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焦虑:害怕自己不被爱和被抛弃 | 心理词条
焦虑是我们人类祖先存活下来的“秘密武器”,到了21世纪,人类好像对这个“秘密武器”越来越失控了。其实不仅仅是21世纪,在更早之前,也有人失控过,同时他们带回来了宝贵的指南。
人类通过多年的努力研究,终于了解这个“焦虑——秘密武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通过练习,慢慢学会使用它、掌控它的方法,而不是任其暴走,伤害自身。
其中之一的研究,是关于分离焦虑。一般只有6岁前的孩子才会出现的一种剧烈情绪反应,后来发现有些成年人也会有,其原因可能与他早年经历有关,且这些成年人受分离焦虑影响的程度不一。
01
阐述定义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即婴幼儿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结系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以表示拒绝分离。是婴幼儿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多发病于学龄前期。
而有些成年人在幼年时经历过,在分离、个体化过程中由于某种停滞所造成的一种创伤性情感体验,长大后潜意识依然是害怕被抛弃、害怕分离的。
分离焦虑表现出对每个人的成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影响着未来的现实生活中。每当这种早期的创伤性情感体验被某些特定的事件所激发或唤醒的时候,当事人的感触会更深。
可以这样说,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在面对分离的“课题”。分离焦虑较多地体现在亲密关系中,如婚姻、恋人关系、亲子关系、亲人的分别或离世等。
即有着严重分离焦虑的人们,根本不敢或不愿面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事实真相。
02
背景/来源
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
反抗阶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闹;
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03
案例分享
1、幼儿园新生入园
每年的新生来园报到时,幼儿园里小班刚来的孩子由于从未离开过父母,因而产生的分离焦虑的情绪。作为观察者,你会发现,不止是孩子在焦虑,爸爸妈妈也在焦虑。
最终,孩子和爸爸妈妈可能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来信任这个幼儿园和带班老师。而已经产生这种焦虑的情况下,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家长需要做好课题分离。
当孩子撒泼打滚哭的要死要活,不愿意离开妈妈的怀抱时,家长需要明白这是属于孩子在他所处的入学阶段需要面对的分离课题。而爸爸妈妈“舍不得”、“担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等,是爸爸妈妈在孩子初次离开自己时需要面对的课题。
爸爸妈妈需要处理好自己的焦虑情绪,坚持送孩子来园。老师们坚持给家长们分享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教育,以及耐心地陪伴分离焦虑的孩子。如此一来,爸爸妈妈和孩子其实都能获得一定的成长。
2、失恋
失恋不仅仅是失恋,很多时候它唤起的是我们早年的分离创伤和焦虑情绪的体验。
在我们历经失恋时,需要看到失恋中的自己需要被自己和身边的重要他人看到,同时也是被爱着的。所以,不必害怕,人生路漫漫,这一路不是得到就是学到。鼓励自己积极勇敢地面对,会发现,下一站是幸福。
04
相关科普
分离焦虑症可以表现在生理方面与情绪方面:
1、分离焦虑体现在生理变化上,会有哪些症状?
(1)宝宝:如果没有熟悉的成年人陪伴,往往都会拒绝上床睡觉。
成年人:也依然怕黑。
(2)宝宝和成人:晚上都会经常做噩梦。
(3)宝宝:当亲人离开之后,会表现出反复的头痛、呕吐、恶心、胃痛、抵抗力下降,进一步地表现为发烧、感冒等症状。
成人:失恋或者失去重要他人之后,也会出现胃疼、恶心、头疼头晕、心慌心悸,进一步地表现为食欲不振、尿频、失眠等症状。
2、分离焦虑体现在情绪变化上,会有哪些症状?
(1)宝宝和成人:都会出现孤独与迟钝的情况、常常表现出不合群,对集体活动和游戏统统不感兴趣,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对陌生人表现出的态度就是极其的冷淡、少说话、反应迟钝。
(2)同时,无论是宝宝还是成人,还会出现有恐惧和胆怯:胆小的小朋友会害怕黑暗、害怕空旷、害怕见到陌生人、不敢自己一个人呆在房间里。成人也会很有可能固着在这里,而且长时间处于恐惧的心理,就容易导致出现有失眠、梦魇、易哭、懦弱和缺乏自信。
(3)宝宝:固执与韧性,如果遇到稍有不如意就哭闹、打滚,或者用拒食来表示抵抗。
成人:怀疑自己、怀疑他人,不相信世界是安全的,无论外在看着如何平静,内心犹如翻江倒海。
(4)宝宝:脾气比较暴躁,易怒如果出现不如意的事,就会大哭、大闹、叫喊、扔东西、踢人、咬人、以头碰墙等。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表现是孩子哭叫一二声或大哭之后,就会出现医学上称为的屏气发作,也就是宝宝会突然呼吸停止,面色紫绀,而且还会出现抽搐等现象,好一会才恢复过来。
成人:依然会出现类似宝宝这种大喊大叫、歇斯底里的哭闹情况。
宝宝和成人
如何预防分离焦虑症:
幼儿篇:
1、培养宝宝的兴趣爱好,从小抓起。
家长化身为观察者,看宝宝喜爱或愿意玩什么样的玩具和小游戏。即便爸爸、妈妈有事暂时离开,也可以通过这些来安抚孩子。比如说有的宝宝喜爱看动画片,这样不仅可以让宝宝心情愉悦,也更容易帮助宝宝找到心理寄托。
被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曾为儿童设计过一套玩具——恩物(gift)。这背后,也说明了适合的玩教具对宝宝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很重大的作用。
当然,这也与福禄贝尔早年失去母亲的特殊经历有关——他深刻地意识到,合适的玩教具可以承载着宝宝的依恋之情。
2、在幼儿园、或其他场所里,在与宝宝分别前记得要与孩子温和地说再见。
这种简单的告别对于宝宝而言,代表的却是“信任”。即使宝宝还很小,不懂得再见的含义,但是也需要家长说完告别语后再离开。
一旦与宝宝培养出“信任”,他便不会担心和害怕妈妈不要他,也会明白妈妈只是暂时离开去做其他重要的事情,依然会回来陪着他。此时,家长便完全可以放心地离开了。
3、在每次离开的时候,都可以来一个分别的抱抱或亲亲,当宝宝习惯了这种暂时地分离之后,就会知道此时家人要离开,宝宝会自己安心的去玩自己的。
4、睡觉前的离开,此时就要及时分散宝宝的注意力,陪宝宝做些平时喜欢的舒缓小游戏,或者陪孩子读睡前绘本。之后,和孩子道午安或晚安,再轻轻地暂时离开宝宝的睡房。
成人篇:
1、和焦虑做朋友。
《进化心理学》告诉我们,缺乏焦虑的人在物竞天择的演化中已经被淘汰了。焦虑是把我们推向行动和结果的朋友,不如顺势而为,行动起来。如此,没有对抗,没有消耗,而能量高的时候,做任何事情时都是最佳状态。
试想,假如原始祖先没有适度的焦虑,他们是没有办法在丛林生活中保持警惕性的。如此,生命面临危险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提前做出反应,终究被自然法则淘汰。
既然人类无法改变体内自带的焦虑基因,不如学会和他友好相处,握手言和,承认他存在的合理性和重要性。
2、立即行动,避免过度焦虑的预防针。
过度焦虑,会无法行动。严重时开始内耗,就只能被动的战斗不行,逃跑不能。
由此可见在理性和感性的撕裂中,整合很重要。当年我们新中国当年成立后,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做边学,先完成再善的,最终走出了一条让老百姓幸福的道路。
3、安住于当下。
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上,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也没有百分百的确定性。可是我们人类却又偏偏喜欢确定性,但可惜了,这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愿望。未来没有来到时,这中间永远充满了未知数。接受事实的真相,会让我们慢慢变得平静下来。
4、找到爱好。
这点和培养宝宝的兴趣爱好也很相似,但这点极其重要。找到兴趣爱好之后,状态好时,说不定能进入心流状态,在里面体验的是久违的平静、幸福,和充实感。
05
个人见解
认识到分离焦虑的背后,是想要爱、想要被看见。看到这些的同时,需要给到自己、或是身边的重要他人,以理解和支持,相信爱能引导人成长。
很多时候焦虑总是比理智快一步出现在我们跟前,总是想冲上去为我们做事,而又往往被理智压制住,因此我们也无法让焦虑直接为我们做事。
理智和焦虑情绪的对抗如果不能被我们自己觉察到和认识到,那他们就很可能会一直对抗,最后我们体内的能量耗尽之后就只能被动躺平了,并且毫无意识地让这一切继续发生下去。
我认为我们可以选择主动躺平或马上行动,主动躺平意味着我们允许冲动和理智的冲突自然的发生,不再做无谓的无用功,避免过多耗费专注力的能量,贮备一些能量,最后让理智和焦虑协调好后,还能继续由我们的自我掌舵向前。
去除焦虑带来的障碍之后,会慢慢发现,人不再焦虑,因为你相信自己可以化解焦虑。由此,内在升起喜悦,外在也会逐渐丰盛。
人生是一场一往无前且有去无回的旅途,与其担忧当下,不妨大胆一点的冒险。要知道,在你无限的担忧中,你或许已经设想了无数遍会发生的和不会发生的事情,只有真正的踏上征途,才能验证你无数的想法。
罗振宇说过: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去行动,因为行动必然会打破你想象中的自恋。同时,又发展了你的真实能力,从而增强了你的真实自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