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八卦,到底能不能听?
作者:雅棋
排版:艺儿
责编:Jessie Wu
来源:微信公众号:白岛岩心(ID:whiteisland_2017)
2023年年末,一部《年会不能停》让人感叹:“好久都没为国产喜剧这么笑过了!”电影以幽默的表现形式展示着职场的方方面面,让人在欢笑中抹了一把辛酸泪。
电影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剧情真实,剧组一定有人在大厂里打过工,而有人认为结局太理想化;今天我们不谈电影的好坏,只从它的“故事背景”切入,谈谈职场中的“八卦学”。剧中主角胡建林阴差阳错被从工厂调来正在裁员中的总部,现在请各位读者和我一起想象自己正是这裁员阴影笼罩下的公司中的一个普通职员,你觉得自己会听到什么样的八卦呢?(本文只是借助这一背景帮助大家代入,与影片情节有出入)
01
“你知道吗,ta是员工关系部新调来的员工,那不就是负责裁员的吗?”
剧中突然被调来的胡建林对工作一窍不通,只得背起了员工的名字,天天在公司里一通点名,把被笼罩在裁员阴影下的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吓得够呛,直呼“被那个男人点名字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里出现了标题中的对话。
这便是工作场所中的八卦,它意味着在职场情境中,对不在场对象进行消极或积极评价。在背后谈论别人似乎一直以来被视为一种不正当的行为,但它却并不总是起到负面作用,正如标题中的八卦,就具有一种亲社会倾向,也就是“说了为你好”。我们在工作或学习中是否也听到过这样的提醒呢,比如“不要和xxx一组,ta总是拖延工作”、“和ta一组很辛苦”“快逃”。
但我们听八卦的人一定这么想吗?我们在解读八卦时,不仅会对八卦对象产生评价,也会对说八卦的人产生评价。如果和我们说这句话的是我们的朋友,而我们与胡建林又不熟,我们可能会认为朋友是在提醒自己小心(也就是对方是出于亲社会动机),同时也可能对胡建林产生防备甚至厌恶情绪。
但如果和我们说这句话的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而你对胡建林第一印象又觉得他一个朴实的人,我们可能会觉得对方在挑拨离间,是在坟头上耍大刀——吓鬼呢(自利动机),从而认为对方是恶意揣度万万不可信,对竞争对手的好感度-1。
那么如果和我们说这句话的是我们的追求者或者某个小透明呢?我们可能会认为说话者是想和我们拉近关系,或是融入集体(关系动机)。此时我们又想到,公司正处于裁员中,人心惶惶,谁说这句话似乎都是压力之下的情理之中,自己无需多想。
即使只是一句话,我们也可以根据我们与八卦发起者和八卦对象的关系做出多种解读,而八卦发起者的目的往往只有一种。Caivano、Isik和Talwar的一项研究提到,我们对八卦的解读总是受到八卦发起者以及八卦对象与我们的关系的影响,当八卦对象是我们的朋友或处于弱势地位时,我倾向于将发起者的动机解读为自私自利的。
Turner等人发现,当陌生人与我们分享八卦时,不管八卦是负面的还是正面的,人们都会降低对发起者的信任程度;而当朋友和我们分享八卦时,这种倾向会更明显,也就是说,与陌生人相比,朋友之间分享八卦更有可能造成负面的社交影响,尤其是在分享他人负面八卦的情况下。而Turner又将归因理论引入,指出当人们将八卦的发起归因到内部原因(即发起者本身想要达到某种目的)时,人们更容易对八卦发起者本人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可信度评价;而当人们归因到外部原因(如裁员等外部压力)时,人们则不容易对发起者本人产生评价。
02
“听说新来的员工是董事长儿子”
在胡建林主持的培训散会时,我们正在感叹这堂莫名其妙的课,身边的Tony向我们说了标题这样的一句话。
在茶水间、卫生间、微信群等公司的地下情报交流处,我们是否总能听到这样的八卦?周一的主题是主管出轨了,周二是同事和新来的员工谈恋爱了,周三是领导的车早上被刮了......大到公司堪比红楼梦般错综复杂的情爱关系,小到同事一日三餐的食谱分享,这些都是与工作无关的八卦,并不直接反映八卦对象的工作能力,也很难验证真假,那它们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Turner将八卦整合为四种类型:基于保护的八卦(与工作有关的负面八卦,如某人工作能力差)、基于贬损的八卦(与工作无关的负面八卦,如某人品行不端)、基于认可的八卦(与工作有关的正面八卦,如某人工作能力强)以及基于交流的八卦(与工作无关的正面八卦,如某人获得摄影奖)。
基于保护的八卦通常与团体利益相关,经常具有亲社会动机,不仅可以让同事在寻找合作伙伴时“避雷”,还可以间接地规范组内的工作氛围,比如如果同事说起另一位同事拖延的毛病,则会让组员知道“拖延”在组内是不被认可的。基于认可的八卦同样具有规范的作用,并会提高八卦对象的声誉。在第一部分提到的八卦就属于这两类,是与工作相关的八卦。
而如第二部分标题这类的八卦,就属于基于贬损的八卦,它往往是出于自利动机而说,用于贬低他人抬高自己,正如因为胡建林是“董事长的儿子”,他才如此被器重能来培训员工,而不是他自身能力强,所以我们觉得莫名其妙不是因为我们有问题,而是他的问题。
这种八卦虽然与工作能力没有直接关系,但会对八卦对象产生负面的声誉影响,甚至这种负面影响比基于保护的八卦还大。然而,这种八卦对于八卦发起人也非常不利,因为基于贬损的八卦通常被视为不道德、侵犯他人隐私行为。同样与工作无关的,还有基于交流的八卦,同事的食谱就是这一种,它们不涉及负面评价,甚至会让听者觉得八卦对象是一个爱好广泛的人。这种八卦仍然具有评价性,比如“ta的厨艺很好”,虽然无法对工作产生帮助,但它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活动,将人们从繁重的工作中抽离出来,对于维护职场中的友谊关系很有帮助。
03
“我也是”“到头来竟然这样对我们”
我们的同事被裁员了,他们在地下停车场议论纷纷,同事A带头说起了同事B对于公司的贡献,每天兢兢业业不辞辛苦却还被裁员,公司高层不把自己当人看;同事C赶紧附和,说自己天天加班,同事们一个一个开始讲述自己的苦衷,“我也是”这样的话此起彼伏,你也想起了自己在公司的辛苦,想着自己明明做了这么多却还要每天提心吊胆唯唯诺诺地在公司中度日,辛酸地说到:“到头来竟然这样对我们!”
这便是八卦的回应部分,它是人们在评估了发起人的可信度和八卦内容的可信度,对八卦发起人的动机进行归因后,对八卦做出的反应。
正如刚才举出的例子,同事A说出八卦后,我们记起B平常下班后还在加班的画面,再结合他已被裁员的事实,认为A的话具有很高的来源可信度和信息可信度,B实在可怜;之后我们认为A是出于对公司的不满和对B以及大家的可怜而愤愤不平,再加上公司裁员的氛围,我们将A的八卦动机归因为外部原因(裁员压力)下的亲社会动机(为大家好),我们又想起A平常热情友好的性格,觉得A是一个可信的人,最终我们做出反应——每个人说出了自己的经历增加八卦的可信度,并表示了赞同。
以上便是Turner提出的八卦接收者对职场八卦的回应的归因过程模型,图中则是Turner在文献中给出的图解。
当我们对八卦发起者的动机感到安全时,我们会认为发起者是出于宁愿冒险得罪他人也要提醒大家的好意,所以更愿意与发起者合作,并且发起者愿意告诉接收者这些说明这是一种双向的信任,从而拉近两者的关系,有利于两者的合作,正如例子中一般。而当我们认为八卦发起者是出于不怀好意的自利动机时,我们会认为发起者不可信,甚至认为发起者告诉自己这些是想将自己拉下水,或是出于同情八卦对象,我们可能会对发起者实施惩罚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在日后的合作中排斥八卦发起者;简单来讲,就是不愿意与背后毫无根据说别人坏话的人进一步交往。
本篇文章带大家代入电影中的公司,通过想象的方式亲自感受了一下职场八卦的形式与过程。简单来讲,在简单情境下的一段八卦中,有三个角色:八卦发起者、八卦接收者以及八卦对象;一段八卦的完成需要四个过程:首先需要发起者有八卦动机,说出八卦内容,并被接收者解读与回应,最后对八卦对象以及发起者产生影响。希望能帮助大家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准确地解读听到的八卦,祝大家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