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有效沟通的8个“问题提纲”
为什么亲密关系要用问题去沟通?
因为用问题的形式来表达、沟通,目的是搜索灵魂深处的自我,去找答案,而像“高速公路上指示牌”般的方法让人觉得公式化,亲密关系恰恰没有公式可循。
当我们报以真诚来回答这些问题时,我们的亲密关系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而且,与亲密关系无关的问题,也能借由这8个沟通方式去解决探索。
“8问纲要”小贴士
3个尊重:尊重自己、重尊重对方、尊重情形。
形式:两人以问题的形式,针对矛盾或某个事件,表达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想法。
适合对象:亲密关系最佳。
态度:绝对的真诚。
Q1
我想要什么?
——你想要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如果你想赢,就一定会在冲突中争得胜负,但是胜负之争只会让赢的人有罪恶感,让输的一方愤恨、心存报复。
如果你满足于对方的妥协,这看上去像是比较好的解决办法,但事实上,两个人都会感觉自己是输的那一方。
如果你希望的是两人能够相爱到老,那么结束“权力斗争”是第一步,而每个问题的本身,都包涵自行解决的机制。
只要问题所唤醒的感觉(愤怒、受伤、失望等)得到了双方妥善的处理,问题自然会转化为礼物、人生经验。
你最后会发现,问题并不是金钱、对方的臭脾气、家务事、孩子的养育问题等,而是由于童年时期曾受过创伤,导致对生命失去了信心。
Q2
有没有什么误会要先澄清?
——会指控对方是因为前期经历了太多预设。
伴侣晚归也许是因为车子爆胎了;也许是工作上遇到了麻烦……
误会被澄清,就不需要再胡思乱想了。
更需要的是,你们可以一起觉察问题恶化的真正原因,例如:
为什么晚归不愿意通知伴侣?
为什么我会觉得对方不像以前关心自己了?
03
我所表达的情绪
有哪些是绝对真实的?
——表达绝对真实的意思是:我所说的话,不会让冲突更加恶化。
如果当伴侣晚归,你说:“就是因为你这么晚回家才让我生气的。”这句话说出来会让冲突加重。
比较接近事实的说法是:“你没有早点回家,我就生气了。”
更好一点的说法:“你今天比较晚回家,我就感觉到我心里有一团火。”
要不然这样说:“我现在很生气,不过这不是因为你的原因,但是现在就是一肚子气。”
能对自己的情绪百分百负责,这就是绝对真实的情绪表达。
小贴士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给到“投射”这个词一个新的意义:我们所看到的外在世界的每件事,其实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反映。
「内在容易感到恐惧的人」就会觉得新团队中的陌生人看起来很凶恶;「暴脾气的人」就会觉得同伴有很多错误;「平静积极的人」就会觉得同伴们都是小天使。对自己的感觉负全责,就能让我们不再误认为快乐和不快乐来源于外面。
在冲突中,愤怒通常是最先出来的情绪,并经常会盖住其他更重要的感觉,但知道并尽量感受自己的生气也是件好事,就像身体的疼痛在告诉你需要关注这里一样,你也需要关注自己为什么愤怒。除了愤怒以外,恐惧、悲伤或衍生自这三者的其他感觉也是常出现的情绪。你可以尝试说出“我现在觉得……”填补空缺的部分,这便是你探索内心的开始了。
Q4
我伴侣的情绪,
是不是似曾相识?
——你能感觉得到的情绪大概率已经存在你心中很久了。
你能感觉得到的情绪大概率已经存在你心中很久了。但还是会有人认为要不是对方惹我生气,我就不会有这种伤心的时刻了。
是这个道理没错,但重点是,悲伤的感觉是早就有的,你会觉察到它的存在,是因为痛苦需要治愈。
认为先有事情发生,才引起你的情绪,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想法。
Q5
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
——“熟悉”和“家庭”脱不了关系。
家庭是我们最早开始建构信念的地方,信念是由想法、图像、感觉所构建成的东西。
家庭也是我们最早开始感受情绪的地方。我们心中无意识的部分在体验到某事时会产生反应,这种反应就是情绪。如愤怒、恐惧和悲伤,这些情绪都是你在小时候和家人互动时产生的。
家里照顾你的人最具重要性(通常是妈妈,或爸爸、其他亲戚),其次是掌权的人(通常是爸爸,有时候是妈妈或亲戚),最后是兄弟姐妹及其他亲戚。
和他们的互动中会感受到强烈的情绪(有正面有负面),这对于我们建立信念有关键性影响。
如果想要真正成长,摆脱自我限制的信念,那我们需要找到这些信念的来源。
和伴侣沟通,分享情绪可能的来源,好处一是不再把伴侣当作敌人而是盟友;好处二是分享的过程中可以更清楚地觉察情绪的每个小细节。
Q6
我该怎么回应这种情绪?
——不保留不抗拒地说出来。
首先声明,不论哪种情绪,在你身上停留的时间都不超过六分钟。除非你为它们建造了一个家,让它们在里面生根长大。
当你单纯集中精力去看见情绪、体会情绪,且不做评判,那么情绪就会转化为更高形式的能量。
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心里有什么感觉就说出来,尽量不做保留,也不抗拒。
除了说出情绪的由来,尽可能地说出情绪的强度、组成和它所造成的效应,但要小心不要在过程中放纵了情绪。
Q7
情绪背后有哪些感觉?
——不把如空洞的大海当作敌人,而把它们当成我们的一部分。
当化解了自己情绪后,你会发现另一扇通往“空虚感”的大门。我们开始追求完全的“自我觉知”时会遇到“空虚感”。
寂寞、无助、绝望、迷失……
都是人类经验的一部分,但是这些感觉是深邃而无边的,让我们十分畏惧感受它们。可能小孩子发脾气也是因为逃离这些空洞的感觉吧。
空洞的感觉是造成我们限制性信念的主因。如果我们能坦然面对,人生就可以有很大的改变。
最简单的处理方式是:尽最大努力将空虚无力的感觉表达出来,除了更让我们了解自我,还能不至于让我们迷失自己。
一滴即将落入大海的雨滴,在成为大海一部分时,还能保持自我吗?换一种思路如何——不把大海当作敌人,而把它们当成我们的一部分。
Q8
我能不能用爱
来回应“空虚感”?
——觉察情绪,接纳痛苦,那便是用爱在回应。
一旦选择面对自己最深层次的感觉,你就可以开始将“恐惧”转化为“爱”。
如果你能集中心力去面对“无力感”,并且接受这种感觉,那么你就是“选择”了爱。
当我们选择用相同的方式来回应对方时,我们也会发现,伴侣也同样在用一样的方式和你一起。
作者:呀梨
责任编辑:微青
互动时间
你和伴侣沟通时都有什么习惯用语,背后藏着什么样的情绪?对方可以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