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积极情绪的存在为何成为了难解之谜?
她身材修长、肤色浅黑,仪态威严,语言睿智,正缓慢而严谨地向台下所有人发问道:
“进化选择了消极情绪来对抗和逃避,
那我们为什会有积极的感觉呢?
甚至进化为什么会为积极的情绪而烦恼呢?”
1999年9月,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Barbara Frederickson)在第一届积极心理学国际峰会上首次公开了自己的“拓展-建构”理论。
虽然如今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正在蓬勃发展,但在30年前的心理学领域关于积极情绪的知识基础还是非常薄弱的。
正如我们在 马丁·塞利格曼:人生不是由过去的经验所决定,而是被未来所召唤 一文中所阐述的,那个时代是传统(消极)心理学占据主流。
而传统心理学倾向于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
毋庸置疑的是,消极情绪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更多的问题,而积极情绪很少带来烦恼。
其次,我们有足够多的词来描述消极情绪,而积极情绪却很少。这也使得情感理论家们也更偏向于关注原始情绪,以发展可以适用于解释更多情绪的模型。
基于诸多因素的作用,使得积极情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科学研究的边缘领域。
以致于在进化心理的角度,对于积极情绪是否有存在进化的必要,是学界一直没有弄明白的。
为了能够更好地探讨积极情绪对于人类的存在价值,我们有必要先来认识消极情绪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
01
消极情绪让我们活到了今天
从人类的进化史来说,消极情绪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生存下来。
比如,愤怒产生攻击的冲动,恐惧引起逃避的冲动,厌恶导致驱逐的冲动,内疚引发弥补的冲动等等。
科学家们将此定义为“特定行为倾向”(Specific action tendencies),即情绪为这些行为模式提供了驱动力。
换而言之,当发现了觅食中的老虎或狮子,那些逃跑的人才能够活下来,避免被吃掉。
正是由于人类的祖先在感受到特定情绪时,会有这些特定的行为反应在脑海涌现出来,一次又一次地将他们从生死关头拯救出来。
在任何情况下,当你看到危险临近时,你不仅会感受到强烈的逃生冲动,并且在毫秒之间,你的身体也会被迅速调动起来。
此刻你的心血管系统正风驰电掣般将更多的氧气运送到你的肌肉,让你做好随时逃跑的准备。
所以,恐惧、紧张等消极情绪在过往人类进化历程中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但当情绪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们试图借助“特定行为倾向”来解释积极情绪时,问题却伴随而来。
有的科学家将喜悦与做任何事情的倾向相联系,也有人将宁静与什么都不做联系在一起,但这样的行为倾向却并不具有特异性。
而且,与消极情绪往往伴随强烈的生理变化相比,随着积极情绪而来的生理变化恍若无物。
也就是说,对消极情绪如此受用的理论模型,却无法套用在积极情绪上。
那么,诸如喜悦、宁静和感激之类的积极情绪的存在意义究竟是什么?又好在哪里?
02
揭开积极情绪的存在之谜
1990-1992年,芭芭拉以博士后研究员的身份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展自己对情绪的研究。
期间受到同事利文森的研究启发,引发了芭芭拉对积极情绪的好奇。
利文森曾在研究里写道:“诸如幸福等积极情绪的进化意义也许是消除消极情绪对心血管的不良影响”(Levenson, 1988)。
因此,在1990年秋天,芭芭拉便与利文森设计了一些列的实验试图验证“撤销假说”(Fredrickson & Levenson, 1998)。
尽管实验的结果并不如人所愿,但作为第一个针对积极情绪的研究项目,对撤销效应的研究点燃了芭芭拉对积极情绪的进化起源的迷恋。
为给积极情绪的功能发展一个适当的进化论点,从此开始了漫长的研究历程。
直到1998年,芭芭拉在《普通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积极情绪有什么好处?(W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的文章。
第一次完整阐述了自己多年来的研究设计与“拓展-建构”新理论思想,后又历时数年的补充和完善。
最终在2001年将这个关于积极情绪的新理论视角融入到了积极心理学领域,并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个不同于“特定行为倾向”的理论,颠覆性地为我们揭开了积极情绪存在的存在意义。
该理论认为,积极情绪能够拓展个体的瞬间思维-行动范围,进而建构持久的个人资源(包括智力、生理、心理和社会资源),从而给个体带来长期的适应性益处。
可见,积极的情绪并不是解决眼前的生存问题,而是解决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问题。
例如,快乐使人们产生游戏的需求,让人们探索新的可能,表现我们的创造性的天赋;游戏中出现的乐趣和笑声有助于与他人建立融洽和依恋的关系等等。
总而言之,人类祖先所面临的似乎已经被积极情绪解决的适应性问题是:
个体应该何时以及如何建立生存资源?
答案是,在安全和满足的时刻,通过玩耍、探索、品味和整合来建立资源,促进他们在财产、能力和有益特质上不断发展。
这些新资源也使我们的祖先更擅长处理一些在未来可能会发生的生存威胁。
03
培养积极情绪
收获欣欣向荣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的使命是理解和培养使个人、社区和社会繁荣发展的因素。
那积极情绪在这个社会使命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答案似乎很简单,积极情绪是繁荣或最佳幸福的标志。
更重要的是,积极情绪是值得并且可以培养的,这不仅仅是因为情绪本身,更是作为一种实现心理成长和改善幸福感的方式。
如果你希望自己未来的生活能够更有活力。
从此刻起,通过欣赏美好的事物、增加你的善举、带着激情生活,或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与他人和自然建立亲密而友好的联系等等来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
但需要提醒你的是,积极情绪有显而易见的巨大好处,但也不应一味地追求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过多,会使人狂妄而浮夸;消极情绪过多,则使人悲观消沉。达到适度的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比,才能更大程度地提升幸福感。
回顾“拓展-建构”理论的创立与发展过程,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与她的团队在20余年里始终坚持通过实证研论证自己的假设。
不断地为我们揭开积极情绪在身心健康状况、韧性、创造性、社会关系、社会偏见、危机应对以及生理和神经活动等方面产生的作用。
并且坚持通过数据与量化的标准来解释和影响看似抽象的情绪,帮助人们直接、有效地认识和提升自己,达到最佳的身心水平,从此而获得幸福美好的人生。
无论何时,人们都渴望得到幸福,但我们中的许多人却总是陷入各种陷阱,在错误的地方寻找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