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诸行动:在不同人格中的表现
作者:王晓艳
来源:微信公众号:晓艳心理(ID:xy-psy)
通过用行动来做点什么,使我们从给我们带来痛苦和不适的应激中重新恢复保持平衡的内稳态,是生物体的一种再也寻常不过的应对方式了。
美国生理学家沃尔特.坎农(Walter Cannon)用来概括动物面对应激的生理反应的“应急反应模型”,从行为的角度又被称作“战斗或逃跑反应”。所谓“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不论是战还是逃,都是一种应时应景的生存之道。
而当付诸行动作为一种防御机制来描述时,我们更多的是强调其适应不良和破坏性的一面。例如,当一个边缘型人格者通过用刀片割伤自己来缓解分离焦虑时,她用来降低痛苦的方式也导致了身体的受伤和死亡的风险。
01
反社会人格及恶性自恋
在不同的人格类型中,反社会及恶性自恋者的付诸行动对于他人最具有伤害性。其重要原因在于,良知的匮乏使得他们在行动时不会考虑他人的福祉,反而会为了自身的利益或享乐的目的而利用或操纵他人,严重者甚至会残害他人。也就是说,给他们带来愉悦感的行为是建立在给别人带来痛苦的基础之上的。
譬如说,一个人通过诈骗获得了可观的经济回报,但这种获利并不是以公平交易的方式来实现的,而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了他人的钱财,被骗者的利益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的。
02
偏执型人格
偏执型人格者向外的攻击性和他们内心世界的偏执-分裂息息相关,他们将内在的迫害与被迫害的关系配对投射到了外部世界,外在的他人是具有攻击性与迫害性的(坏的),而他们自身则是纯洁的受害者(好的),为了对抗外部的“恶”,他们会奋起还击,从而保护自己。
但这些“被迫害感”往往是由他们对他人的不信任与多疑所激活的,而非实际存在的,这也使得他们所谓的“正当防卫”其实成了对无辜者的攻击和伤害。
打个比方,一个多疑的丈夫总是寻找各种蛛丝马迹来证明妻子对他不贞,并因此而经常对她大打出手,通过这种行为来平衡他内心的屈辱感和受伤感,但他实际上只是将想象中的伤害与还击在现实中找了个“替罪羊”将其上演了出来。
03
抑郁者
而当攻击性调转方向,由向外转到向内时,这些具有破坏性的力量便从伤害别人变成了伤害自己。
具有抑郁特质的人往往存在攻击转向自身的特点,与反社会型人格者的缺乏道德与良知(超我)相反,抑郁者的超我往往过于严厉;与偏执型人格者的将“坏客体”外化相反,抑郁者则是将“坏自体”内化了进来。
这些都会导致抑郁者过度地自我指责与批判,他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贪婪、自私、嫉妒、性欲等而认为自己品质恶劣,也可能会担心自己的攻击性伤害到了别人而内疚不已……
当抑郁者的自我攻击发展到极致,甚至觉得自己罪不可赦、不配再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时,便可能通过自杀的行为来将“坏自体”杀死。
除了罪疚感以外,无望感也是导致抑郁者自杀的重要原因,并且可能更为常见。当痛苦无法消弭,看不到任何改变的可能与希望时,至少还能通过杀死自己来让痛苦终结。
04
边缘型人格
同样是自杀或自伤行为,与抑郁者的差别在于,对于边缘型人格者来说,更多是处理情绪的冲动性行为。
他们可能会在感觉到被抛弃、被威胁或被批评以后,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愤怒、悲伤和绝望等情绪而产生自杀或自伤的冲动,可能会有作态的成分,也就是说,并不是真的要结束生命,而是通过这一行为来达到警告、威胁或求助的目的。
但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他们的自杀行为,因为这些行为可能会导致死亡的真实发生。
边缘型人格者的冲动行为涵盖的范围很广,他们可能会鲁莽驾车、冲动性消费、性滥交、物质滥用、暴食等。
有的边缘型人格者在决定自杀或自伤后,会进入解离状态,他们可能会“机械化”地行动,但却很难记得行为的细节,这点类似于多重人格者的自残行为,但他们自伤的动机又各不相同。
05
多重人格(解离性身份认同疾患)
在《24重人格》中,卡梅伦并不想割伤自己,他也烦透了每次去医院的急诊室后要捏造各种没人相信的谎言来解释受伤的原因,但当他的其中一个分身斯威奇主宰了他的身体时,他就是会恍恍惚惚地用尖刀划伤自己而不自知,直到他的自我意识重新回到他的身体里。
当多重人格者的这种破坏性行为由针对自己转为针对他人时,便可能实施犯罪行为。在美国作家丹尼尔.凯斯创作的纪实小说《24个比利》中,记录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犯下重罪但却被判无罪的嫌犯威廉.斯坦利.米利根,因为他的多重人格,使得他的主人格对他的次人格所犯下的罪行毫无记忆……
06
强迫者
相较于以上描述的付诸行动对他人或自己实际的伤害程度,从外显的角度来说,强迫行为的破坏性相对轻一些。强迫行为是降低焦虑的一种方式,而导致焦虑的原因则是五花八门。
具有强迫行为的人会放大普通人也会关心的问题,比如健康、死亡、性、他人的福祉等。
譬如,他们有的会因为担心被细菌、病毒、身体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死人相关的东西等所污染(不洁),而反复洗手、洗澡、清洗衣服和自认为被污染的物品等,或者对相关情境和事物加以回避;
有的会因为担心门窗、煤气、水龙头、电源等没有关好,或者担心计算错误、签名有误、说(做)了不该说(做)的话(事)等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而进行反复地检查、核对和询问;
有的会因为害怕自己的攻击性冲动会伤害自己或他人,如害怕自己从楼上跳下去、害怕自己拿刀把孩子给杀了等,而反复地检查或者回避相关的场合和事情;
有的会因为担心自己乱伦的性冲动、不合理的性幻想、对神灵的亵渎念头、遭遇某些不吉利的数字、颜色、物品等冒犯道德、禁忌或带来霉运,而通过某些仪式行为进行中和或者进行回避;
也有的需要通过反复地摆放或整理物品使其对称、整齐、各就各位,或者囤积物品和回避扔东西,来缓解不整齐或担心扔掉有价值的东西所带来的焦虑;等等。
07
回避型依恋者
回避行为不仅可见于强迫症者中,也可见于有社交焦虑、场所恐惧症(通常伴有惊恐发作)、特定恐惧症(如害怕动物、自然环境、交通工具等)等的人的行为中;
从人格的角度,则常见于包括分裂样人格、羞怯型自恋、强迫型人格、回避型人格在内的具有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群中。
回避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不去面对让自己感到恐惧的人、物、情境等,从而降低焦虑的方法。
有些容易回避且不会有太大的副作用,例如,如果一个人怕猫,那么只要她自己不养猫,也不进宠物店,并且看见猫就躲开即可;
但如果一个人害怕乘坐飞机,那么他的长途出行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他往往只能选择速度更慢的陆上交通工具了;
而如果一个人只要出去跟人打交道就感到焦虑,手足无措、面红耳赤,那么,他/她的焦虑指数越高,回避的社交场合越多,则越有可能影响到他/她的职业选择和发展,以及伴侣的选择,严重者可能完全从社会生活中退缩回去了。
总的来说,作为防御机制的付诸行动之所以适应不良和具有破坏性,主要是因为其实施者人格结构的脆弱性和/或缺陷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无意识的欲望、恐惧和幻想对现实的偏离所导致的。
而人格成长的过程,既是与自己的主体感和内在的智慧建立连接的过程,也是穿越自己无意识的欲望、恐惧和幻想的过程。
作者简介:王晓艳,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晓艳心理(ID:xy-psy),精神动力取向心理咨询师,著有心理科普书《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
原作者名: 王晓艳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晓艳心理(ID:xy-psy)
转载原标题: 付诸行动:在不同人格中的表现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