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堂 |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文 | 于格
来源 | 于格的格子铺(ID: yg_gezipu)
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2500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已经开始探讨灵魂和自我,可是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却不过是一百余年的事情,而这其中的分水岭就在于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的应用。
那么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呢?目前,心理学的研究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描述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假设,你最近对这样一个话题感兴趣——“学霸”是怎样养成的?
如果,你闭上双眼,从纯粹思辨的角度出发,在内心臆想各种有利于造就“学霸”的先天与后天条件,那么,你还尚未踏进“科学心理学”的范畴。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心理学会采用哪些方法研究这个问题。
描述研究
描述研究,简而言之,目的是描述发生了什么,但不负责解释为什么。
假如,为了从科学的角度对你的课题进行探究,你选择了一个普通班级,采用随堂听课或监控录像等方式观察班上的几名学霸同学,记录他的课堂表现、时间管理和师生互动,获取第一手的资料(观察法)。
随后,你开展了一些调查,首先是和任课老师进行一对一的聊天,询问了他们对于学霸的看法与评价,以及如何提高学习成绩的建议(访问调查法);其次,面向全班同学同时发放了关于学习成绩、学习习惯等主题的问卷,请大家按照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问卷调查法)。
最后,你选定了一位极具代表性的学霸,决定进行“刨根问底”式的调研,你询问了他的IQ指数、学习经历,进而打听了家庭环境和成长历程,甚至在征得对方同意的前提下对作文、信件、日记进行采集和分析,对学霸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深入了解(个案法)。
到目前为止,你已经使用了描述研究的三大招式——观察法、调查法和个案法。
1、观察法
也称自然观察法,指的是在一种较为自然的情境中,对研究对象的行为进行系统的描述记录。
优点是直观可靠,能够收集到第一手的资料,并且对于缺乏语言能力的研究对象(如动物和婴儿),观察法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观察法的缺点也不少啊,比如观察者效应和观察者偏差。
观察者效应
人是社会性动物,如果能够意识到自己正在被观察,行为表现肯定有所不同——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可以肆无忌惮穿着大裤衩、边抠脚丫边看电视,要是多个人在旁边瞅着你,还拿着一支笔不停在纸上记录,你还会这么放飞自我吗?
观察者偏差
人终究不是毫厘不差的机器,多了几分复杂的动机、期望,内心期待着观察内容能支持你的研究假设,所以,观察可能会出现一些无意识的偏差——符合内心预期的信息,详细记录!不符合内心预期的信息,算啦,刚才好像是眼花了……
2、调查法
调查法,研究人员二话不说、当机立断地向你抛出了某个或某些问题,请你真实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根据提问的方式,调查法可以分为访问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两种方式。
若干年前,央视曾派出若干位记者走向街头,逮着一个人就问“你幸福吗?”,对方一头雾水、满眼恍惚地回答,我不姓福,我姓曾。这里使用的,就是访问调查法。
当年我读大学的时候,师兄师姐时不时抱着厚厚一沓心理量表跑到班上,号召大家免费填写、认真作答,为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里使用的,就是问卷调查法。
访问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的优缺点恰好对立互补——前者灵活性强、弹性大,面对面交流可以获得更为深入的信息,但太耗时耗力;后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搜集大量资料,但只是针对固定题目的勾勾选选,不够灵活和深入。
3、个案法
个案法是一种从医疗中演变而来的古老方法,就像医生对某位病人的跟踪治疗一样,心理学家也会选择固定的研究对象,详尽地了解他的个人生活史、家庭关系、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等特点。
例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基于对自己的几个孩子的个案研究提出了赫赫有名的认知发展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也曾将自己的女儿置于特意布置的育婴箱中进行培养,践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教育理念。
可见,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啊。
个案法一般耗时最长,却也能够得到最翔实的资料和最丰富的信息,但缺点也是个例不具备典型性和推广性,毕竟别人家孩子适用的规律未必适用咱家孩子。
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是在观察法、调查法和个案法的基础上,发现某些变量存在关联,可以进而考察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假设,你在“学霸养成”研究中发现,学霸的学习习惯明显优于寻常的学渣,你进一步统计验证发现,学习习惯越好,往往学习成绩也越高。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相关研究只能揭示两个变量的相关,并不能说明因果关系。比如,《看不见的大猩猩》中提出了一个极为经典的问题——为什么冰激凌的消费量与溺水死亡率存在正相关关系?
当冰激凌销量提高时,溺水死亡的人也在增多;当冰激凌销量低迷时,溺水死亡率也在降低。
难道是人们吃了太多冰激凌容易四肢僵硬而溺水,还是溺水的报道吓得我们开始想吃个冰激凌压惊?
很明显,这两件事情没有任何因果关系,而是第三个因素——炎热的夏天同时决定了冰激凌的销量与溺水死亡率。
所以,在你的这项相关研究中,并不能作出“学习习惯好导致学习成绩好”的结论,因为孰因孰果并不明朗,并且还很有可能存在着第三个变量(比如自控力),同时在对这两个变量在起作用。
实验研究
一天,你翻阅文献,偶然发现这样一句话——“咖啡因能兴奋大脑,提高大脑的功能”。
你的小心脏开始欢呼雀跃起来,这是不是代表着喝着美味的咖啡,就能朝着梦想的学霸之路靠近一点了?比如,每天一杯咖啡,数学成绩会不会提高一些?
你决定采用正儿八经的科学研究来验证你的假设,咳咳,这就需要实验法出场了。
实验法的可贵之处在于,不是仅仅被动地等待事件自己发生,不是简单记录个体的所感所知,而是设置一定的条件,安排事件在控制下进行,考查一种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目前,你的假设是“喝咖啡会提高数学能力”,你把全班同学随机分成两组,实验者喝真咖啡,控制组喝不含咖啡因的替代品,随后,两组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学测验,并对比成绩是否存在差别。
假如,实验组的数学成绩显著高于控制组,那么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可能是咖啡因提高了数学成绩。
图片来源:黄希庭.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这样看来,实验法是不是非常高大上?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以及相关分析都确定不了的因果关系,在实验法这里可以得到明证。正因如此,长期以来,实验法都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办法。
但是,实验法也并非十全十美,首当其冲的缺点就是期望效应。
譬如,你期待着验证“喝咖啡会提高数学能力”,看实验组的时候,含情脉脉,两眼放光,满脸都是希冀与祝愿,看控制组的时候,表情就冷淡平静了许多。你说,两组人的表现可能一样吗?!
实验对象自身的期待也有可能产生类似的影响。所以,最好的解决之道是“双盲设计”,实验助手和实验对象都不知道在对方或自己在接受哪一种实验处理。
此外,实验情境具有人为性,终究和现实生活存在差别,即便有学者将实验情境搬到了现实生活中,但现场实验却难以排除其他无关因素的干扰。
总之,心理学研究的诸多方法都不完美,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缺点,但这些方法的出现和完善,代表着心理学走出了纯粹的“思辨探讨”,用真实客观的方法来探究心理问题和规律,让心理学成为一门愈加充实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