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凭什么说我有心理疾病?
作者:支路佳
来源:微信公众号:送你颗糖吧Un(ID:A-Sweet-2023)
这是一篇令人困惑的文章。
我们将会用这哲学的视角重新审视那些我们司空见惯的专业概念。
如果你选择继续看下去,我将伴随着恶趣味以及开心,和你一起思考一些很有趣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从下面这个问题开始思考。
友情提示:如果你在上班摸鱼,建议别看,费脑子。
01
Begin With
什么是心理疾病?
看到这个问题,你可能会毫不犹豫的说,心理疾病就是一些会导致人显著困扰或者功能损害的行为、心理模式,比如像是DSM-5,ICD-11里面的内容。
嗯嗯,你说的非常对。
那么现在我们来重新看一下“疾病”这个概念。
虽然被冠以“疾病”的名字,但心理疾病和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疾病”差异甚大。因为说到“疾病”,必然涉及到一个“治愈”的概念,也就是认为这个人目前的状态是“低于常人的”,需要恢复到“和正常人同样的状态中”。
这在生理疾病的领域是非常简单的,比如一个正常的胃是没有肿瘤的,有肿瘤就是异常状态,我们需要去掉肿瘤,让它恢复到正常水平。
但在心理领域,这个事情变得复杂很多。首先,如果用生理疾病的方式来理解心理疾病,会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歧视和攻击,我们会认为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在某方面是不如“正常人”的,甚至有些人认为如果世界上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疾病患者,那么人们将生活的十分幸福美满......
但真的如此吗?这些问题其实都绕回了最开始的问题,我们是依据什么标准判定一个人有心理疾病呢?可以说判定标准决定了我们对待和处理心理疾病的方式。
先别急着往下看!
你可以花几秒钟想想这个问题,然后带着答案看下面的内容。【赛博算命,从我做起。】
如果一下子不知道从哪里想,那你可以尝试从结果往前推,借鉴下面几个方面来思考这个问题,比如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诊断的依据是什么,由谁来诊断,以及治疗的方法等。
如果想好了,那么请看下面的内容。
02
客观主义
如果你认为心理疾病是一种疾病,是身体某方面的失调,需要通过吃药或者通过医疗手段治疗,那你就是一个客观主义者。
这种观点认为精神疾病是客观的、基于生物学的功能障碍,与文化或个人价值观无关。也就是说所有精神疾病的评判都是客观,可观察,可重复的。当科学发展到足够充分,人就可以像是治疗身体疾病一样治疗心理疾病。
事实上这个观点影响甚大,聪明的小伙伴可能已经发现了,我们上面说到的“心理疾病”、“诊断”,“治疗”这些概念都是源自于“医学模型”。
医学模型带来了很多好处,比如让人们像信任医疗系统一样信任心理治疗;将心理健康放到和身体健康同样的地位上;心理疾病的研究可以申请医学基金,从而获得更好的支持和发展...
但缺陷也显而易见,我们不难发现客观主义不能解释所有的心理疾病。而且有研究证明,心理治疗可以起到和药物治疗同样的效果...
03
价值主义
如果你觉得心理疾病的标准是在不断变化的,更多的受到文化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影响,那你就是价值取向者。
这种取向认为我们对精神疾病的理解和分类与文化、社会和个人价值观密切相关。在一个文化或历史时期被认为是精神疾病的东西在另一个文化或历史时期可能不会被承认为精神疾病。心理健康标准不是纯粹客观的,而是受到社会规范和期望的影响。
而现实中也的确如此。在这里分享一个离谱的故事,美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种叫做“Drapetomania(漂泊症)”的精神疾病。由美国医生塞缪尔·A·卡特莱特在1851年提出,他认为奴隶试图逃跑并渴望自由是一种病态行为,而非人类正常的自然愿望。
这很明显就是在满足奴隶主的需求,人为创造出来了一种心理疾病!
04
生物心理社会主义
如果你认为心理疾病的界定很复杂,是由生理、心理等多重因素共同制定的,那么你就是混合取向的人。
这一取向认为,心理健康问题是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在理解和治疗心理疾病时,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生理特点、心理状态、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等多方面因素。
以抑郁症为例,生理上有家族遗传史、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等)不平衡等因素,心理上有负性思维模式、自我否定等因素,社会上有孤独、社交隔离、工作压力、经济困难等因素。
看上去混合取向更加完整和全面。但实际中,我们的取向是不断变化和杂糅的,对待不同的情况,我们会有不同的视角,比如当面对亨廷顿舞蹈病,你会更偏向生理取向,而当面临社交焦虑,你会更偏向于社会价值或者混合取向。
但这依旧没有解决问题!
甚至反而让问题变得更复杂了!
心理疾病的判断受到这么多的因素影响,我们到底该怎么判断什么是“有病”呢?
05
目前我们在用的评判办法
你可能会说了,说这么多没啥意义,你看我们现在在用的评判标准不就知道了?
好的,那让我们来一起看看目前在用的评判标准。
一、患者主观的痛苦
例如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患者的内在体验是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和影响的重要因素。
二、他人以及社会价值观评定
由他人(如家人、朋友、医生)以及社会价值观对人进行评定。例如反社会人格自身不会感到痛苦,但是依据社会价值观会被判定为有心理疾病。
三、社会文化因素
此外,我们还会考虑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患者的文化、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等因素对于判定的影响。
这也很好理解,比如马斯克说自己未来会登录火星,那确实是有可能的,而你说自己之后会在火星上生活,emmm...大概率可能得往精神病性症状上靠一靠。
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嗯,已经得到答案了?
哼哼,怎么可能呢?
即使基于上述的标准,很多时候我们也很难区分什么是心理疾病。
我们接着来思考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06
我们怎么区分心理疾病以及生活中的苦难?
我想你一定看过太多有“心理疾病”的人拥有一个举步维艰,艰难困苦的生活,比如长期遭受家暴的孩子。也听过有太多患有“心理疾病”的人说过,如果现在中了彩票,那我一切心理问题都没有了(对很多人来说也确实如此)。
那如果这样看的话,那些由生活困境带来的持续痛苦是否又能称得上是“心理疾病”呢?
比如一个接连遭遇离婚、生病、亲人离世的人,他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每天剧烈的痛苦,无法上班,不愿意和任何人有接触。
有些人可能觉得是心理疾病,因为符合诊断标准,比如主观痛苦,无法社交,社会功能受损等,但有一些人会觉得不是,因为这是生活中自然的苦难。而两种理解方式可能会造成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我们认为是心理疾病,我们可能就会需要“治愈”他,让他开心起来、恢复社会功能,而如果我们认为是生活中的苦难,那么我们就更可能会理解他的情况并尊重他的选择。
你可能会说,正常生活事件带来的痛苦是可以自然恢复的,但是疾病带来的痛苦是没有办法自然恢复的。
那么又带来了一个思考:我们好像人为划定了一个价值观标准,人不能一直难过或者不快乐,并且要维持基本的社会功能。
而这又是出于谁的利益在考虑呢?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会不会又剥夺了人自由选择的权利?
此外,你会不会发现,有些心理疾病的诊断不仅不能帮助到人,甚至有可能成为人避免承担生活苦难的护身符?
因为我抑郁,所以我没办法工作。
因为我社交焦虑,所以我不和人打交道。
因为我患了XXX疾病,所以我的人生注定是这个样子...
那些生活中自然而然的辛苦,本来需要忍受或者处理。但当确诊了心理疾病,我们很容易认为这些应该让医生帮我们解决。但如果这样说,我们又好像在进行道德审判,认为“生病”的人是软弱或者逃避的,他们不愿意承担应有的责任。
啊,越说越复杂了!
我们制定的标准到底在满足谁的需要?患者?组织?政府?
事实上,DSM-5每增加一个条目,都能为精神科带来大量经济收益。但另一个角度,如果不能准确的区分疾病,又将使大量需要帮助的患者被排除在医疗体系外...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我想每一个都值得深入思考。
但今天我们就先停在这里吧~
这是第一次尝试写哲学类的文章,写起来觉得非常的困难,但我还是尽可能的尝试讲清楚一点了。
所以很感谢能跟着我的思路思考,并看到这里的你!
为你送上小红花!
此外,欢迎大家给我留言探讨!
期待看到大家的思考和智慧。
作者简介:支路佳,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送你颗糖吧Un(ID:A-Sweet-2023),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但送你颗糖吧~
原作者名: 支路佳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送你颗糖吧Un(ID:A-Sweet-2023)
转载原标题: 你凭什么说我有心理疾病?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