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瓜子效应:为什么升米养恩,斗米养仇?|心理词条
你的身边有那种老好人么?
平常总是尽职尽责的干好分内事,空闲时间还会在办公室扫扫地,换换水桶,跑腿帮大家拿外卖、带早饭。
可能最先开始你还觉得同为办公室的同事,他这么包揽了活计会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但是时间长了就会逐渐习惯这些事情,如果对方哪天换水的速度不够快,甚至会在内心暗暗地埋怨他怎么这么做事情这么不及时?心里对他的评价立刻变成负分。
为什么对方明明是个好人,最后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却变得糟糕起来了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烂瓜子效应。
阐述定义
烂瓜子效应,又被称作“零分法则”,“1=100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嗑瓜子的时候,即使前面吃了很多粒好的瓜子,但只要吃到了一颗坏的瓜子,就会完全改变我们内心中对于这次嗑瓜子的体验,留下吃到烂瓜子的糟糕印象。
在印象心理学中,烂瓜子效应就像我们在文章开头中举的例子,我们对于一个人的印象即使有99%都是好印象,但是那1%的坏印象却会在我们心目中占据100%的比重,从而对这个人的印象跌到谷底。
效应来源
该效应起初来源于监狱的一条规章管理制度,即:
无论之前的管理有多么优秀,只要有一名犯人逃脱,便是彻底的失职。
这条管理制度从普通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实在是太过严苛,然而作为看管犯人的监狱工作人员来说,这种万无一失却又恰好是对所有大众人民的保护。
后来这条制度又被管理学家们应用到了商品营销和企业管理之中,例如日本松下电器的CEO松下新之助先生就曾说道:“对于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
因为对于客户而言,买到那1%的劣质产品,几乎就损失了整个品牌的口碑与形象。
相关科普
为什么烂瓜子效应会如此影响我们判断对人事物的形象?
1957年,心理学家A·卢琴斯曾做了一个实验:当人们在实验中接触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事物时,会让我们印象深刻并且绝大部分记住的都是最后出现的那一个刺激物。
这也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近因效应:
我们对于某人或某事印象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往往是最后末尾时所经历的事件。
这个最新事件通常会覆盖我们以往对这个人事物形成的既定认知而占据印象形成的主体地位,影响我们对于人事物的客观判断。
在烂瓜子效应中,因为我们是在最后即将结束的时候吃到了烂的瓜子,这种不愉快的体验就会由于近因效应极快的占据我们的大脑,让我们对整个瓜子群体都产生了极为不满的情绪。
除此之外,还有H.凯利、S.E.阿希等美国心理学家在印象形成实验中所证实的“晕轮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对方身上的某种突出特质会掩盖我们对其身上其他品格、个性的进一步了解。形成以偏概全或以点概面的刻板印象。
即使绝大多数在市场上售卖的瓜子其实都颗粒饱满、香脆好嗑,但里面寥寥无几的烂瓜子那苦涩的味道在口腔中弥漫的时候,人们还是会形成“这一包瓜子都糟糕透了!”的主观偏见印象。
案例分享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鲁迅
1969年,辽宁盘锦的某个偏远小镇的农村人家出生了一位小男孩。
他从小热爱音乐,为了成为一名歌手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音乐学院,毕业后四处漂泊寻找机会,最终靠着才华与奋斗精神在深圳站住了脚跟,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想。
在一次公益汇演活动中,他为山区失学儿童捐赠了一笔善款,并在其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于是开启了自己长达12年的公益事业。
在这段时间中,他将自己所赚的全部积蓄几乎都投入到公益活动中,并且参与义工劳动高达6000小时以上,义演活动400余场,资助贫困儿童183名,认养孤儿37名,救助残疾人150余人。
然而这样一位好心人命运却并没有厚待他,在2005年时他患上了胃癌,他曾资助过的那些人却一个也没有来看望他,甚至他还捐出了自己的一部分医疗费,也并没有换的一句好话。
那些被资助者们要么三缄其口,要么人间蒸发,更有甚者还气势汹汹的质问他:“说好的资助怎么还没到?!”“做人怎么这么不讲信用?!”
最终,他病情恶化,在37岁的时候离开了人世。
在离开之前还曾为贫困山区捐出2万元人民币,并签署了器官捐献同意书在他死后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
他就是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歌手丛飞。
这样一个从出生到死亡,一生都纯粹善良的好人。哪怕他之前做过无数的好事,在他患病无力继续时便遭受了被资助者们诸多的冷漠、质疑和怨气。
即使疾病并不是丛飞本人所能选择的,但依旧如一颗烂瓜子一样,在那些利益相关者的心目中,他的形象瞬间变得恶劣起来。
个人见解
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之中,绝大多数时候都会以我们心中的主观好恶来决定看待他人的视角以及对待他人的态度。
也因此无论是管理我们对于他人的印象,还是调整和纠偏他人在我们心中的印象,都能够让我们更加客观的看待人际关系,也能够更成熟的处理、调和更多的矛盾冲突。
所以,我们应该如何摆脱烂瓜子效应对于我们在印象管理中的影响呢?
1. 学会管理期待值
要知道,我们对于一个人所形成的印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根据在一起时的事件经历、对方的言语态度等在相对既定的印象分值内不停起伏波动的。
虽然这个分值会受到近因效应的较大影响,让我们的情绪感受和认知停留在最后那个事件上,一直到下一次和对方在一起时创造出新的体验与感受才会覆盖掉。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时时觉察自己对于对方的内心感受。
例如,我们可以在心中创造一张对对方的情绪感受分值表。10分是非常喜欢,1分是不喜欢。
日常时刻想起这个人,觉得可以打多少分?
今天的相处结束之后,觉得可以打多少分?
对方的言行让你感到不满,此时可以打多少分?
对方分值较低的时候,是否存在与对方沟通交流感受的可能?
查看对这个人之前的印象分值,是否可以选择原谅or不原谅?
学会去觉察和记录到自己的内心变化,这种心路历程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客观的看待与他人的关系,而不会一时间情绪上头感情用事,对这段关系造成一些不可逆的损失与伤痕。
2. 提升对于负面感受的耐受程度
现代化社会的节奏变快,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只要我们愿意,每天都能够认识成千上百的陌生人并与他们建立关系。
也因此,我们会在人际交往中变得更加情绪化,更加随心所欲。只要对方的言行让我们感受到不爽,就可以抛弃他转而去认识其他新人,重新建立起一段新关系。
但正因为建立关系和抛弃关系变得如此的轻易,也会让我们始终在浅层的人际交往中打转,无法发展出一段持久而又深入、稳定的人际关系,给予我们更多更厚重的情感支持。毕竟每一段亲密的关系,都和相处的时间、交流的深度等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当那颗烂瓜子触发我们对对方的负面感受时,可以尝试先与对方中断交流或拉开距离,不对对方本人作出任何评判,仅仅只是感受当下身体中的情绪,静静的感受情绪像流水一般来了又走。
待我们冷静下来,再来尝试继续去沟通看看,这颗瓜子究竟是否拥有能够“抢救”的空间。
3. 人是多变而复杂的
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同样人类也是随着外界境遇与内心心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人性的复杂与多变,人心深处的黑暗与幽微,常常令我们无法直视它的真实存在。
一个爱护妻儿的公司高层领导可能是一个贪污了民工血汗钱的贪污犯;一个光鲜亮丽人见人爱的大明星可能是一个诱奸未成年人的强奸犯;一个用妻子的血汗钱拿去赌博的落魄中年人可能是单位里人人称赞的好员工。
在我们的限定视角中,那不为人知的一面若是没有展现出来,我们也很难察觉到那光明背后是有暗影相随。
但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完美的人,只是因为我们内心中拥有希望对方“完美无瑕”的期望,也因此在“瑕疵”出现的时候才会格外无法忍受。
与其说是不能够允许“烂瓜子”的存在,更多时候使我们无法接受内心对于他人“完美形象”的破灭。
但现实的生活中,又何曾存在过真正的完美呢 ?
正如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说道的:
“那时,我还没有懂得人性是如何的矛盾,我不知道真诚中有多少做作,高贵中有多少卑鄙,或者,邪恶中有多少善良。如今我是充分懂得了,小气与大方,怨怼与仁慈,憎恨与热爱,是可以并存于一颗心中的。”
善恶交织,光影并存,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
纯粹的黑与白,都只是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一种不合理的骐骥罢了。
学会接受世界的复杂,了解人性的多变,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用一生去学习的功课。
无论是面对他人,又或是探究自己,每多一场的切身感受,每多一分的深刻认识,每多一次的探索学习,都能够帮助我们放下更多内心那些不切实际的妄念,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安宁与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