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羞于叫别人的名字吗?丨Alexinomia现象
作者:Lydia
编辑:草芽君
美编:Zene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每次都想呼喊你的名字,告诉你心中的话,面对面,看着你的眼睛,不再追寻你的背影......”
(图源网络,侵删)
当歌神张学友唱出《每次都想呼喊你的名字》时,不少人都产生了同样的共鸣——面对自己心爱之人,不敢直接开口的羞涩和胆怯。
然而,有这样一些人,也无法直接称呼他人的名字。他们不是因爱彷徨,也不是因恨挣扎,他们知道他人的名字,但在个人交流时却无法使用这些名字,这种现象在心理学领域被称为“艾莱克西诺米亚(Alexinomia)”。
01
什么是Alexinomia?
Alexinomia,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它源于希腊语,描述的是一种很特殊的社交挑战。
我们可以拆解一下这个词:“a-”表示“不”,“léxis”意味着“言语”,而“ónoma”则是“名字”。将这些词根组合起来,便形成了Alexinomia的字面意思——“叫不出名字”,指的是一种在社交互动中难以使用他人名字的心理现象[1]。
这种现象并不像明明认识这个人却忘记了对方名字那样简单。对于那些患有Alexinomia的人来说,他们在知道别人名字的情况下,却因为强烈的焦虑和不适感而无法在交谈中使用这些名字。
这种无法说出名字的行为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恐惧和紧张。这种恐惧感可能伴随着一系列负面情绪,如尴尬、羞愧、焦虑和恐慌。这种恐惧感会导致人们避免使用名字,从而影响日常的社交互动和人际关系。
比如,为了不使用名字,Alexinomia患者可能会使用“嘿”、“你”等非个人化的称呼,或者通过描述“那个穿红衣服的人”来替代直接使用名字;也可能通过眼神接触、手势或身体接触等非言语交流方式来引起他人注意。如果各种避免策略都失效,那么他们可能会选择完全撤退,放弃交流,以减少焦虑感。
有一位Alexinomia患者这样描述自己的症状:
对我来说,叫别人的名字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当我谈论某人的时候,我也很难说出他的名字…我总是说‘和邻居散步’或者‘和同学见面’。我不会说他们的名字。那时候我才真正注意到,对我来说,不管他是好朋友还是不那么好的朋友,说出他的名字是多么困难。
举个例子,我在地里帮忙挖土豆。我们在收割机的后面,我的前男友开着拖拉机,其他也在帮忙的女士们请我告诉他开慢点,现在开得太快了。我朝他大喊‘嘿,嘿,嘿!’,因为我就是叫不出他的名字。他没听见我说什么,最后是另一位女士叫了他的名字,他听到了就停了下来。但是我就是做不到。[1]
显然,无法说出他人的名字带给这些Alexinomia患者很多困扰。
在亲密关系中,如与伴侣、家人或朋友的互动,由于Alexinomia患者无法使用名字,可能会使这些关系显得疏远和冷漠,导致误解和冲突;
在日常生活中,从点咖啡到在商店询问信息,Alexinomia患者也可能会在需要称呼服务人员或销售人员时遇到难题,包括在职场上,无法适当地称呼同事或上司可能会影响团队合作和职业形象,限制患者的职业发展。
02
为什么会出现Alexinomia?
在西方社会,名字是在出生时取定的,主要表达个人身份,而姓氏则来自父母,通过属于一个家庭来表示社会身份[2]。用名字指代一个人,可以帮助我们将不同的人区分开来,从而识别出特定的某个人。
忽略名字的现象在生活中也不少见,譬如许多非洲和亚洲文化中都不直呼他人名字,这是社会习俗引起的;而大多数以英语为基础的西方文化中,使用别人的名字通常被认为是尊重和礼貌的表现,但直呼上级或上级的名字也会被认为是不尊重的[3]。
虽然现在各大公司也在鼓励职员们直呼其名,以促进包容性和避免不必要的等级制度,但各大公司的员工使用上级名字的频率还是较低,因为名字持有者和名字使用者之间存在等级距离。
Alexinomia症状与这些情形有些关联,但不完全相同。Alexinomia患者知道别人的名字,并且非常想使用这个名字,但他们不能。为什么会如此矛盾呢?
//1.早期家庭动态
家庭动态包括家庭环境、亲子关系或家庭中的心理疾病史。一个不稳定的家庭环境,如父母离异或家庭结构的频繁变化,可能导致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和稳定性;
童年的创伤经历,如忽视或虐待,也可能导致他们在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中感到不安全,使得个体难以正常地与他人交往,从而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调节。
//2.不安全的依恋模式
早期的亲子关系对个体的依恋风格也有重要影响,如果父母照顾不当或情感回应不及时,儿童可能会发展出不安全的依恋风格。
依恋理论认为,个体在早期与照顾者之间形成的关系模式会影响其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依恋被分为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其中不安全型依恋又包含了回避型、矛盾型两种亚型。
不安全的依恋模式可能导致个体在人际关系中感到不安全,依恋焦虑可能导致个体在社交互动中过度担忧被拒绝或不被接受,从而倾向于社交回避,即不使用姓名,以减少潜在的拒绝或失望。
//3.社交焦虑
Alexinomia与社交焦虑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常常担心别人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害怕与他人接触时可能出现的尴尬、被嘲笑和取笑,其特征是在社交场合中过度担忧被评价或审视。而社交焦虑往往伴随着高度的自我意识和负面的自我评价。
Alexinomia患者在尝试使用名字时可能会感到自己的表现不如他人,这种自我意识可能会加剧他们的焦虑和羞耻感,导致他们更难以在社交互动中使用名字。
//4.情感表达的困难
名字在很多文化中不仅是一个标识符,它还承载着情感和个人身份的意义。对于Alexinomia患者来说,使用名字可能涉及到深层次的情感表达,往往伴随着情感的投入,如表示尊重、亲密或个人关注,这可能触发他们对情感暴露的恐惧,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关系越亲密,Alexinomia症状越严重。
此外,Alexinomia患者可能在识别、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方面也存在挑战,他们倾向于回避那些需要表达情感的社交互动,这可能使他们在不得不提及名字时,会感到更强烈的不适、焦虑与不安。
可以看出,这些成因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可能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个体是否发展Alexinomia。但Alexinomia的起源尚不完全清楚,未来的研究可能需要探讨Alexinomia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包括可能涉及的大脑结构和神经途径,以及情绪处理缺陷[4]。
03
如何应对Alexinomia?
目前,对于Alexinomia的研究还相对有限,也没有一套针对Alexinomia症状的具体方案。但通过Alexinomia的可能成因,我们可以从减轻社交焦虑、鼓励情感表达的角度去帮助Alexinomia患者改善目前无法叫人名字的困境。
//1.暴露疗法:用行动战胜焦虑
“我等待眼神交流。当坐在一张大桌子旁,有很多人在说话时,有时会有点困难。我真的要等到他直视我的时候,再说:‘你能递给我点东西吗’?太蠢了。或者直接说‘你’或‘嘿’,这也太粗鲁了。或者我抚摸他,轻拍他,然后开始说话,也会很奇怪...[1]”
Alexinomia患者对自己的社交没有自信,总是处在“我还没准备好”的状态。但其实,在自己仍害怕或没准备好时先行动起来,可以让自己获得自信,即行动比信心更重要。
在引发焦虑的环境中去行动。可以想象一下让自己感到焦虑和恐惧的情境,比如:做自我介绍、向SA购买商品、与甲方工作、和邻居寒暄、参加一个有陌生人的聚会、叫朋友和家人的名字等等。
然后,列出一个自己的挑战清单,按照挑战难度排序,练习使用名字,逐步增加难度,直到能够在真实社交场合中自如地使用名字。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有变化,焦虑会被你的行动打败,信心正在朝你全力追赶。
//2.自我接纳:我可以是不完美的
停止对自己的审视,是抛却羞耻感是第一步。
学习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对自己的努力表示同情,就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善待自己,学会自爱和接纳自己。可以试着列出自己的优点,并时刻提醒自己关注它们,这样可以帮助Alexinomia患者减少自我批评,增强应对挑战的能力。
//3.情绪调节和表达:控制情绪的小怪兽
学习一些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正念冥想,可以帮助自己在感到焦虑时更好地管理情绪,减少因焦虑而产生的回避行为。而Alexinomia患者可能还会回避情感表达,包括爱、喜欢、需求和希望等。
研究表明,治疗和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提高情感表达和共情能力[5]。如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CBT)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导致焦虑的思维模式,学习应对社交场合的技巧或者通过情绪焦点疗法(EFT)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
学堂君
学堂君觉得,有时候叫不出名字不一定是“Alexinomia”,只是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连名带姓显得太陌生,只叫名字又太过亲切。到底怎么称呼别人比较好呢?
BTW,读者友友是怎么称呼本学堂君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