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求助障碍”:为什么说“不”这么难?
拒绝,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要么拒绝别人,要么被别人拒绝。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情,对有些人来说却是难以应对的人际议题。他们极难对别人说“不”,同时也很难向别人求助,我将这类问题称为“拒绝/求助障碍”。
01
曾经,我也有这方面的问题。比起拒绝别人,我更严重的是求助障碍。
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情,有几年我过得十分清贫。一位姐姐般的朋友说:“如果你需要,我借给你3000块钱吧。”听了她这么说,我哭了好久。那时,我才意识到,开口向别人求助对我来说有多难。
而在心理咨询中,我也听过很多“拒绝/求助障碍”的故事。其中,茉的故事最不同寻常。
茉是一名留学生,待人真诚、友善。读大学时,她认识了几位刚从国内来的同学,觉得他们人生地不熟,有意帮助他们。有一段时间,她上学放学都开车捎着他们。
一来二去,这似乎成了她的一项义务,给她造成了很大困扰。但是,她就是说不出“我不拉你们了”这句话。
最后,实在没办法,她只好休学半年。
故事至此还没有结束。休学结束后,她想到复学后还能见到他们,如果他们想继续搭车怎么办?她依然难以拒绝。最后,她又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申请欧洲大学的交换生。直到在欧洲交换了一年,那几个人毕业了,这件事才算过去了。
“拒绝/求助障碍”像一个无形的牢笼,限制了我们的人生自由,让我们付出了不必要的代价,受了很多无谓的苦。
02
为什么对别人说“不”这么难?
从认知行为疗法(CBT)的视角来看,所有我们必须要做和一定不能做的行为,下面都有信念支撑。
“拒绝别人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我问茉。
“意味着我辜负了别人。”
“假设真的辜负了别人,你会如何评价自己?”
“我不够好。”
“如果我辜负了别人,那么我就不够好”,这就是茉的一个信念。而且,她把这个信念推到了更加绝对的程度:我不能辜负任何人。
那些害怕对别人说“不”的人,都有一个类似的信念:永远要让别人高兴。
如果做不到,会有什么后果呢?他们的假设往往是:“如果不能让别人高兴,别人就不喜欢我了”;“如果不能让别人高兴,我就不够好。”
这些信念背后,还隐藏着一个信念:别人(的需求)比自己(的需求)更重要。
茉的表述是这样的:她把我当成好朋友,我对她比她对我更重要。我做的这件事对她来说很重要,对我来说没那么重要,那我就做吧。
这个逻辑类似于这样的情境:A与B一起出去吃午饭,A特别想吃北京烤鸭,B吃什么都行。吃北京烤鸭对A很重要,对B没那么重要,然后B就随A去吃北京烤鸭。如果一次两次这样,这不是什么问题,也不会对B产生困扰。但如果每次都是A说吃什么就吃什么,B就会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并对A心生怨气,或者生自己的气。
茉就是这样,每次都满足别人的需求,特别是在自己不方便、不情愿的情况下,让自己非常痛苦。
同样,很难向别人求助,背后也有一个或多个信念支撑。
“向别人求助,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我问另一位来访者莉。
“意味着给别人添麻烦。”她说。
“假设真的给别人添麻烦了,又会怎样?”
“别人会嫌弃我。”
因此,莉极少求助别人。有一次,要搬运一件非常重的东西,她明明可以请一位男性朋友帮忙,硬是自己一个人搬,结果胳膊疼了好几天。
还有一些人害怕求助,是担心欠别人的人情,这对他们来说是巨大的情感负担。
我有一位男性来访者,他不求助是因为这样的信念:如果他求助别人,必然欠别人的人情,这没关系,他可以也愿意去还别人的人情。但别人可能会要求他用另外的方式还人情,比如违背一些规章制度,这是让他最为难的事情。
还有一些人不愿意求助,是害怕被拒绝。如果被拒绝了,就产生巨大的羞耻感,觉得自己就不该有这种需求。
总之,求助障碍的背后,一方面是担心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另一方面是为自己的需求感到羞耻。
“拒绝/求助障碍”往往是成对出现的,那些害怕拒绝别人的人,也难以向别人求助。他们具有同理心,善于推己及人:别人的求助让自己为难,那么自己的求助也必然让别人为难。
但我也见过相反的人,他们毫无障碍地拒绝别人,也能毫无障碍地向别人求助,有时这是一种自赋特权——别人应该为自己服务。
更多的人,求助别人的时候能体谅别人的难处,理解别人的拒绝,也感激别人的帮助;帮助别人的时候,尽力而为,拒绝别人的时候能真诚表达,不苛求自己。
这是更健康的人,更可持续的人际关系。
03
那些极难拒绝别人的人,的确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很多麻烦。但事情还有另一面,这也同时造就了一些美德和价值感——乐于助人。因此,在人际中,他们往往是比较受欢迎的人。
如果能一直维持这种利他的状态,也没什么问题。但这往往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一个人总有脆弱、失意或者生病的时候,在这样的特殊时刻,他们需要别人来关爱自己。这时,内在的冲突就来了。
当自己的需求和别人的需求一起出现时,他们就陷在痛苦的纠结中。他们似乎只有两种应对策略:
一是放弃自我,继续做个善良的好人,回应别人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要求,永远都不拒绝。
二是完全不顾他人,对任何请求都说“不”。
茉就经常“卡”在是拒绝还是答应里。有一次,她不知道如何拒绝一个主动约她一起健身的朋友。她需要有一个十分重要或恰当的理由,才能说“不”。我和她一起探讨,她是否可以“无理由拒绝”。这对她来说太难了,因为那样自己就变成了一个坏人。
这个想法怎么来的?她说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母亲经常说,“你不能太自私,你一定要考虑别人的想法。”因此,她形成了一个信念:如果只考虑自己,就是一个自私的人。
我们要学会与自己的限制性信念对话,与之辩论,或者与之协商。这就是第三个应对策略:有时候接受它的指引,为他人服务,体验自己被需要的价值感;有时候告诉自己,“现在我累了,我需要关爱一下自己。”或者,“我的愿望或需求跟别人的愿望或需求,至少同等重要。”
针对拒绝障碍,弗雷德里克·方热在《从自我苛求中解放出来》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非常棒的PPR模式,即将问题(Problem)、人(People)和关系(Relation)分开。
你拒绝的是某个具体问题,而不是对方这个人,也不是与其的关系。这表示,你可以根据情况拒绝某些事,而接受另一些事。也请对方能够理解我们拒绝的是一件事情,而不是抛弃对方,也不是试图中断关系。
对于求助障碍中的“给别人添麻烦”的信念,需要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有时,我们向别人求助,恰好满足了别人被需要的需求。如果别人真的觉得麻烦,我们希望他们能坦诚地说出来。求助的人真诚求助,拒绝的人真诚拒绝,反而让边界更为清晰,让关系更为简单。
如果双方的自尊都比较健康,求助者与被求助者完全可以做到不羞于求助,不惮于拒绝。这样,人世间就多了很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