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回避型人格的心理治疗
作者:王晓艳
来源:微信公众号:晓艳心理(ID:xy-psy)
回避型人格者可能也会回避心理治疗,因为咨访关系亦是一种人际关系,而治疗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士,看上去也是更具权威性的,这些都会唤起他们被审视和被评价的恐惧而回避寻求帮助。
有些进入咨访关系的回避型人格者会因为担心被评价,而回避谈论他们真正的困扰;也有的会因为移情性的恐惧太过强烈而经常迟到、爽约,甚至中止治疗。
01
将模糊的感觉转化成语言
当回避型人格者刚刚进入治疗的时候,他们往往并不清楚自己的内心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们可能会告诉治疗师,他们的职业发展总是不太顺利,因为他们一见到领导就会舌头打结,一上台演讲就会语无伦次。
治疗师需要从这些概括性的回答中询问出更多的细节来,譬如,最近有没有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情,当时的过程是怎样的?来访者可能会说,前天在公司里,远远地看到领导迎面走来,几乎是条件反射地,他/她马上拐了一个弯,去了一趟茶水间,等领导走过去了才从里面出来。
治疗师可以继续追问,当他/她看见领导的那一瞬间,他/她有什么情绪吗?他/她的脑子里有冒出什么念头吗?来访者可能会说,什么都没有,只是心头一紧,就赶紧跑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治疗师需要帮助来访者将这些模糊的躯体感觉一点点地转化成与情绪体验相关的语言。也许是,担心领导觉得自己工作不认真,上班时间不在工位上,而是在走廊里闲逛;也许是,担心领导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业绩,正好抓住机会批评一下自己;也许是,没有具体的担心,只要和领导靠近,就会手足无措。
02
探索移情关系
回避型的来访者在人际关系中的体验也会在和治疗师的关系中重现,譬如,治疗师发现,每次来访者进门的时候,都会回避治疗师迎接的目光,在说话时也经常盯着地上看。
治疗师可以以一种探索性的态度提出自己的观察,即他/她注意到来访者几乎不看他/她的眼睛,也许对于他来说,和治疗师亲近一点,也会让他焦虑不安。这种针对当下移情关系的工作,可以帮助来访者更鲜活地感受和反思此时此地的情绪状态和起心动念。
也许来访者会意识到,他不仅在和治疗师的关系中如此,在和其他人的关系中也是如此,因为所有的靠近,都会让他产生被看穿的羞耻感;又或者是,他担心自己在治疗中的表现不够好,治疗师对他有所不满,所以他不敢看治疗师的眼睛,害怕看到治疗师审视的目光。
不过,这种直接面对和探讨当下的移情关系中唤起的情绪的方式,对于有些回避型的来访者而言,可能会觉得太过冲击而回避面对。
03
结合表达性和支持性治疗
当治疗师与来访者探讨他们在人际关系中的困难时,需要采取表达性治疗和支持性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表达性的元素包括探索羞愧感的底层原因,及其与过去发展经验的关联性,而支持性元素则是以同理为基础的鼓励,以正面迎击害怕的情境,而非在惊恐中撤退”(《动力取向精神医学》Gabbard, p808)。
譬如说,在治疗师的探询下,来访者慢慢地回忆起小时候被父亲呵斥和讽刺的经历,这让本来就害羞、胆小的他变得更加地压抑和退缩。
伴随着这些痛苦的回忆的展开,来访者可能会体验到失落和伤感,因为他是多么渴望那个脆弱的小男孩儿能够被父亲支持和鼓励,也变得自信而强大呀!
但是他并没有这样一个理想的父亲,而早年父子关系带给他的负性经验也镌刻在了他的身体里,让他在成年以后和包括权威在內的各种人际关系中反复唤起类似的感受,这让他痛苦不已并选择尽量回避。
04
暴露治疗是关键
治疗师帮助来访者将无意识的内容意识化,并且理解自己问题的症结所在是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但仅仅只是理解还是不足够的,暴露治疗是将智性上的理解转化为具有改变性的行为的关键。
就像家长既要鼓励孩子的冒险和挑战,也要能够涵容孩子的恐惧与退缩,同时亦能帮助孩子有勇气和力量去面对让他们害怕的情境,治疗师对于想要改变的来访者也应如此。
治疗师可以向来访者传递他/她对于来访者暴露在恐惧的情境中所触发的窘迫与羞耻的理解,同时也帮助来访者“了解主动挑战害怕情境的价值”(p808),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
不过治疗师也要做好心理准备,来访者可能会同意治疗师的建议,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敢去尝试,或者刚一尝试就又怕得缩了回去,他们也会因为害怕被批评而在治疗中回避谈论这个议题,或者当治疗师询问的时候,诉苦说他们已经尝试了,但看上去并不管用。
对于回避型人格来说,成长的关键都是能够看清内心的恐惧并不再认同,从而能够挣脱妄念的束缚,勇敢地迈出改变的步伐!
自我测试:你有回避型人格的特质吗?
1、因为害怕批评、否定或排斥而回避涉及人际接触较多的职业活动。
2、不愿与人打交道,除非确定能被喜欢。
3、因为害羞或怕被嘲笑而在亲密关系中表现拘谨。
4、具有在社交场合被批评或被拒绝的先占观念。
5、因为觉得自我能力或资格不足,在新的人际情境中会压抑自己。
6、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笨拙、缺乏个人吸引力或低人一等。
7、非常不情愿冒个人风险参加任何新的活动,因为这些活动会让人尴尬。
(摘自《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p274,如果表现为4项或更多症状,则要考虑有回避型人格的可能。)
相关阅读:回避型人格|社交焦虑:怕被羞辱而回避关系
原作者名: 王晓艳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晓艳心理(ID:xy-psy)
原文标题 针对回避型人格的心理治疗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