩喜欢女孩眼睛,那种特纯特别空的感觉”。刘亦菲“不屑”地来了一句,我管他喜欢什么!
可以说,真正拥有自信的人,无论感受如何,都能够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生活那些像刘亦菲一样相信自己、更敢于表现自己的人,也比那些踌躇不前、畏畏缩缩的人更有魅力。
刘亦菲因出演《天龙八部》里的王语嫣,被不少媒体叫了很多年的“神仙姐姐”。她面对镜头时直接表达抗拒:“很多人叫神仙姐姐,我觉得这可能是通稿发太多。”
刘亦菲认为女人的自信,不是依靠外在的任何事物,更多是来自超出外在的品质。内心丰富,无畏沉着,才是一个女人称得上美丽高雅的最高品质。
02
自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很多人都期待自己能够变得像刘亦菲一样自信、清醒。但当人们说想要变得更自信的时候,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相信不少人会觉得自信时一种天赋或者性格,一旦拥有就不会消失,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够临危不乱、胸有成竹,不会感到恐惧、焦虑,不会有自我怀疑,也不会担心自己会失败。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自信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通过简简单单告诉自己“我可以!”“我能行”就能获得的,而是需要长期的持续努力。
心理学家纳撒尼尔·布兰登博士把自信心归纳为两点:第一,相信自己有思考并应为生活挑战的能力;第二,相信自身值得成功和幸福,我们的需要是值得被尊重的。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性格,这也影响了他们自信的表达方式,有的人像刘亦菲,自信得张扬,有的人则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自信得内敛,不过不论什么样的性格,自信的人都有一些共同之处。他们往往有以下特点:
1. 他们能轻松、直接且坦诚地谈论他们的成就和不足,因为他们能接纳事实。
2. 他们能很自然地表达和接纳赞美、欣赏甚至是爱慕。
3. 他们能接受批评、承认错误,因为他们不需要显得“完美”。
4. 他们说话、行动的方式都很轻松自然,因为他们觉得做自己就很安全。
5. 他们可以很舒适地用坚定而不是有攻击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维护自己的权利。
6. 行为上自信的人能更理性、更实际、更相信直觉、更独立、更灵活、更能调节变化、更友善、乐于合作、更具有同理心。
自信程度甚至会影响人们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方式,拥有健康的自信水平可以帮助我们在个人和职业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功。研究发现,更自信的人往往在学业上取得更多成就。
03
提高自信,从接纳开始
自信心会给人许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期望,而这些期望都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行为,促使某些期望成真。这些结果又反过来验证且强化行为,所以想要改变自信的程度,需要从思维上发生改变,下面分享三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自我接纳
自信和自我接纳息息相关,自我接纳是一种拒绝自我苛责的行为。
自我接纳可以分为三层,最基本的是相信自己活着的价值。那句常被提起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便是形容那些被抑郁情绪困扰得失去最基础自我接纳的人;
第二层为愿意去接纳自己的体验,而不是否认和逃避,比如当媒体询问刘亦菲最近又没读过什么书,她很坦然地告诉大家:最近没有一本是看完的,所以不好意思分享。
她坦诚地分享了自己的“不学无术”,并愿意去接纳这份羞愧,而不是抗拒。这就是我,我就是没读什么书,接纳这个感受,并大方承认,会比遮遮掩掩让人觉得更有魅力。
第三层的自我接纳就是自我关怀,假设做了错事,大脑很容易进入懊悔和苛责的模式,自我关怀可以帮助我们与脑中的想法拉开距离,不会评判说好还是不好,用一种更温和的方式善待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过高的目标和期望,也会带来落差,影响自我接纳的水平。当我们一直在回避做某事时,不妨检查一下目标,看看是不是定的太高了。
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的意思是尊重自己的需求、观点和价值观,并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它们。
自我肯定有一些不同的表现。首先要肯定自己的想法,对于外在和内在世界选择去看、去思考、去察觉;其次,需要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责任,我的生活不属于任何人,来到世上也不是为了满足任何人的期待。
自我肯定可以帮助我们不会因为畏惧而掩盖自身的需求、观点和价值观,从而避免与他人冲突、讨好他人或者找到“归属感”,比如遇到心仪的TA时,可以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好感,而不是因为畏惧、紧张压抑自身的需求。
自我肯定需要自身敢于面对而不是逃避生活的挑战、并追求卓越。当我们能够战胜更大的挑战时,自信心就会增强。
有目标地生活
自信还与掌控感有关,如果我们感觉自己每天都是别人决定的,就很难感到自信。合适的目标可以帮助找回自己的掌控感,引领我们前进、发挥我们的才能、提升我们的自信。
有目标地生活意味着充实地生活,把一些想法变成现实、建立目标并努力实现它们、创造知识、产品或者服务。但也并不是说我们的自信取决于实现的成就有多高,而是创造成就的过程中,随着掌控感的增加,我们的自信心就能一点点累积起来。
十多年前,刘亦菲谈到自己的演艺事业时,就很坦诚地表示:现阶段我的演技不是很纯熟,但同时我也拥有这个年龄特有的东西。人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我正在一步一步地进步,只要给我时间,我相信我会是很好的演员。
我们也看到,十六年后的她,已经不再是当初青涩的模样,时间和岁月增加了她的阅历,大荧幕的经历磨练了她的演技,迎来了属于她自己演艺生涯的厚积薄发:《梦华录》的评分维持在了8.8的超高分,被誉为新的古偶之光。
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不自信的心态需要克服,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重要的是,想要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自信,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和付出。
正如自信心之父布兰登博士说的那样:“没有任何人能动摇我们的自信心,能决定的只有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