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热辣滚烫》:人生总得赢一次
贺岁档的影片中,我选择了贾玲的电影,先说选择的最初:我需要一次心灵共振的时刻。再说结论:关于女性成长,关于爱和痛的立意非常好,女孩被爱有无数种可能,但最好的一种就是成为更有力量的自己。
影片讲的是善良的女孩如何摆脱外界定义和枷锁,找到梦想,坚持梦想,成为自己的故事。就像一次完整的心灵之旅。我想说:每一个对自己有点要求的人都应该去看一遍。
人生真的没有随随便便成功,都是历经痛苦后才会涅槃重生,只有放弃对外界的幻想,你才能回归自我。人生,你总得赢一次。你要鼓励自己去开始一些事情,投入一件事,用心去体验,不留遗憾地全力为自己拼一次,结果,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电影的故事围绕这一条线索展开:贾玲饰演的乐莹,是别人眼里典型的loser。毕业10年,一直没有合适的工作和人生定位。身材肥胖,宅在家里,不受任何人待见。一个没有被爱和被认可的环境,只会让一个生命越来越萎缩。
与妹妹乐丹的漂亮、泼辣形成反差,乐莹肥胖、内向、自卑,妹妹为了争取到更大利益,要姐姐过户房产,逼姐姐签字,和姐姐大打出手,无奈之下,乐莹只好搬了出来。这是她想要成为自己的第一步。
但她出来后,也只能找到一些底层的工作,在餐厅当服务员,被老板性骚扰,丢掉了工作;然后就是被表妹骗到电视台录节目,为了转正,不惜出卖表姐,恶意剪辑,制造新闻点和争议点,把乐莹说成了一个彻底啃老的废物。在大庭广众之下,她被戏耍了,无地自容。
心中唯一的光就是在健身馆认识的一位男士,跟她一样不擅长和外界打交道,不乐于推销的拳击教练(雷佳音扮演),乐莹从他身上看到了梦想的光芒,他喜欢打拳击,不喜欢世俗,不愿意同流合污,她全力以赴帮他争取到打比赛的机会,还把自己的第一次献给了他,不给他任何压力,用仅有的工资买菜,学着给心爱的人做减肥餐,全心全意守护她的爱情梦想。
她以为两个被社会遗忘的人可以互相取暖,互相疗愈,成就更好的自己,可是男友在金钱和梦想面前,还是选择了金钱,打假拳,就可以拿到3万块钱。原来只是之前的现实诱惑不够才没有让男友露出原形,乐莹劝他不要这么做,“梦想比较重要。”但是男友被她刺激了:“你是谁啊,你就我一学员,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至此,乐莹的爱情梦也破碎了。
在人生某一阶段,我们有可能就是像乐莹这样,自卑、敏感,渴望爱却得不到爱,跌跌撞撞,倒霉透顶,被全世界抛弃,做什么都失败,怀疑自己,怀疑人生,我们总把希望寄托在外物身上,我们可能是被环境、父母、文化所期待的那个女孩,有一份好的工作、有一段好的感情、有一份好的友谊才是成功,可是我们不相信自己能做到。
我们只能把自己封闭起来,即使把所有的善意给别人,还会被别人戏弄、嘲笑、被抛弃,在不堪重负下,乐莹选择在一个风雨夜跳楼自杀,但没有死成,连死都成了一个笑话。她身上的脂肪太厚了,没有受伤,只是跌疼了,天无绝人之路,是不?
这些屈辱让我们狼狈不堪,退无可退了。此时此刻,我们只有绝地反击,死死扼住命运的喉咙,我们的人生才能反败为胜。那些在长夜里痛哭过,经历过失去、爱而不得、被抛弃、不公和世间凉薄的人一定懂:在最痛的时候,我们的心中有一种不屈服的力量正在诞生。
01
摆脱依赖,
拿回人生的主动权
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理想的爱人,这些都不是自己的,与其把梦想寄托在外物身上,不如自己觉醒,拿回自我的主体感。
乐莹在经历一系列的理想化破灭后,她决定先拿回她自己身体的主动权,她立志减肥,打拳,比赛,并付诸行动,自我实现,那是点燃过她的梦想。一旦有火苗熊熊燃烧起来,就势不可挡,她开始疯狂锻炼。她相信她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人生就只活一次,是吧。
在生命的最初,我们得先有身体自我,掌握了自己的身体的人才能有心理我的诞生。乐莹是用发胖的身体逃避和这个世界的连接,也是在逃离不被别人喜欢的那个自己啊。
但她没有放弃自己,在低谷,她爬起来了,那些发奋图强的无数个日日夜夜,只有真正经历过黑暗和痛苦的人才会懂。在别人看到你耀眼的瞬间,是经历了多少个难熬的时刻才铸就的坚毅、不容被摧毁的光。
深深共情:为那些在黑暗里不放弃的生命,为自己。我的眼前闪过无数个:来到我咨询室我的来访者们。她们在关系和自我困顿的泥泞里,黑暗中依然“唱着歌”,循光自救、自我探索、那些不屈服的那些时刻,那些生命的光辉。
也闪过自己这一年无数个日日夜夜写书稿,写好又推翻,推翻再重来的那些煎熬和未知的恐惧,死死的攫取着我的心,那些痛苦到发狂、需要最安静,没有一个人,只有独自面对那些曾经深埋的创伤的时候,那些独行的时光,那些无数个想放弃的时候,那些心中的火苗和爱支撑我度过寒冬的时候……
只有经历过伤痛的人,才有可能拥有更强大的勇气和力量。只有充分和自己痛苦相处过,宽容和爱的力量才会诞生。只有当我们真正爱自己,用心对待自己的身体,对自己有要求,我们的动力才会生成。我们要有美好生活的愿景,要有一个核心的决定。开始为想成为一个怎样的自己的计划。
02
开始你正面的人生计划
有时候,吃吃吃、买买买,刷手机都是我们的软瘾,并不能帮助我们实现核心的愿望。你得从停止这些瘾开始,正式开启你的人生计划。
有意识地觉知到自己正在用软瘾在逃避你的人生。就像假期,有的人就彻底躺平了,有的人就天天约约约,玩玩玩,然后曲终人散后还得面对自己。真正的主体感是能够结束,也能够开启,收放自如,而不是一直沉沦,一直逃避,尽管这些软瘾帮助我们度过了一些难关,比如:肥胖曾经让我们不被人关注和期待,也帮我们承载了很多抑郁和悲伤。
然而,我们不能总当个“掩耳盗铃”的人,我们需要清醒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和内心真正的感受,并且为这些愿景去作出我们的人生计划、年计划、月计划、日计划。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度,要带着觉知,在我们的一天当中,要尝试主动去连接关系、也要有独处的时间和空间、看书、运动、冥想、等等,过充实的人生,开启正向的人生计划。
电影的最后晒出导演兼主演贾玲的减肥计划的帐单:几月几号,多少斤?做了什么?等等,都有记录。这都是她陪自己一点点实现的,这个陪伴自己的过程,自然会更了解自己,更能掌控自己。卸掉肥胖的体重,也就放下了曾经不被爱的那些哀伤。那个一直被别人期待和投射的女孩终于可以放下重担,勇敢地去做自己了。
正向的人生规划,一定是可以靠近和实现自己想要的人生。哪怕是你家庭主妇,你想做好每一顿饭,也请带着觉知去做。有意识地想早、中、晚餐吃什么,做些不同的花样,根据自己的心情,而不是忽视自己,忽弄自己。有觉知地去做每一件事,这样你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强,越来越丰富,你就能够掌控自己的行为和意志。
03
赢一次,
并不一定是要有理想的结果
最后,乐莹和专业拳击手来了一场精彩的比赛,尽管她被打得很惨,倒下的时候想起过去一次又一次不被善待的自己的时候,她又一次又一次爬了起来。那些痛苦在提醒她:我不会屈服别人给我的定义,我的心中是有力量的。即使很痛,也要坚持下去。她的妹妹在台下说:“明明打不过,还打,傻呀!”
这一段就是设计得很妙,有时候,我们明明做不到最好,但我还要去做,为什么呢?因为我不会再是那个被任何人定义的自己,我要为自己而战,结果并不重要,我只需要尽情去体验这个过程,用尽全力。经历挫折,我也愿意。为自己,我们就有无穷的动力。尊重自己的感受,就成为了自己的主人,而不是外界的奴隶。为了你自己的人生,不管结果如何,你都要狠狠地打出那一拳去。
比赛结束后,乐莹发了一张被打得很惨的照片,从来不发朋友圈的她,写了配文:“我终于赢了一次”。雷佳音扮演的男友在楼下等她,说:“你今天打得不错,带你去吃牛蛙”,她说:“改天吧,我不爱吃牛蛙。”“改天是哪里?”她说:“看心情吧。”然后勇敢向前奔跑去,没有回头。到此,电影结束,一个新的乐莹(贾玲)就此诞生。
04
你可以奔向你想要的生活
一个活出了自我的女孩,是有力量表达拒绝的,是可以云淡风轻地说出来自己的喜好和愿望的,无须内耗,是可以出拳的,是可以说出来“不”的,那种可以尊重自己的感觉,实在太爽了。这是一份保护自己的力量,是恰到好处的边界感,是不会再受外界轻易诱惑和影响,是一种稳稳地、向上生长的力量。
一个一直沉浸在不好的关系里,也不愿意离开的人,是不愿意重视自己内心缺失的人。不愿意面对自己的黑暗和哀伤,你就不可能获得新生,没有死过的一回的人,不可能新生。我们必须要随着过去的那一部分的自我死去,新的自我才会重生,如果可以,我愿意,陪着你去哀悼那些旧有的、未完成的伤痛,迎接全新的自我诞生。
曾经在一堂德国的戏剧疗愈课上,我们的德国老师带我们一起演绎“丑小鸭”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句:“离开这里。”是的,在丑小鸭遭遇了伙伴们的嘲笑和排挤、驱赶后,她用尽最后一点力量,逃了出来。是啊,离开这里,离开让你感觉不好的人和事,是一份巨大的指引性的力量,请你一定要抓住它。而不是忽视它,逃避它。
痛苦的背后有一股强大的愿望:你要成为一个怎样的自己?而现在这段关系给了你怎样的限制?你要静静地去倾听痛苦背后的声音,它在表达,它会带你离开这里,痛的背后有我们最深的渴望。它会让你有新的开始,力量在你心中,就在你心中,你不要逃,就在那里,定下来,倾听自己……
你会有自己的答案,该如何启程?
“如果你也想赢一回,你有勇气面对自己的内心缺失和黑暗吗?你可以有能力去满足伤痛背后的愿望吗?你愿意承诺:成为自己的责任人吗?你愿意保护自己吗?你愿望在全世界都不理解你、不相信你的情况下,你愿意稳稳地相信自己吗?”如果你的回答“是”。那么恭喜你,你一定会循着心中的光走向光明。
新的一年,祝愿大家都能够:为自己,全力以赴,不问结果,尽情体验,奔向你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