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跟人对视?你可以试试改成盯对方的鼻子
文:
来源:好奇心研究所(ID:QLab42)
一个听上去对社恐们好像有点用的曲线救国方案。
身处人类交集空前密切的当代社会,“对视困扰”一直是社交苦手们永恒的难题。比如,“上班/上课被老板/老师 cue 到,怎么镇定回应对方的注视”“跟不太熟的同事在走廊上相遇,目光接触要从第几秒开始”“和暗恋对象面对面吃饭,应该如何迎接 ta 看自己的眼神”,等等。
对于这类日常困境,比较简单的解决思路当然是“低头走路”,尽量别给他人对视的机会。但如果实在没办法回避,科学研究最近又帮你了找一个(似乎)可行的新方案:不看对方的眼睛,改盯 ta 的鼻子。
这个看上去略有点反常识的论文在今年二月发布于 Perception 杂志。研究作者认为,当别人注视自己的面部时,人们其实不太能精确区分到底对方看的是眼睛/鼻子,还是别的位置。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们做了个小实验:派出同一位成员,跟 46 名志愿者分别进行一次近距离(大概 1 米左右)聊天。在此期间,双方都佩戴着能追踪视线的眼镜(eye tracking glasses)。在其中一半的谈话里,研究者主要盯着对方的眼睛和上半边脸,另一半谈话里则大多看着对方的嘴巴和下半边脸。
实验结束后,志愿者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对谈话的目光接触频率(0 代表“从不”,6 代表“一直”)和愉悦程度(0 代表“很差”,5 代表“非常好”)打分。结果显示,“看眼组”打出的分数是 4.96 和 3.79,“看嘴组”则是 4.78 和 3.36,虽然还有一点差距,但总体而言两拨人给出的反馈相当接近。
研究中采用的眼部追踪技术和部分实验结果,图片来自 Sage journals。
论文作者之一、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Edith Cowan University)的 Shane Rogers 博士说,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想破除“眼神迷信”,告诉大家“它其实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重要和频繁”。换言之,你所感知的“对视”,其实未必真的发生了目光交汇,可能只是眼神在五官上游走。所谓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或许只是个美好的幻觉。
研究者同时还(贴心地)给有对视恐惧症的朋友提供了若干应用场景:比如,如果谁宣称自己很善于以眼识人,你可以跟 ta 玩一下“猜我在看哪”的游戏;以及,当你遇到需要注视某人的场合,看 ta 的鼻子和脸颊就行,只要表情自然,对方同样也能脑补出“我们正在四目相对”的效果。就跟“演讲时把台下的人都看成土豆”一样,堪称曲线救国。
所以,为什么人们会倾向于把他人的凝视理解成在看自己的眼睛?“蒙娜丽莎效应”或许可以解释一部分。它指的是当人们在欣赏肖像时,经常会出现“画中人仿佛正在盯着自己”的感觉。有学者说这个效应虽然有夸大成分,但它作为一种认知现象,确实表明了人们有“成为别人的注意力中心”的强烈愿望——即使你根本不认识对方。
除了“盯鼻子”,还有别的办法吗?
如果你觉得光靠这一招还不够缓解自己的社恐,我们还找了到其他几个(未经证实的)盯人 tips 供你配合服用:
1. 别光瞅着一个地方,每隔三到五秒换一下聚焦点,用眼神在对方的眼睛到嘴巴一带画个倒三角。这样会让你看起来兴致勃勃,同时又不会显得目光呆滞。
2. 尝试“30/60 法则”:自己说话的时候,保持 30%的眼神接触;听对方说话的时候,保持 60%的目光接触(简而言之就是用“我正忙着组织语言”的借口眺望远方)。
3. 转移视线时不要慌张,注意方式方法:眼神徐徐错开,脑袋尽量平转,不要低头看手机或地板,这样不容易露馅。
4. 遇到需要长时间大量交换眼神的场合(比如约会)怎么办?据说“在对方的眼睛里寻找自己的倒影”会比“直视 ta 的双眼”更能让你 focus on yourself,忘掉紧张的情绪。
5. 以上几点全都做不到的话,Buzzfeed 还(蛮认真地)推荐了一个另类技巧:把谈话尽量放到吃饭或零食时间,创造能给自己的不敢抬头找到合理解释的外部环境,然后假装死磕你的食物(越大份越好)就行了。
最后,当你终于成功如愿地盯上对方的眉头/鼻尖时,表情管理也别太随意,不要斗鸡眼,不要笑场,你可以的。
不用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fwOa-1YzDGEFNO5ITGYyQ
作者简介:刘融,微信公众号好奇心研究所(ID:QLab42)作者。来自「好奇心日报」的一个常年发布突破性研究且颇具气质的公众号。
责任编辑:Spencer 林立洲
原作者名: 刘融
转载来源: 好奇心研究所(ID:QLab42)
转载原标题: 不好意思跟人对视?你可以试试改成盯对方的鼻子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