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的本质与疗愈
首先要明确一些基本的心理机制:任何心理活动背后都是需要在推动,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个体的需要,任何心理疾病本质上都是心理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导致生命处于失衡的状态。
双相情感障碍又叫躁狂抑郁症,简称躁郁症,就是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的一种心理疾病,严重者会发展为精神疾病(出现幻觉和妄想,丧失自知力),但西医精神科直接认定为精神疾病,认为原因未明,更多倾向于生理原因和遗传的解释,然后用精神类药物和电击控制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症状,躁狂是两个面向:一是愤怒、暴怒甚至有攻击性行为,二是兴奋、亢奋,思维奔逸,行为增多;抑郁就表现为悲观低落、思维迟缓、意志行为减退等。所以双相被称为游走在两极的灵魂,著名画家梵高就属于双相患者。
双相这些年的患病率很高,大量的都是青少年,大量的患者及其家属深受煎熬但是不知道原因,只能听从那些精神科医生服用那些药物甚至接受电击,不仅无法治愈,还要承受副作用的折磨。
那么双向到底是怎么导致的,我们先来看案例:
案例一:
一位初中男生,马上要中考了,无法适应学校人际环境,只能在家自己学习,成绩还不错,典型的双相症状,脾气暴躁起来会砸东西,会攻击人,也会情绪低落,陷入自卑而抑郁。
我询问他整个成长经历,发现问题出在小学阶段,在小学一到三年级,有两个老师对他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第一个老师属于那种典型的“势利眼”,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非常好,对成绩不好的就是各种打骂、嫌弃和羞辱。
发考试卷子的时候,成绩好的是被卷子递到学生手里,成绩不好的就直接扔到地上,这个男生那时候成绩不太好,几乎与每天都要被罚站和羞辱。
第二个老师是女老师,但是会更加过分地羞辱差生,所以他也很讨厌这个老师,不太愿意听她讲课,一次上课他转头看了一下窗外,那个老师冲过去用圆珠笔狠戳他的手,一下子就戳冒血了,但是那个老师转身又回去讲课,理都没理他。
他讲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内心是异常暴怒的,而且他回家跟家长说的时候,家长也没有同理他,反而责怪了他。
所以,这个男生整个三年中都是生活在一种屈辱之中,到四年级成绩开始慢慢好了起来,老师们也对他好了,但是从那以后,他对成绩就看得特别重,考试就特别容易紧张,学习压力就越来越大,而且脾气越来越差,很容易暴躁,心理出现了问题,最后去医院被诊断为双相。
我们说任何心理疾病,其根源都是心理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那么对于这个男生来说,就是长期得不到“接纳认可”,是被否定、贬低甚至是羞辱的。
“接纳认可”就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之一,每个人与生俱来地都需要得到“无条件地接纳认可”。
从小是依赖养育者等成年人来接纳认可,逐渐地会过渡为“自我接纳认可”,但是如果个体从小不能得到这种接纳认可,或者是被“有条件地接纳认可”,那么个体就无法学会自我接纳认可,学会的是自我否定或者有条件的接纳认可,这就会导致个体形成自卑心理。
所以这位男生就是由于长期被老师否定,以及有条件地认可,当然他的家长也没有无条件地接纳认可他,因此导致他极度地自卑,他还对他的妹妹说,你要是成绩不好,别人就瞧不起你。
那么这种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为什么会表现出那些“病症”呢?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比如说古代有的地方发生了水灾,产生大量灾民,灾民长时间吃不上食物,有的就被饿死了,没饿死的也都是瘫软无力,奄奄一息,这时候如果政府的赈灾粮到了,灾民往往哄抢粮食,会大打出手,这时候就是暴躁和攻击性。
在吃的时候一定是狼吞虎咽,这就是兴奋、亢奋,心理需要也是如此的,因为人的生命就是靠着需要的满足来存续的,需要得到满足就能正常生存、成长,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生病乃至死亡,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出得所谓的心理疾病。
我了解了大量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况,发现绝大部分都是自卑的问题,基本上都是由于被养育者或者老师长时间地、经常性的否定指责、贬低甚至羞辱,就是所谓的语言暴力,因此造成极度的自卑。
而且我这么多年从事心理咨询,发现大量的家庭中,普遍存在着对孩子的否定,很多父母都会经常否定孩子,打击孩子,拿别人与自己孩子作比较,或者都是有条件地接纳认可孩子。
比如孩子成绩好了就各种夸奖奖励,成绩不好了就各种打骂、否定,学校里的老师也是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因此导致很多孩子形成自卑心理。(参看文章:双相情感障碍日益多发,背后原因家长须警醒)
我深入去思考这一现象才理解,我们中国人是有集体自卑感的,原因就在于我们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史,我们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我们受尽了西方列强以及小日本的欺凌,我们的物质家园被掠夺破坏,我们的民族自尊心更是遭受巨大的伤害。
解放以后,我们逐渐重建了物质家园,物质层面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我们成为了世界强国,但是我们的精神心理层面是没有完全疗愈的,尤其是这种“自卑感”,它会一代一代往下传递的,因为自卑的人往往会无意识地去否定别人,而这种否定很容易就指向了自己的下一代。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各种心理疾病,其原因往大了说是我们民族集体心理创伤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开始呈现了,从家庭和个体讲,必须要开始认识和重视个体生命成长的心理需要了,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是重视物质需要。
如果继续忽视个体成长的心理需要,甚至是在心理上伤害孩子,那么心理疾病只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