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自己“不正常”,才是人生的顶级活法
作者:麦子
编辑:一颗多肉、Jessica
图源:unsplash
你有没有觉得自己“不正常”的时候?
可能是对自己不具备某种特质的担忧,比如外向、合群、坚强、乐观;
可能是觉得自己没有达到某种理想状态,比如拥有苗条的身材、稳定的亲密关系、高薪体面的工作;
也可能是偏离了“社会时钟”,比如25岁拥有稳定的工作、30岁结婚生小孩、35岁有房有车;
还可能是因为一些刻板的社会评价,比如女性不要轻易离婚、结了婚就要生小孩、大学毕业生不能去干体力活、大人不能喜欢幼稚的东西......
这些怀疑容易导致:我们对“不正常”充满了无比的恐惧和否认。
当一切不能“正常”进行时,我们就会紧张、焦虑,甚至对现实极度不满。
于是我们会急于证明和逃离这种“不正常”,哪怕是逼迫自己变得“正常”。
似乎每个人都有一种期待:只要我变得“正常”一点,一切都会好起来。
真的是这样吗?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自己“不正常”?“不正常”一定不好吗?真的有必要变得“正常”吗?
今天,壹心理想好好跟大家聊一聊这几个问题。
希望我们都能允许自己“不正常”,允许自己“做自己”。
01
“正常”只是一种理想化状态,“不正常”才是生活中的常态
从语义角度来看,“不正常”和“正常”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它们同时存在时才有意义。
也就是说,当我们评判自己或者他人不正常时,其实也意味着内心认定了某种标准是正常的。
这种标准是如何形成的呢?
伦敦玛丽皇后大学学者Sarah Chaney认为,现代社会语境中“正常”的概念起源于统计学中的“平均值”。
最初,这个词只能代表“多数人集中的值”,表示数量上的“更常见”,比如平均身高。
但随着在精确领域中的应用,“正常”一词逐渐被赋予了更多“价值评判”的权力,并沿用到了人类身上。
即处在均值范围内的人,是更好的;而偏离均值的人,被认为是“不正确的”。
正常的含义从“常态”偏移到了“正确”,它不再仅代表“平均值”,更代表了一种“理想状态”,是最好的。
在一些领域内,这种判断是具有进化意义的。
比如心理学有一个分支学科叫“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异常心理及行为表现的一门学科,包括各种行为、情绪、人格障碍。
它的英译是“Abnormal Psycology”,即在“normal”(正常)前加上反义词根“ab”,表示“偏离常态”,也就是“变态”。
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量化个体身上的非适应性行为,区分出“不正常”的个体,从而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帮助我们更健康地生活。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对“不正常”的定义并没有积极的意义,反而偏离常态的个体,会因此接收到更多的负面反馈,不停地自我否定。
比如一个小孩如果在外面碰到父母的朋友,没有主动打招呼,会被父母批评“不礼貌”“不大方”;
还有我高中时的一个女同学,因为饭量比一般女生要大,所以经常被其他人嘲笑;
或者一个大学生,毕业后不去工作,而是选择环游世界,靠打零工养活自己,也会遭到身边人的质疑和指责。
这些行为或特质并不是“错误”的,只是因为和一般人“稍有不同”,就被环境所否定和排斥。
但其实,环境所定义的“不正常”是流动的。
举个例子,“35岁女性未婚”这件事在一线城市和四线城市所面临的阻力和压力都是不同的。
当环境、社会舆论更宽松时,人们会更有“心理空间”去容纳别人,更有弹性,更温和,更具备包容性。
甚至,在同一个大环境下,每个人对“不正常”的敏感程度也是不同的。
比如,我的两个大学同学都喜欢同性,但其中一个早早就宣布出柜、大大方方做自己,另一个至今还隐瞒着父母和亲戚,找各种借口拒绝相亲。
原因就在于前一个同学的家庭环境更加包容,而另一个同学的家庭环境则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因此,我们对“正常”的定义本身就是不稳定的,它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根据周围人的反馈所形成的自动化认知,是我们身处的环境所塑造的。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不正常”,只是因为你和所处的环境不够匹配。
02
假装“正常”,其实是一种对自我的暴行
必须承认的是,但凡有评价的地方,人就很难不受到影响。
如果一个人身上的某种特质不被TA所在的环境接纳,那么TA就会感觉很不安全,担心自己被针对、被孤立、被惩罚。
久而久之,人就会有压抑真实自我,去“假装正常”的倾向。
美剧《摩登家庭》里的小女儿Alex,成绩拔尖,多才多艺,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孩。
但她在学校却不受欢迎,被同学叫“书呆子”,也没什么朋友。
相比爱学习的孩子,初中生们更喜欢交际能力强、性格外向的人。
Alex虽装作表面上不在意,但私底下却很失落。
她开始讨好学校里最受欢迎的女孩,为了融入对方的圈子,假装不喜欢学习,翘课去参加派对。
后来她交到了朋友,可每次聚会回家后却不开心,因为她其实很讨厌这些娱乐活动。
对任何人,尤其是正在发展社交能力的未成年人来说,不被群体接纳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TA们会体验到强烈的“被否定感”,认为自己的某部分特质(比如爱学习、太内向)是很不正常、很糟糕的。
对“被孤立”的恐惧,会让TA们选择隐藏自己真实的部分,假装成为另一种人。
同时,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期就一直被迫隐藏自己的某些部分,那么即使成年后,否定TA们的人不在身边,TA们也会内化出一个“施虐型客体”,主动否定自己。
朋友小檀有段时间,一见客户,就会出现口误,非常影响工作。
后来她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其实自己非常讨厌这份工作。
虽然收入不错,但她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从事的工作没有任何意义。
然而,小檀却不敢辞职,因为她觉得自己不能这么做。
小檀的成长过程,被塞满了各种习题册和兴趣班。
当她想玩耍时,就会被父母批评:“你怎么一天总想着玩?怎么没见你主动去学习?”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小檀,会将“娱乐和休息”理解为“不正常的”,从而不得不压抑玩乐和放松的想法。因为她觉得,这样才能不被否定,从而得到父母的爱。
这种认知留在了小檀的潜意识中,导致长大后即使父母不再约束她,她也会对休息充满恐惧,所以再痛苦也不敢辞职。
但内心对工作的讨厌却无法压制,这两种矛盾的心理倾向产生冲突,便以工作失误的形式表达了出来。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恐惧会增强“超我”的存在感,让个体高估“不正常”造成的严重后果,只能拼命“假装正常”。
这导致我们根本没有机会去搞清楚自己的真实感受是什么,也就抑制了“整合自我”的过程。
于是,当自我无法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就会引发种种负面体验,然后以躯体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所以,“假装正常”的本质,其实是对自我的暴行。
03
渴望“正常”,是因为缺乏对其他生活的想象
除此之外,集体性的因素也会增强个体对“不正常”的恐惧。
有个叫荞麦的博主观察到: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渴望社会化,TA们早早就开始规划和担忧自己的未来;但同时又缺乏与之对应的自我成长,所以就会很焦虑、很着急。
原因可能和社交媒体的过度渲染有关,它让我们更容易接触到各种极端案例:
“28岁没谈过恋爱是不是完蛋了”“30岁存款超过7位数”“38岁从体制内辞职找不到工作”......
根据社会学理论,环境中的他者呈现出的理想生活模板,会在我们的心中建立一条“正常”的标准线。它会冲击我们“不同”的那部分,削弱内在动力,迫使我们做出“更正常”的选择。
于是,相比慢慢探索自己喜欢什么,我们会更着急能否“尽快达成正常”。
我们用标签定义彼此,把人生的每一步(比如升学、择偶、择业),看作权衡利弊和对错的抉择,力求答案“最优解”,而不是“最喜欢”。
即便遵照内心,选了“不正常”的那条路,这条标准线也会时刻影响着我们。在每次遇到阻力,或者一点失败后,就开始后悔,觉得自己做错了选择,然后赶紧回到那条“正常”的路上。
除了互联网的影响外,大环境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当我们心情不好,或者工作很累时,会很难有耐心听朋友倾诉;整个社会系统也是如此,当经济下行时,系统的弹性也会降低。
在紧张的系统下,人会觉得自己的生存空间也很小。于是会倾向给自己灌输一种“无力感”,把自己想得无限弱小,而系统和他人则无限强大。
这会加剧个体的“认知扭曲”,导致更容易产生“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
“如果不按照正常的方式生活,我的人生就完蛋了。”
“离婚后的生活很难,我只能先忍着。”
“没了这份工作就再也找不到了,所以即使领导快把我逼疯了也不能离职。”
最终,集体性的因素会导致我们缺乏对其他生活的想象,我们看不到其他出路,所以感到更加不安和恐惧。
04
允许自己”不正常“,然后找回真正的自我
厘清以上几点内容,或许已经能够减轻我们对“不正常”的恐惧。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试试这样做:
1、尝试为自己创造一个抱持性的环境。
远离那些让你感到被排斥的人或环境,寻找那些能够接纳你的安全地带。
除了好朋友、伴侣、咨询师外,其实还可以是一个虚拟环境。
因为担心破坏关系,我曾经是一个很难说出自己真实想法的人,有时也会怀疑自己的某些想法是不是太过
阴暗,觉得自己是个坏人。直到我看了《老友记》:
菲比面对朋友的求助,特别坦然地说:“我希望我可以但我不想去”;
瑞秋在得知前男友和闺蜜订婚后,虽然知道自己不占理,但还是在电话里诅咒对方,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内心舒服一点。
我在她们身上找到了“同类”的感觉,这帮助我更能接纳自己身上的一些“阴暗面”。
这不是让你伤害他人,或者故意释放攻击性,而是允许自己的“不正常”存在。
2、问问自己的内心,和真实的自我对话。
重新和“真实自我”建立联系,搞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想成为怎样的人?
你可能会发现,这个自我是变化的。可能你每个阶段、每个状态下的欲望和需求都不同,很难做出选择。
3、具体地去生活。
找到最困扰你的那个点,尝试做出改变,记得给自己一些时间,不要着急责怪自己。
你会发现,正常和不正常之间,包含了无数的可能性。
按照你想象中的“不正常”生活,并不会把自己推进绝望之境;而所谓的“正常”,也绝非看上去的那么完美、那么适合你。
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你总能找到自己的生机。
到那时,是否正常、是否完美都不能成为判断标准,因为你的心灵足够广阔,你足够信任自己,你能在任何境地中为自己找到出路。
你不需要过绝对正确的人生,你只需要过你想要的人生。
世界和我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