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在抑郁与亢奋之间
作者:黄 莹
策划:蔺秀云
编辑:周兆霆
排版:周兆霆
来源:微信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
荷兰著名画家文森特·威廉·梵高,以他独特的创作风格与笔触在艺术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他的人生似乎并不像他在艺术界的地位一般闪耀灿烂,而是充满了悲伤与波折。
他曾处于痛苦与抑郁之中,四处奔波、与朋友家人争吵不断、受到排斥与嘲笑、被认为是“怪人”。在青年时期,他有时会陷入深沉的沮丧与悲伤之中,有时又进入一种无比高亢而鲁莽的状态,在厌倦压抑与亢奋激昂之间反复无常,情绪十分不稳定。而这样的状态——双相情感障碍——伴随了他的一生。
01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致残的、反复发作的精神卫生问题,常发生于儿童晚期或青春早期。
患者大多数时间处于抑郁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失去兴趣、注意力下降、反复想到死亡等;而部分时间处于躁狂发作状态,表现为持续精神亢奋、高涨、思维奔逸、健谈等。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躁狂发作之前,往往会有一系列的抑郁发作,而正是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使得双相情感障碍易在初期被误诊为抑郁,而造成治疗的延误。
双相情感障碍包括四种亚型:双相Ⅰ型、双相Ⅱ型、环性心境障碍及未定型,其中双相Ⅰ型与双相Ⅱ型为主要类型。双相Ⅰ型患者会有至少一次的躁狂发作;双相Ⅱ型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抑郁发作和至少一次的轻躁狂发作。轻躁狂的症状与躁狂相似,但持续的时间更短,也不会严重到损害个体的日常生活。
02
双相情感障碍的流行病学数据
在严格的诊断标准下,全球双相情感障碍的患病率约为1%,而将标准放宽到有类似症状后,患病率约为5%,其中,有6%~7%的双相患者死于自杀(Carvalho et al,2020)。
柳叶刀中国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显示,双相情感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0.6%。其中双相Ⅰ型为0.4%,双相Ⅱ型小于0.1%,未定型为0.1%(Huang Yue Qing et al, 2019)。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中最新的调查结果表明(Deng et al., 2023):
在儿童中,双相情感障碍的患病率约为0.305%。在青少年中,双相情感障碍的患病率约为1.6%。可见,青少年时期是双相情感障碍的高发危险期。
03
父母教养方式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影响
双相情感障碍的成因是什么?通常,我们更关注导致双相情感障碍的生理和遗传因素,而忽略了青少年期家庭生活环境方面的影响,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已有研究表明(白艳乐 等, 2020),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双相情感障碍患病率有着十分显著的关联,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过度保护、拒绝与否定、较少的情感温暖与理解(相燕静 等, 2016)。
过度保护——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以至于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强,导致子女在独立应对生活挑战时无法适应,容易产生反抗、急躁的情绪,甚至在冲动之下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这可能是躁狂发作的诱因之一。
拒绝与否定——父母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中习惯性地采取否认、拒绝、惩罚等消极教养方式,这样的孩子往往心理上缺乏安全感且自我价值感较低,在遇到事情时情感应对较弱,更容易出现双相情感障碍(Bentall, 2003; 相燕静 等, 2016)。
较少的情感温暖与理解——父母缺少对孩子的情感需求的满足与对孩子的理解,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常常忽略孩子的感受,从而导致孩子缺乏关怀,感到孤独,也会使子女更容易出现冲动行为,增加患双相情感障碍的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双相情感障碍是遗传、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方面的影响只是原因之一。目前我们或许难以调控遗传因素对孩子的成长造成的不良影响,但“教养方式”是父母真正有能力去改变与提升的可控因素。那么,父母可以做些什么呢?
04
家长如何给到孩子支持
(一)确诊前——尊重包容与关爱
★ 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给予孩子充分的包容与关爱,及时发现并面对不良情绪。
★ 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在孩子出现消极心理状况,如长时间情绪低落,与父母矛盾加深且难以解决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及时解决问题,为孩子提供健康的家庭环境,降低孩子出现心理疾病的可能性。
(二)有迹象——及时发现并就诊
双相情感障碍表现为交替的抑郁与躁狂/轻躁狂,在日常生活中会体现为:
▲ 长时间情绪低落、厌学,对几乎所有事情都缺乏兴趣与动力,容易失眠、胃口不好。
▲ 与他人的交流减少,难以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情绪变化的缘由。
▲ 突然变得异常兴奋、语速加快、滔滔不绝,表现出充足的精力,行事冲动、坐立难安。夜间难以入眠、早晨过早醒来。
▲ 兴奋持续一段时间后情绪更加低落,悲伤、痛苦、敏感,对生活缺乏希望。
如果孩子有以上的表现,建议父母及时带孩子就医,准确且全面地向心理医生描述孩子的表现与状况,切莫讳疾忌医。
(三)确诊后——心态调整与陪伴关爱
若已确诊双相,请家长不要过度自责和担忧。双相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受到遗传、环境、生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非完全由家庭教育所致。
一方面,确诊双相障碍后,家长们务必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配合开展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时,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了解如何应对孩子的病情,提高家庭应对能力。
另一方面,面对孩子的双相障碍,家长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确保自己的情绪稳定,尽可能的给予孩子充分的陪伴和关爱,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陪伴孩子度过人生的艰难时期。
结语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是否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有着紧密的联系。家庭环境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帮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需要家长们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支持的家庭氛围。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父母应该尽力预防,尽早发现,一旦确诊,则应积极配合治疗,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
参考文献
白艳乐,崔东红,郑宏,徐筠,朱俊娟,吴艳茹,沈辉,杜亚松. (2020). 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8(10), 1441–1444.
汤秀成, 胡茂荣, 吴洪军, 邹秀玲. (2021). 双相情感障碍的非药物治疗.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48(04), 595–597.
相燕静, 王中刚, 朱亚亚, 陈景清. (2016). 双相障碍患者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生活事件特点研究. 济宁医学院学报, 39(1), 41–44.
杨超, 张莉, 傅岳文, 卢卓丽, 古丽巴哈. (2017). 双相情感障碍儿童与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5(2), 182–195.
Bentall, R. P. (2003). Madness explained: Psychosis and human nature. Allen Lane.
Carvalho, A. F., Firth, J., & Vieta, E. (2020). Bipolar disorder.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3(1), 58–66.
Craddock, N., O’Donovan, M. C., & Owen, M. J. (2005). The genetics of schizophrenia and bipolar disorder: dissecting psychosis.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42(3), 193–204.
Deng, H., Wen, F., Xu, H., Yang, H., Yan, J., Zheng, Y., Cui, Y., & Li, Y. (2023). Prevalence of affective disorders in Chinese school-attendi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ged 6–16 based on a national survey by MINI-Kid.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331, 192–199. https://doi.org/10.1016/j.jad.2023.03.060
Huang, Y. Q., Wang, Y., Wang, H., et al. (2019).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 Lancet Psychiatry, 6(2), 174–183.
Lewis, C. M., Levinson, D. F., Wise, L. H., DeLisi, L. E., Straub, R. E., Hovatta, I., ... & Helgason, T. (2003). Genome scan meta-analysis of schizophrenia and bipolar disorder, part II: Schizophrenia.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73(1), 34–48.
Weissman, M. M., Bland, R. C., Canino, G. J., Faravelli, C., Greenwald, S., Hwu, H. G., ... & Yeh, E. K. (1996). Cross-national epidemiology of major depression and bipolar disorder. Jama, 276(4), 293–299.
作者简介:黄莹,喜欢阳光和毛茸茸~。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官方微信平台(预约电话:010-58804477) 2、首期中美联合家庭治疗系列培训官方微信。
原作者名: 黄莹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
转载原标题: 双相情感障碍:在抑郁与亢奋之间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