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地下室”的人,只能怪原生家庭吗?
作者:卡拉·高德斯瓦茨(Cara Gardenswartz)博士
翻译: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沈姵妮(206)
校对: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风铃
编辑: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夙儿
联系: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来源: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
对很多人来说,童年是探索、学习和感受爱的时期。然而,有些人却不同。
他们在缺乏情感支持和基本生活教导的环境中长大,就好像“出生在地下室”。
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达到和那些在更健康环境中长大的同龄人的同一水平。
“出生在地下室”的概念,形象地描述了人生一开始就面临巨大挑战,例如贫困、不和谐的家庭环境、虐待或者被忽视。
对许多人来说,如果早年遭遇这样的境地,大概率会责怪原生家庭。
然而,责怪原生家庭,并不能改变早年的这些遭遇。
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呢?
并非如此!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本次将和大家探讨,如果一个人是在这种人生早期的不利条件下长大,会带来哪些心理影响,以及克服这些困难所需的韧性和力量。
01
探索地下室:童年困境的影响
图为中国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某团队在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上发表的研究论文,阐述了儿童期不良经历及其对成年人抑郁和认知障碍的影响。
多项研究一致表明,不良童年经历(以下简称:ACEs)会对心理健康和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
ACEs包括身体和情感虐待、忽视、家庭功能失调和遭受暴力等因素。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和凯撒医疗集团进行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ACEs得分较高的个体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患上慢性病或表现出更低生活满意度。
它们可能会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具体表现为:
1、缺乏信任和出现依恋问题。
在不稳定或虐待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难以信任他人并形成健康的依恋关系。早期生活中缺乏安全基地可能会引发依恋障碍,使人们在成年后更难发展和维持人际关系。
Bowlby的研究(1969)强调了幼儿期安全依恋的重要性,提出安全感的缺失会带来长期的心理困扰。
2、低自尊和身份认同障碍。
“地下室”环境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出现无价值感和缺陷感,导致身份认同障碍并不断地寻求外界认可。
Orth和Robins的一项研究(2014)发现,儿童时期的低自尊与成年后更高的抑郁和焦虑风险显著相关。
3、情绪调节障碍。
暴露于慢性压力和创伤的孩子可能难以调节情绪。这种情绪管理困难可能会表现为攻击性、退缩或自我毁灭行为。
Cicchetti 和Toth 的研究(2005)表明,慢性压力会改变大脑结构,影响负责情绪调节和决策的脑区发育。
4、教育和社交挑战。
童年缺乏支持和资源常常会导致学业问题和社交孤立。
“出生在地下室”的孩子可能会难以聚焦学校生活、建立友谊和参加课外活动。这可能会形成一个不利循环,限制他们未来的成长和成功机会。
02
走出地下室:韧性和迎难而上
尽管面临挑战,许多“出生在地下室”的孩子表现出非凡的韧性和克服逆境的能力。韧性是指个人面对逆境、创伤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
它是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和发展的行为、思想和行动方案。
以下是一些增强韧性的关键因素:
1、支持性人际关系。
支持性人际关系的存在可以显著影响个体克服童年困境的影响的能力。老师、朋友或社区成员可以提供培养韧性所需的情感支持和指导。
Masten 的一项研究( 2001)强调了支持性人际关系在增进韧性方面的重要性,并指出即使只有一个稳定的、支持性的人际关系也可以带来显著的变化。
2、建立成长型思维模式。
相信能力和智力可以通过投入和努力来提升,可以帮助个体克服挑战。
卡罗尔·德威克(Carol Dweck)对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研究表明,具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个体更可能在面临逆境时坚韧不拔,并把挑战视为成长机会。
3、治疗性干预。
对于正在努力克服童年困境影响的个体来说,咨询是一种强大的工具。认知行为疗法(CBT)、创伤聚焦疗法和其他循证方法可以让咨询师帮助来访者处理过去的经历、制定应对策略、建立自尊。
Smith等人(2020)的研究指出,治疗性干预可以显著减轻曾有过不良童年经历的个体的抑郁和焦虑症状。
4、培养情商。
情商,即识别、理解、管理情绪的能力,对于克服逆境至关重要。培养情商可以帮助个体驾驭社交场合,建立关系,并有效管理压力。
Mayer等人(2008)的研究发现,较高的情商与更好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有关。
03
告别地下室:拥抱更好的人生
对于“出生在地下室”的人来说,有些人将自己的不顺归罪于原生家庭,而有些人开始转变思想,开始告别“地下室”,收获自己的人生。
这条路可能崎岖,但也充满了转变的机会。通过面对和接受过去,并接受可以用于自我治愈的工具,可以冲破环境的束缚,过上充实的生活。
通过理解所面临的挑战并采用以韧性为核心的策略,我们可以赋予那些“出生在地下室”的人们以力量,让他们攀登到新高度并茁壮成长,无论他们的起点如何。
作者简介:卡拉·高德斯瓦茨(Cara Gardenswartz)博士,创立了洛杉矶团体治疗和纽约团体治疗,这是一家为个人、夫妇、儿童和团体提供全面护理的心理学诊所。她获得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士学位,并拥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博士学位。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进行修改和增删。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一杯咖啡公益心理团队。2012年在上海出发。组织咖啡心理公益咨询、公益单身相遇活动、公益心理团体活动、公益心理咨询师学习活动、心理类科普原创翻译读书文章不定期更新。助人自助,用生命影响生命。一杯咖啡,温暖世界的内心。
互动时间
你的童年过得如何,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画面或回忆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原作者名: 卡拉·高德斯瓦茨(Cara Gardenswartz)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
转载原标题: “出生在地下室”的人,只能怪原生家庭吗?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