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的转化:改变框架开启新的可能
作者:赵楀宽
来源:微信公众号:懂催眠的咨询师 赵楀宽(ID:hyp-uncle)
改变观点是心理咨询中具转化意义的一环,当一个人陷入困境或情绪波动时,往往被限制在特定的视角中,无法跳脱,通过进入不同转化框架的技术,人们可以打开内心的枷锁,改变观点、重新赋予事件新的意义,发现新的可能性。
有天,一位年轻的设计师来找我,她因为在竞标项目中输给了同事而感到无比痛苦,在咨询室中她反复倾诉着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以及对这位同事的嫉妒,显然深陷于失败的阴影中。
我没有急于打断她,而是等到她停下时,轻声问了一句:妳有没有想过,如果是妳赢得了这个项目,会发生什么呢?
她愣了一下,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茫然,"老师,我没想过。"
我继续问:假设妳接手了这个项目,接下来会如何进行呢?妳会如何组建团队,如何应对后续的挑战?
这次,她低下头沉思了一会儿,语气中带着不确定地提到自己可能在某些方面缺乏经验,甚至提到她的时间管理一直是个问题。
那一刻,她的情绪似乎发生了微妙的转变,她从自认是个失败者的痛苦中抽离出来,开始思考如果她真要承担责任,是否真的准备好了。这种简单的引导,并不是为了让她“放下”痛苦,而是通过改变思考框架,让她从一个假设中的未来视角重新审视当前的情绪困境。
改变框架的作用在于跳脱原有的思维模式,让人以不同的方式去观察同一件事,NLP创始人班得勒(Richard Bandler)曾描述过一个经典的案例:一位男孩在农场玩耍,因手不小心握到一条蛇而受到了极大的惊吓,此后十个月都无法安然入睡。当班得勒和他谈话时,问道:你觉得那条蛇现在会在哪里?接着又马上补充说道:也许它回到了自己的洞里,还和蛇妈妈说起你呢,它可能告诉蛇妈妈,一个男孩用力抓起它,还对它大叫,然后把它扔了出去。男孩听后忍不住笑了,惊恐的记忆也随之消解,通过从蛇的视角重新经历这件事,班得勒帮助这个男孩改变了原有的框架,使得恐惧被新的理解替代。
改变框架不仅仅是转换角色与视角,还可以通过赋予事件不同的意义来实现深层转化,另一位治疗师-莱思莉(Leslie Cameron-Bandler)在治疗一位洁癖患者时,让她想象一个完全安静整洁的家,却没有孩子和亲人往来,患者对此景感到孤独,随后,她引导患者再想象孩子回到家中,虽然在地毯上出现了脚印,客厅变得杂乱,但伴随着欢声笑语。通过这种对比,患者意识到脚印和杂乱背后的意义是家庭的温暖,来访者将困扰的事件重新赋予正向价值,转化了她对洁净的执念。
我们常常被当前的问题困住,而忽略了从更长远的视角审视自己的人生,时间向度的变化也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曾有一位即将高考的学生,他因为成绩不如预期而感到焦虑万分,几乎放弃了学习的动力,我带他去到团体咨询室,指着前方五米远的地方说:假设前方那个点是三十岁时的你。
接着带他站到那个点回望现在,"三十岁的你看着那个正在高三时的自己,你会想对他说些什么吗?"他停顿了一会儿,说道:我会告诉他,成绩不是一切,他需要知道自己有更多可以努力的事情,当下的挫折不过是人生的一小部分,而未来还有无限可能等待着去创造。
改变框架让人换个角度看问题,还涉及到深层次的心智重组,要能让这些方法更有效地实践,要在催眠的意识状态中进行,以便更深入帮助来访者实现情感和认知的转化。
在改变框架时,可以引导来访者进入问题的核心情绪,让他们充分感受自己的困境,例如,对于失恋的个案,可能会让他回忆起最让他痛苦的那一刻,并描述当时的画面、声音以及内心的感受。这一步的意义在于,让个案清晰地意识到情绪与体验的源头,接着通过引导,让来访者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这一经历,比如站在对方的立场,或者从未来的视角来看待当下的情绪波动等等,这样的过程帮助来访者从固化的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为新选择创造了空间。
赋予事件新的意义也是改变框架的关键,可以使用意义重构法,让来访者想象事件的对比场景,帮助他们意识到问题背后的价值。例如,那位洁癖者通过对比“空无一人”的整洁和“充满生命”的杂乱,发现脚印其实象征着家庭的活力和幸福,这种觉察不是靠说教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通过感官的深层体验来触动内心。
更进一步,还会藉由时间线的技术引导来访者进入未来的视角,从更大的时间框架中审视当下的问题,这种方法在处理重大决策和人生迷茫时尤为有效,在更大的视角中,能够更加清晰地看见当前的困境,并非人生的全部,进而扩展心智的地图,创造出新的路径。
我们的思维常常被框在习惯和固有的情感模式中,而这些框架就像是设定好的路线,限制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正如班得勒所言:改变框架,世界便会改变。每一次框架的扩展,都是人们为自己创造内在新的空间和迈向内在自由的重要一步。
作者简介:赵楀宽,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懂催眠的咨询师 赵楀宽(ID:hyp-uncle),身体经验与情绪疗法取向,美国NGH催眠师协会授证导师,人本取向咨询师,长期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相关工作。主要方向:创造式隐喻咨询(游戏、物件、绘画、戏剧、沙盘、卡牌),Hypnotherapy,成人心理咨询,创伤疗愈。
互动时间
屏幕前的读者,在心理咨询中,你会怎么促进来访者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经验!
原作者名: 赵楀宽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懂催眠的咨询师 赵楀宽(ID:hyp-uncle)
转载原标题: 咨询中的转化:改变框架开启新的可能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