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我们如何面对所爱之人的离世
作者:王佳萌
来源:微信公众号:春萌心理(ID:harumoepsy)
《情书》作为一部知名的日系纯爱电影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在多次观影的过程中我逐渐感到,这部作品能给大家带来如此多的感动和共鸣,一方面是因为它呈现了青少年时期纯真透明、不求回报的恋慕,另一方面,它更触及了我们生命中避无可避的哀伤的议题。
我们该如何去面对所爱之人的离去,去直面丧失和进行告别?
01
博子的故事
情书的故事开启于一场阴差阳错。
渡边博子的爱人藤井树在登山时遇到山难去世。
在他去世两年后,博子虽然已经和藤井树登山时的队长秋叶交往,但心里仍然无法完全忘掉藤井树。
她在藤井树的初中同学录中看到了藤井树家的地址,于是带着怀念和追忆的心情,给这个地址写了一封本应无法投递的信。
你好吗?我很好。
但是实际上,住在这个地址的,是同名同姓的另一个藤井树。
这位藤井树是女生,初中时她和男藤井树是同学,两个人因为同名同姓闹出不少笑话,经常被同学起哄、嘲笑,又被恶作剧安排去一起当图书管理员。
在这种环境的压力之下,两人虽然对彼此都有一些朦胧的青少年时期的爱恋,却都无法表达,甚至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种感情的存在。
少年藤井树不擅长也羞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于是不断地在图书卡上写下对方的名字,又用各种小花招来戏弄少女藤井树。
而这段朦胧的感情,最终因为少年藤井树的转学戛然而止。
博子好奇死去的爱人曾经是怎样的少年,于是继续和女藤井树通信,两个藤井树之间或好笑、或温暖的回忆逐渐浮出水面。
而博子到藤井树的老家造访时,惊讶地发现,女藤井树长得和自己如一模一样。
博子意识到,男藤井树说对自己是一见钟情,但其实是因为,自己长得和他年少时的初恋情人很相似。
这个秘密,终于在他死后被她发现了。
她本来难以接受这一真相,但最终还是带着原谅和释然,来到藤井树去世的山脉之下,对着他大喊,你好吗,我很好,真正完成了与死去爱人的告别。
博子在两年前丧失了自己的爱人,又在发现真相的过程中丧失了对爱人完美的印象,意识到了他的隐瞒。
但也只有直面伤痛的过去,直面对方真实的、不完美的样子,我们才能真正地走出过去,和过往告别,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这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哀伤与接纳的过程。
02
藤井树的故事
而《情书》的另一条主线,也笼罩着失去与哀伤的气息。
女藤井树从故事的一开始就患上了感冒,但不知为何,她一直不愿意去医院好好看病。
随着故事发展我们才知道,原来藤井树的父亲就是因为感冒转成肺炎而去世了。在当时,藤井树的爷爷不愿意等救护车,一定要背着父亲去医院,最终耽误了救治的时间。
藤井树不愿意去医院,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医院和父亲的死联系在一起,不愿意去医院面对这段伤痛的回忆。
另一方面,通过否认感冒的严重性,藤井树或许在潜意识里认为,只要自己能扛好感冒不去医院,就意味着感冒并没有那么可怕,那么父亲也就不会死去了。
由此看来,藤井树似乎并没有完成对父亲的死亡的哀伤。
然而,她的感冒还是越来越重,在一个雪夜她高烧倒下,而此时因为大雪,救护车需要一小时才能到家。
藤井树的母亲因为之前爱人去世时的回忆,担心不等救护车就一定会耽误治疗导致藤井树死去,于是坚持要等救护车,不想让爷爷背藤井树去医院。
但爷爷知道这次的情况与当时不同,他确切记得自己跑到医院需要多少时间,很确定自己跑会比此刻等待救护车所需要的一个小时要快。
藤井树的母亲在犹豫之后,终于决定两人一起,出发跑着带藤井树去医院。
这某种意义上,也是母亲完成对爱人去世的哀伤的过程。
她没有被来自过去的痛苦回忆困住,而是和爷爷一起面对此时此刻的困境,做出最适应当下情况的决策。
03
丧失与哀悼
在影片的最后,初中女生们把一本书交给女藤井树,是当时男藤井树转学前交给她代还的《追忆似水年华》。
她非常不解,打开书,把借书卡翻到背面才发现,原来上面画着自己初中时的样子。
男藤井树年少时的爱恋的证据,被封存在书本里,穿越时光,在他去世之后终于到达了他爱慕的人的手中。
《情书》是一部很温暖的电影,但它的内核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其实是多重的丧失,和人们在因为丧失停滞不前之后,终于能够去直面挚爱之人的离开,对丧失进行哀悼和接纳、继续生活下去的过程。
博子失去了爱人;女藤井树在少年时失去了父亲,也失去了朦胧爱恋的少年。他们的生活都曾经一度因此而停滞不前。
弗洛伊德认为,如果哀伤没能正常进行,可能会带来抑郁。
这种抑郁有时体现为对自己的攻击,藤井树重感冒也不愿意去医院,博子一直难以去拥抱新的恋情,似乎都是自我攻击的体现。
他们不允许自己放下过去、变得好起来,以此来保持与已经失去的重要他人的联系。
在《情书》中,红蜻蜓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意象。
参加完父亲的葬礼之后,少年时的女藤井树在冬天的雪地中看到了一只被冰封的红蜻蜓。《情书》的小说封面上也画了一只红蜻蜓。
红蜻蜓已经被冻死,却仍保持着活着时漂亮、舒展的姿态,仿佛仍在振翅飞行。
就像我们生命中已经失去的重要的人,在我们的回忆中如此鲜活,不会褪色,仍然是他们曾经的样子。
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希望红蜻蜓永远被冰冻保存,永远美丽,那么我们的生命就必须一直停留在寒冷的冬天。
因为机缘巧合的相遇,博子和女藤井树得以去重新面对伤痛的回忆,不再逃避,而是真正地去接纳挚爱之人的离开。
当我们爱的人离我们而去,我们会感到难以接受,会逃避会否认,但最终我们会逐渐意识到,虽然他们已经不在了,但是他们对我们的爱,他们带给我们的回忆,会一直伴随着我们。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带着这些或美好或悲伤的回忆,继续走下去。
当我们向冰冻的红蜻蜓告别,允许冬天过去,春天就会来临。
作者简介:王佳萌,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春萌心理(ID:harumoepsy),北大心理学本硕,心理动力学取向咨询师。不定期更新心理咨询和精神分析相关文章,咨询预约方式见推送。 “Everybody finds love in the end.”
互动时间
你看过《情书》吗,你又有什么感悟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感受和故事。
原作者名: 王佳萌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春萌心理(ID:harumoepsy)
原文标题 《情书》:我们如何面对所爱之人的离世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