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成为自己故事中的英雄?——自我形象的力量 |《人性的博弈》
作者:柏拉条
编辑:8小时
美编:N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你的一门专业课老师布置了一项小组作业,这项作业不仅需要明确成员任务分配情况,提交时还需要写明各个成员的贡献占比,这关乎着大家的课程成绩和期末评优。
经过讨论,你和小组成员以还算合理公平的方式“平分”了各项任务,但在实际执行期间还是对交叉工作进行了不少合作与讨论。
而当完成作业需要上报成员贡献比时,冲突爆发了。每个同学都认为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板块工作量更多,认为自己对最终的成果贡献巨大,理应得到一个高占比。
你在小组群聊里目睹着成员们争论不休,不禁开始脑壳痛——为什么每个人对自己的付出如此自信,而对他人的贡献总是抱有疑虑呢?
这一场景,与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在其著作《错不在我》中描述的一项实验惊人地相似。实验中,当研究者们询问夫妻被试他们分别承担了多大比重的家务时,妻子们会说:“你在开玩笑吧?我几乎承担了所有的家务,至少是90%。”丈夫们则会说:“实际上,我也做了很多,大约在40%左右。”
尽管不同的夫妻说出的具体数字不同,但他们估计的总和都会大幅超过100%。这让你不禁思考,为什么夫妻们会以如此不同的方式回忆他们的家务占比呢?
答案的线索,都指向了一个深刻而普遍的心理因素——自我形象(self-image)。我们的自我形象,即我们如何看待和评价自己,往往在不自觉中塑造着我们的记忆与认知,不仅影响着我们对个人贡献的感知,还可能广泛作用于我们的行为选择、人际互动乃至自我发展。
01
自我形象下的选择性记忆
当我们谈论记忆时,我们通常认为它像一台摄影机,以第一视角忠实地记录并重现出我们的经历。但事实上,记忆更像是加工过的影视作品,有时会出于维持良好自我形象的需求对我们的过去进行美化或修改。
那么我们的记忆是如何帮助我们维护自我形象的呢?最近的一项研究通过对经典心理学实验——“独裁者游戏”的变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
在经典独裁者游戏中,扮演“独裁者”角色的被试会领到10欧元的奖金,并有权决定如何将这笔钱分配给自己和另一位被试。这个游戏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人的利他主义程度——那些愿意与他人平分的人被认为是更亲社会的,即利他主义者;而那些倾向于保留更多甚至全部给自己的人则被看作是更自私的,即利己主义者。
而最近的这项研究不再聚焦于分配比例本身,而在于被试如何回忆他们的分配决定。该研究假设记忆错误是系统的,在记忆过程中人们更能记住亲社会的行为和决定而非自私的行为和决定,因此人们记忆中的自己往往是比实际更好的人。
研究者巧妙改编了经典的独裁者游戏,让每位“独裁者”从原本的一次分配变成需要进行五次不同的分配,每次分配金额从10到30瑞士法郎不等。这种设计增加了记忆的复杂性,因为多次决策使得单一记忆更难被篡改或美化。
此外,在被试分配结束后,还需要完成一份调查问卷和一个数学测试,旨在通过这些“分散注意力的练习”将独裁者游戏中的决策从被试们的短时记忆中清除。这样一来,当被试稍后被要求回忆决策情况时,他们的记忆将面临真正的考验。
实验的关键部分在于,被试需要复述并写下5次分别获得的金额以及每次分配的金额。而为了激励被试尽可能准确地回忆,研究者还设置了一定金额的报酬作为正确回忆的奖励。然而即使有了这些激励措施,人们依然倾向于错误地回忆自己过去的决定,记忆中的平均金额比实际分配出去的金额高很多,而这种效应在分配给他人较少金额的被试身上更明显。
对此可以得出结论,为了在自己面前树立良好自我形象,记忆会欺骗并美化自己——即当人们的行为低于他们的个人标准时,他们可能会错误地记住自己的自私程度,从而潜在地避开对他们道德自我形象的威胁[1]——而这种行为通常是无意识的,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记忆已经被篡改。
因此,当你的室友坚称他维护了公共区域的卫生,而你却记得他总是忘记清洁厕所时,不要惊讶于他的“谎言”,这可能只是记忆的又一次艺术创作,出于他对内心自我形象的维护。
当然你也会有疑问,自我形象的存在难道只能让人在做出不完美的行为后通过篡改记忆达到内心平衡吗?难道不能提前约束让自己的言行更加体面吗?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把目光移向自我形象对行为本身的影响。
02
自我形象下的行为选择
想象一下,你身处一个静谧的实验室,眼前只有一台电脑屏幕作为你与外界的纽带。这时,一个艰难的选择摆在了你面前:只需轻轻点击一个按钮,你便能获得8欧元的额外收入,但与此同时,另一个房间里的陌生人将会因此遭受一次痛苦的电击。面对这样的抉择,你会为了金钱而无视他人的痛苦,还是坚守道德底线放弃这份看似唾手可得的收益呢?
先不用急于说出你的答案。请再次想象,如果此时在电脑屏幕上方安装了一个摄像头,在你做出选择时,你脸部最细微的表情都被实时追踪,而镜头录制的画面也会同步清晰地出现在屏幕中。那么,当你的双眼始终被迫看着自己时,你的选择是否又会有所不同?
德国波恩大学经济学教授、行为经济学家阿明·福尔克(Armin Falk)的研究便深入探讨了这一场景。他精心设计了一项实验,将被试置于道德的十字路口,以观察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选择。在这项实验中,被试如前文所述,需要在两个选项中做出抉择:一是为了金钱而可能给他人带来电击痛苦,二是为了他人不受痛苦选择放弃唾手可得的奖金。而实验的关键在于,对照组只能看到用于选择的屏幕,而实验组的被试在做决定时能够在屏幕上看到自己。
研究者认为实验组的被试会在自我形象呈现之后累加个人经验,激发自我意识,而在自我形象的作用下,即使没有他人在场,为了向自己展示一个好的形象,也会试图做一个正直的人。
最终结果也验证了这一假设,当被试能够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的面孔时,他们选择施加痛苦给他人的可能性显著降低,触发电击的比例从72%下降至54%。
当然,针对这一实验设计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一是认为该实验无法排除视频播放造成人们分心的影响,二是怀疑实验组被试的行为变化是由于担心视频背后有他人观看。为了进一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解决这两个疑问,福尔克教授还设置了三种不同的控制条件:一是完全没有视频反馈(如最初的对照组),二是在播放中性视频(如新闻主播的画面),三是在实验室放置镜子,保证参与者选择时能从镜子中清晰看到自己的面容。
实验结果再次如研究预期:播放中性视频对被试的选择结果没有影响,而在照镜子时自我形象得到强化,选择结果同播放面部实时监控的实验组【2】。
这一发现揭示了自我形象在道德决策中的关键作用。人们不仅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更在乎自我内心的镜像,这种对良好自我形象的追求,常常驱使我们做出更积极、更道德的选择。
然而,自我形象的维护并非总是通过正面的行动来实现,有时,它也可能诱导我们采取一种更为微妙且复杂的策略——“逃避”。
当我们面对可能玷污自我形象的道德挑战时,对事件真相与相关信息逃避,便成为了一种看似简便实则深邃的自我保护机制。那么,这种逃避策略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它又如何进一步影响我们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呢?
03
自我形象下的“逃避”策略
某周末你正赶着去和朋友赴约,在快到约定地点的时候,突然看到人行道左前方30米处有一对老夫妻在乞讨,你不禁皱了皱眉头下意识向右走到非机动车道上。
比起确认他们是否真的需要帮助以及自己是否真的应该给予帮助,此时行走路线甚至目光完全避开这个是非之地,似乎才是正确的选择。这种“逃避”便是在事后修改记忆和事前约束之外的一个更简单粗暴的策略,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持良好自我形象。
与上述逃避选择相似,除了从一开始就避开与道德和自我形象相关的决策情境外,有意对自己的不当行为造成的后果视而不见,也能起到保持良好现象作用。在面对一些小的道德问题的时候,如没有将垃圾分类就投到错误的箱子时,总会有人解释“我不知道有这个规定”。甚至在一些违法犯罪案件中,如自己的某个举动间接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总有人会辩驳“我对此完全不知情”。似乎面对自我形象遭受谴责的时候,哪怕明明知道行为后果,还是希望闭上眼睛麻痹自己,通过逃避信息以建立不知者无罪的无辜形象。
为了探究这个行为背后的机制,有研究者对“独裁者”游戏又做了改动,引入了4种不同的处理方式,每种方式的差异在于信息的透明度,为独裁者提供了行为上的“道德弹性”。:
1. 基线(Baseline):独裁者(“玩家X”)有60s的时间,通过点击屏幕上A/B两个字母中的一个做出选择。基线处理下收益见图1(A:X得到6美元,Y得到1美元;B:X得到5美元,Y得到5美元)。该种情况下,选择行为和结果之间完全透明,独裁者的选择直接影响接收者(“玩家Y”)的结果。
图1. 基线处理的界面显示
2. 隐藏信息(hidden information):独裁者选择A,将得到6美元,选B,将得到5美元。而接收者的收益会由一个硬币翻转决定,可能是基线中的1美元和5美元,或者是翻转后的5美元和1美元(收益见图2)。独裁者可以选择揭示真实收益,但这一决定是私下的,接收者不知道独裁者是否揭示了真实收益。
图2. 隐藏信息处理的界面显示
3. 多个“独裁者”(multiple dictator):在基线游戏中增加了第二个独裁者,消除了每个独裁者对不公平结果的唯一责任。当两个独裁者(玩家X、Y)都选择A时,X/Y玩家均可获得6美元,而接收者("玩家Z")只能获得1美元。而只要独裁者中有一个选择B,三个人就仍然可以得到公平的分配,即每人分得5美元(收益见图3)。
图3. 多个独裁者处理的界面显示
4. 合理否认(hidden information):独裁者有10秒的时间做出选择,如果在随机选择的时间点之前未做出选择,电脑将随机选择A或B。同时,别人不会知道结果是独裁者选的还是电脑选的。
实验结果显示,在基线处理中,74%的独裁者选择了公平的分配方式。而在隐藏信息、多个独裁者和合理否认处理中,分别只有37%、35%、34%的独裁者选择了公平的结果。这表明,当透明度降低时,独裁者更倾向于做出自利的选择。[3]
这个实验的特别之处在于,独裁者可以在做出选择前决定自己是否要知道选择不公平的分配方式后,对方具体得到多少报酬。然而只有刚过半的独裁者想知道结果。这表明,当独裁者可以有借口让自己不知情时,他们更倾向于行为自私。这也解释了为何我们有时会故意对自己不好行为的后果视而不见——这可以让自己在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损害自我形象。
04
结语
人们身上的善良与邪恶似乎总在作斗争。一方面,为了维持良好的自我形象,不让良心受到谴责,人们会通过一个个美化策略来粉饰那些不好的事情。而同时,面对各种权力、利益诱惑,人们又不甘于彻底妥协。
我们编织的故事背后的那些用于解释开脱的言行,到底是如何、为何产生,答案也许就藏在心理学家们的经典研究中。
专栏君
篇幅宜人性:★★★★
趣味可读性:★★★
科学严谨性:★★★★★
这是一本带你探索人类行为科学之旅的书,作者通过一个个实验证据,让你对人的需求及其行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解释看似平常的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从而发现自身的弱点与局限,帮助我们摆脱仅依赖主观直觉和过往经验思考的习惯,也对解释他人行为有一定的启发。
对于心理学领域的工作者,本书作者不仅分享研究结果本身,也带入研究者的视角讲述研究过程,分享如何设计才能更好地评估研究结果、保障其信效度。此外,作者也对书中引用的几十项研究进行了解释说明,并在注释部分罗列出原文献以便读者进一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