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平不再平——情感平衡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人是一种多愁善感的生物,人的情绪就好像天气一般变化无常,一会是朗朗晴空,一会便乌云密布。自古以来,无数的文人墨客用优美的诗句表现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变化。
有的直抒胸臆,如:“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有的则含蓄隽永,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陆游
疫情期间,人们受到大量正面和负面信息的影响,情绪变化就如同过山车一般。人们时而感到欣喜若狂,时而又悲痛万分,表现出明显的两极性,那么不同的情绪体验会带给人们怎样的影响呢?
01
情绪的天平——情感平衡
简单来说,情绪可以划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种。
积极情绪指个体以自定的标准面对各种环境时所感受到的放松、快乐、自豪、精神饱满等正向积极的心理体验。
消极情绪则是个体感受到的焦虑、不安、忧郁、紧张、烦恼、沉闷、厌烦等负向消极的心理体验。
而两者之间的平衡状态,则被称之为情感平衡(affect balance)。
研究表明,情感平衡高的个体,往往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而情感平衡低的个体,则往往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感。由此可见,情感平衡就好像是存在与个体心理中的一种无形的天平,它的倾斜影响了人们正常的情绪状态。
02
天平倾斜的力量
与我们常规思维有所不同的是,典型的情感平衡实际上是不平衡的状态,即它反映的是一种倾向于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的不平衡。当人们处于一种快乐、满足的较好情绪状态时,情绪的天平应该向积极的一面倾斜。
心理学家对不同国家人的情感平衡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有大约四分之一的人的情感平衡得分为0或者负值(情感平衡=积极情绪-消极情绪)。
而心理学家给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理想比例为“3:1”,由此可见,有很多的人依然处于“心理不健康”的状态。
研究表明,情感平衡与人的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满意度息息相关。情感平衡低的人会报告经历更多的压力事件和更大的压力强度,甚至更容易患上抑郁症。低情感平衡的人对于压力有更多的关注,并且在处理压力的过程中更多使用“逃避性”的策略,例如抑制、保持距离等。
一项对于中国大学生情感平衡的调查研究发现,情感平衡能够显著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情感平衡高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更高,他们会体验到更少的抑郁、敌对性和人际关系铭感。此外,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发现,情感平衡能够显著影响其问题行为和心理韧性。
03
情绪的博弈
从以上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情感平衡对于我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对于个体来说,不可能一直处在快乐和愉悦的状态之中,但是积极情绪的总和应该要高于消极情绪,即拥有较高的情感平衡。
作为一个对自己心理健康负责的人,我们应该持续关注自我的情感平衡状态,主动优化和培养与情绪有关的良好心理品质,预防和克服消极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情绪的疏导和排解,可以适当地参加一些成长发展性的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在这场情绪的博弈中,希望积极情绪可以永远占据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