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己,你不了解的10件事
文:Steve Ayan
来源:酷炫脑(ID:coolbrainscience)
01
你对自己的看法是扭曲的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了解自我就像读一本摊开在你面前的书,你是谁,你的喜恶,你的希望和恐惧,这些内容都早已写于书中,等待着我们去理解。这种说法可能很容易被大家接受,但你知道吗,它可能完全是错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了解自己这件事上,我们不比他人有优势。当我们试着准确地评估自己时,我们其实像是在漫漫迷雾中摸索一样,看不清楚方向。
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Emily Pronin, 称这种认为自己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自己的错误观念为“内省幻觉”。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我们审视自己的方式是扭曲的。我们的所作所为有时可能会跟心中的自我形象完全不符。比如我们可能确信自己富有同情心且慷慨,却仍然会在寒冷冬天里看到无家可归的人时,漠然地擦身而过。
根据 Pronin 的说法,产生自我认知扭曲的原因十分简单,这是因为我们都不想觉得自己吝啬、自负或自以为是,于是我们便假设自己不是以上几类人。Pronin 举例说明了我们在看待自己和他人时截然不同的视角:当看到同事带有偏见和不公的举动时,我们立马就会变得义愤填膺,但是我们很少自我指责,也很难意识到自己的偏见,这是因为我们总认为自己是道德且高尚,公平且充满正义感的。
Pronin 用一系列实验证明了她的理论。在其中一项实验中,参与者需要完成一项配对测试,该测试要求参与者将人们的面孔与可以反映他们社会智力的个人陈述匹配起来。测试结束后,实验人员告知一部分参与者他们没有通过测试,并让他们回想自己在测试过程中哪里表现不足。
没有通过测试的人还被要求反思,这暗示了他们在评估中很可能带有偏见。尽管如此,大多数参与者还是表示自己做到了完全客观。人们在评判艺术作品时也是如此,尽管他们评判绘画的标准有失公平,艺术评论者们却坚信自己的判断是客观的。Pronin 表示,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掩饰自己的偏见。
那我们存在真正的自省吗?有没有可能我们从未真正地审视自己,而是像“自省”这个词的拉丁文所蕴含的意义那样,我们的内心只是在自我奉承,而否认人人都有的缺陷?很多现有的关于自我认识的研究都指向了后者:当我们以为,我们看清自己时,其实我们心目中的自我形象仍然受到潜意识的影响。
02
你很难了解自己的内在性格和动力
人们有多了解自己?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研究人员遇到了一个问题:要判断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是否准确,必须知道这个人的真实情况。调查人员使用了各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对比被试的自我评价结果与他们在实验里或生活里的行为,又比如,要求被试的亲属、朋友等人也对他们进行评估。除此之外,调查人员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方法来探测人们的无意识倾向。
心理学家们可以使用一种名为内隐联想测验 IAT(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的方法来了解人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倾向,并探究人们隐藏的态度,该方法是由华盛顿大学的 Anthony Greenwald 和他的同事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制定的。从那以后,这种测试方法演化出了各种其他形式,被用来检验焦虑、冲动、社会性等特征。关于这个方法,有一个重要的假设:人们的瞬间反应不需要反射。在这个假设的前提下,性格中无意识的部分便得以突显。
内隐联想测验 IAT 例子 | Borden's Blog
IAT 实验的重点在于确定哪些概念可以用来准确描述被试者。例如,在其中一项实验中,屏幕上会显示描述性格的词,当“健谈的”、“充满活力的”这类描述外向性格的词语出现在屏幕上时,参与者们需要尽可能快地按一个键。当他们在屏幕上看到有关自己的词(比如他们自己的名字)时,也需要按下相同的键。而当他们看到描述内向性格的词语 (比如 “安静的” 、 “不合群的”),或是看到无关自己的词时,则需要尽快按下另一个不同的键。当然,实验会进行很多轮,而单词和键的组合在每一轮中会有所变化。当有关参与者的词和某个概念,比如说“外向”,处于同一组时,如果参与者的反应更快,那么“外向”就被认为是该参与者自我形象的组成部分。
测试结果与调查问卷结果通常不太相符。人们在调查问卷中传达的自我形象,与他们在无意识状态中表现的自我认识大相径庭。同时,一个人内在的自我形象常常可以预示他的实际行为,尤其是当他感到紧张或是与人交往的时候。另一方面,问卷收集到的关于严谨自律或开放好奇这类特征的一致性比其他特征更高。德国明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ünster)的心理学家 Mitja Back 解释道,人们的瞬间反应体现出人格中自发的或习惯性的部分。而严谨和好奇这类特征需要辅以一定程度的思考,因此能更容易地通过自我省思来评估。
03
了解外在形象是了解自己的关键
很多研究表明,相较于我们自己,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往往更了解我们。正如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的心理学家 Simine Vazire 解释的那样,在两种情况下,他人最容易感知到我们是怎样的人: 第一种情况为,当他们能够从我们的外在特征中“读出”我们的特质时; 第二种情况为,当我们的某个特质有明确的正面或负面影响时 (比如,智慧和创造力的影响明显是正面的;虚伪和自私的影响明显是负面的)。
至于那些中性特质,我们的自我评估结果与他人的评价最为一致。容易被他人“读出”的特征,通常是那些深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的特质。比如,天生交际能力强的人喜欢交谈并寻求陪伴;缺乏安全感的人常常扭手或回避他人的视线。相比之下,忧郁通常为一种内在表现,它萦绕在人们的内心世界中。
人们常常感受不到自己对他人的影响,原因在于人们看不到自己的面部表情、手势和肢体语言。
我们几乎意识不到眨眼的动作意味着我们正承受压力,而垂颓的姿势暴露了某件事带给我们的负担。因为观察自己很难,所以我们必须通过观察别人来了解自己, 尤其是观察那些十分了解我们的人。除非我们知道自己是如何影响他人的,否则我们很难了解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人。
04
制造距离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
长久以来,人们通过写日记、停下来进行反思以及与他人进行探讨性对话等来了解自己, 但这些方法是否有效,我们不得而知。事实上,有时做一些相反的事情反而更加有效。比如,不再纠结。因为这种方法为了解自己提供了距离。
目前在多伦多大学的 Erika Carlson 在 2013 年回顾了“正念冥想能否以及如何改善自我认知”的有关文献。她指出,正念冥想通过帮助我们克服两大障碍——扭曲的思维和自我防卫——来改善自我认知。正念冥想教会我们允许自己的想法来来去去,而尽量避免刻意辨认这些想法具体是什么。毕竟,想法“只是想法而已”,并不是绝对的真理。经常像这样从自我中走出来,单纯地观察自己,反而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
加深对无意识动机的了解有益于心理健康。当我们的目标与无意识动机更加一致时,幸福感会增加。比如虽然某份事业可以给我们带来金钱和权利,但这份事业不符合我们的个人目标,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委曲求全。但是如何让我们的目标与无意识动机实现和谐呢?想象力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它。请尽可能生动、详细地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日思夜盼的愿望实现了,会发生什么。你真的会更快乐吗?我们常常囿于诱惑,定下过高的目标,却未曾仔细思考过实现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需要采取哪些行动、付出哪些努力。
05
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
你熟悉达克效应(Dunning Kruger effect)吗?该效应以密歇根大学的 David Dunning 和纽约大学的 Justin Kruger 命名。该理论认为能力越低的人,越难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Dunning 和 Kruger 给他们的测试对象布置了一系列认知任务,并要求他们预估自己的分数。 在最好的情况下,25% 的参与者能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表现;只有一小部分人低估了自己。而那些得分最低的被试者则过度高估了他们自己的认知能力,产生了很大的偏差。所以,有没有可能骄傲和失败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达克效应
正如研究人员强调的那样,他们的工作凸显了自我认知的一个普遍特征:我们每个人都倾向于忽视自己的认知缺陷。伦敦大学学院的心理学家 Adrian Furnham 称,根据统计,人们自以为的智商和实际智商之间的相关系数平均只有 0.16,这是一个相当低的数据。相比之下,身高和性别之间的统计相关系数约为 0.7。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预期和实际表现之间有如此巨大的鸿沟?难道我们不想客观地评估自己吗?毕竟客观评价可以为我们省去很多不必要的努力和尴尬。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适度的自我高估似乎有有一定好处。根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 Shelley Taylor 和华盛顿大学 Jonathon Brown 的说法,玫瑰色的滤镜可以增强我们的幸福感,并且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表现。另一方面,那些患有抑郁症的人往往会过度客观地评估自己。修饰后的自我形象似乎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
06
习惯自我贬低的人更常遇到挫折
尽管大部分当代人都高估了他们的诚实或智慧,有些人认识自我的方式却存在着相反的扭曲:他们轻视自己和自己的努力。童年时所经历的侮辱和贬低,以及暴力和虐待,往往会引发这种消极情绪——反过来,这种消极情绪又会限制人们的成就,从而引起猜疑、绝望甚至自杀的念头。
经常低估自己的人可能是矫枉过正了。正如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 William Swann 以及他的同事们所发现的那样,许多饱受自我怀疑困扰的人都会寻求证据来证明他们扭曲的自我认知。Swann 描述了他们在一项婚姻满意度研究中观察到的现象。这项研究调查了夫妻双方的优缺点,他们感到被另一半支持和珍视的方式,以及他们对婚姻的满足感。正如心理学家们所预期的那样,那些对自己持积极看法的人,得到伴侣的赞扬和认可越多,对彼此间的关系就会越满意。而那些经常自我否定的人,在伴侣指出他们的缺点和问题时,则会更有安全感。后者不习惯于接受赞赏或尊重。相反,他们期待从伴侣口中听到他们对自己贬低的看法:“你不称职。”
基于这些发现,Swann 建立了自我验证理论。该理论认为,我们希望外人看待我们的方式,与我们自视的方式保持一致。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会激怒其他人以得到他人的负面反馈,再以此来证明自己是多么无用。有这种行为的人不一定是受虐狂,实际上这是人们渴求一致性的表现——如果别人的反应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证实我们对自己的看法,那么,这个世界是正常的,一切本该如此。
同样地,那些认为自己会失败的人往往会偏离成功的道路,而积极地打造自己的失败。他们会错过会议,经常忽视上司分配的工作,在老板陷入困境时无动于衷。Swann 的看法与 Dunning 和 Kruger 的高估理论相矛盾。但这两派可能都是对的:自我膨胀当然是常见的,但负面的自我形象也并不罕见。
The Meta Picture
07
你其实没有意识到你在自我欺骗
一个颇具影响力的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自我欺骗,因为大多数人想要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为了让自己表现得有说服力,我们必须对自己的能力和说法坚信不疑。一个支持该理论的现象为:成功的主导者往往是自以为是的。 例如,优秀的销售人员富有激情,并且能够感染他人;与之相反,那些不自信的人通常不擅言辞。不仅如此,有关实验研究也为该理论提供了证据。在一项实验中,如果参与者能够在面试时说服面试官,使他们相信自己拥有高智商,参与者就会得到一笔钱。参与者越是投入地表演,便越相信自己的智商真的很高,尽管他们的实际智商只有平均水平。
自我欺骗行为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为了适应新的环境,我们通常会调整自己的欺骗行为。美国布朗大学的 Steven A. Sloman 及其同事通过研究证实了这种适应性。他们要求测试对象以最快的速度将光标移动到电脑屏幕中的一个点上。如果测试对象们被告知高于平均水平的速度代表了高智商,那么他们会立即专注于任务,且表现得更好。 他们并不觉得自己付出了额外的努力——研究人员认为这正是自我欺骗成功的证据。然而,如果测试对象被告知只有弱智才会在这种愚蠢的游戏中表现出色,那么他们会突然发挥失常。
然而,真的存在自我欺骗这件事吗?我们能否在某种程度上无意识地了解自身的真实情况?当然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实验中得出证据:实验者给被试者播放多个人的录音,其中包括他们自己的音频, 并要求他们识别自己的声音。实验结果与录音的清晰度与背景噪声的大小有关。当实验者同时测量参与者的脑电波,脑电波中的某些特定信号可以确定地反映测试对象是否听到自己的声音。
很多人在听到自己的声音时会感到尴尬。在一个经典的实验中,宾夕法尼亚大学的 Ruben Gur 与哥伦比亚大学的 Harold Sackeim 利用人们的这种尴尬,对比了被试的自我陈述和他们的大脑活动。果然,当脑电波数据频繁表明,“这是我的声音!”时,被试者往往并不会承认那是自己的声音。此外,如果研究人员在一个不相干的情境中打击参与者的自信,如告诉他们在另一个不相关的测试中,他们的得分低得可怜,那么他们就更不会承认自己的声音了。但无论如何,脑电波都会告诉你真相。
在另一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学生在模拟测试中的表现,目的是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查漏补缺。 实验人员要求被试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任务。鉴于该测试的目的只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以作弊是毫无意义的,虚假的高分甚至可能导致学业退步。那些想靠偷偷延长时间来完成更多任务的人,到头来只会害了自己。
实验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试都延长了他们的测试时间。而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们这种偷偷延时的举动,只是想让自己看起来不错而已。作弊者们声称他们之所以延长时间,是因为他们被打扰而分心了;或者宣称,他们作弊获得的成绩更接近他们“真正的潜力”。在研究人员看来,这些解释其实混淆了因果关系,他们错误地认为:“越聪明的人,获得的分数也越高。如果我略施小计来延长时间,以此得到更高分数,那么我也是个聪明人了。” 然而,如果被试被提前告知,分数越高,将来得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也越高,他们就不会想方设法获得高分了。研究人员称这种现象为诊断性自我欺骗。
giphy
08
追求“真实自我”(对你)是有益的
大多数人都相信自己有一个核心人格,或者说,他们相信真实自我的存在。真实的自我相对稳定,主要表现在道德价值观上;其他喜好可能会改变,但真正的自我保持不变。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的 Rebecca Schlegel、Joshua Hicks 以及他们的同事研究了人们对 “真实自我” 的看法,以及这些看法会如何影响自我满足感。研究人员要求被试者每天记录他们的生活。参与者们表示,在做了有可能违反道德的事后,尤其是当他们表现出不诚实或自私时,他们感到与真正的自己最为遥远。此外,实验也证实了自我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当研究人员提起被试者过去的违法行为时,他们会大受打击,并怀疑自我。
耶鲁大学的 George Newman 和 Joshua Knobe 发现,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的。当他们向实验的参与者介绍欺诈、种族歧视等案件时,参与者往往将案例中的行为归咎于外部环境(例如悲惨的童年),被试者们认为这些人的本质一定不是这样的,他们只是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干扰。Newman 和 Knobe 的这项工作表明,人们倾向于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Newman 和 Knobe 的另一项研究向参与者讲述了一位虔诚的男基督教徒——Mark,这位基督徒 Mark 迷恋着其他男性。研究人员想要了解实验参与者会如何看待 Mark 的困境。在那些保守的测试对象眼中,Mark 的“真我” 不是同性恋,他们建议他抵制这种诱惑。而那些想法开放的测试对象则认为,Mark 应该选择出柜。然而,如果 Mark 被描述为一位支持同性恋的世俗人道主义者,但他在想起同性伴侣时,会产生负面情绪。保守派们很快认定,这种反感体现了 Mark 的真我;自由主义者们则认为它体现了 Mark 缺乏洞见或复杂性。换句话说,我们所宣称的“一个人的核心人格”,其实立足于我们自己持有的价值观。“真正的自我” 原来是一个道德标准。
人们相信真正的自己是善良的,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更经常地将自我改善与“真实自我”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将自己的缺点与它联系在一起。显然,我们都在积极地提升自我评价。加拿大安大略省劳里埃大学(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的 Anne E. Wilson 以及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 Michael Ross 已在他们的多项研究中证明,我们倾向于将更多的负面特征归咎于过去的自己,因为这使我们在此时此地看起来更好。根据 Wilson 和 Ross 的观点,人们越往前追溯,他们的特征就越消极。进步和改变是成长的一部分,但是人们更愿意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变成了真正的更好的自己。
在内心假设人们拥有一个坚实的核心人格(即真正的自己)可以降低这个充满变化的世界的复杂性。我们身边的人都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他们的行为前后不一致并一直变化着。令人安心的是,我们的朋友小张和小李今天和明天都一样,因为大体上,他们都是好人——我们可不管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maggieRAPT,giphy
09
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刻意表现得更善良
缺乏安全感通常被视为一种缺点,但它也许并没有那么糟糕。那些缺乏安全感的人常常想通过做善事,来证明自己的确具备某些优秀品质。例如,那些不确定自己是否慷慨的人,更倾向于给慈善事业捐钱。在实验中,给予被试者负面反馈,也可以激发人们做好事的欲望,如,告诉参与者“根据我们的测验,你不及一般人那样乐于助 、有合作精神”。人们讨厌听到这样的评价,于是他们便选择往捐款箱里塞钱。
麻省理工学院的心理学家 Drazen Prelec ,用“自我暗示”理论解释了这些发现:隐藏在行为背后的精神,往往比表面的目的更重要。许多人坚持节食,是因为他们不想表现出自己意志力薄弱。相反,经验证明,那些确信自己慷慨、智慧或善于交际的人往往不会费力去证明自己。过于自我肯定使人自满,并拉大了想象中的自己与真实的自己间的差距。因此,那些自以为很了解自己的人,往往理解得很不到位。
10
如果你认为自己能改变,你会表现得更好
自我认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因此,人们心中的自我形象很可能成为他们自我实现的预言。斯坦福大学的 Carol Dweck 曾花大量时间来研究人们臆想的自我形象对他们的影响。
她总结道:如果我们认为人的某种特质是可以改变的,我们便倾向于为它付出更多的努力。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认为人的某种特性,比如智力或意志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生俱来且无法改变的,我们便不会付出什么努力去改善它。
Dweck 在对学生以及老师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时,发现了一个基本原理: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人通常会把失败看得很重,他们认为失败体现了自身能力的不足,从而畏惧失败;同时,这种畏惧又会导致失败,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相比之下,认为人可以通过努力掌握特定技能的那部分人会把失败看作他们进步的阶梯。因此,Dweck 建议大家抱着重视个人成长的态度。当遇到困难时,我们应想到自己还需学习更多东西,还有很大的进步和发展空间。
不过,即使是那些坚信自己拥有一个核心人格的人,他们的个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德国海德堡大学(University of Heidelberg)的心理学家 Andreas Steimer 认为,尽管人们声称自己的某些优势已经定性,但他们仍相信这些优势在未来会变得更加强大,强大到足以弥补他们的不足之处。
如果我们试着想象几年后,我们的性格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多半会倾向于这样的观点——头脑冷静、目标明确仍然将会是我的重要特性,而且我可能会变得更加自信。
总的来说,我们倾向于认为人们的品性不易改变。这大概是因为这种想法可以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和方向感。我们想要认清自己的特点和偏好,以采取相应的行动。归根结底,我们臆想的自我形象就像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的避风港。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什么?研究人员称,获得自我认知比人们想象的要困难得多。当代心理学从根本上质疑我们能否客观地、根本地了解自己。
心理学清楚地表明,自我不是一个客观不变的“物体”,它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常常会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道德水平和稳定水平,而正是这种高估提高了我们的适应能力。
原文链接:
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10-things-you-dont-know-about-yourself/
作者简介:
原作者名: Steve Ayan
转载来源: 酷炫脑(ID:coolbrainscience)
转载原标题: 关于自己,你不了解的10件事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