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被父亲爱过的孩子,永远学不会这件事
作者:衮衮,一个学心理学的普通人。爱生活,爱综艺,喜欢用心理学看世界。
编辑:一颗多肉、笛子
责编:Jessica
图源:pexels
前段时间,我们写了一篇“情感缺位的母亲”,引发了许多读者的共鸣。
在文章的留言区里,有一些读者由此联想到了“缺位”的父亲:
“父亲把我和弟弟当透明人,却对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关怀备至。”
“对男孩子来说,父亲的缺位更可怕。”
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式家庭中,父亲的“缺位”比母亲更为常见。
曾经有一档火爆全国的亲子综艺《爸爸去哪儿》,明星父亲们在节目中笨手笨脚地带孩子,有些甚至是第一次和孩子单独相处。
但很多观众对此见怪不怪,似乎我们已经默认父亲普遍缺乏育儿经验,因此对他们的“不熟练”习以为常。
但对孩子来讲,这种“缺位”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今天,壹心理来跟大家聊聊:“情感缺位”的父亲。
01
“情感缺位”的父亲
孩子的“隐形爸爸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视频:
妈妈在厨房做饭时,在卧室的孩子突然哭闹起来。
坐在旁边玩手机的爸爸竟然像没听见一样,不管不顾地打着游戏,完全无视孩子的哭喊。
最后,妈妈只能急匆匆地赶回房间,爸爸却立马不耐烦地走了出去。
这就是很常见的一种“父亲缺席”:
虽然孩子名义上有一个爸爸,但跟没有差不多。
中文语境里,有一个更常见的词——丧偶式育儿。
这些父亲通常以“工作很忙”“上班太累”“不会带孩子”为借口,拒绝花心思在孩子身上,也不愿意和母亲一起分担养育责任。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父亲,他们的“缺席”并非不想向孩子表达情感,而是习惯于用他们自认为好的方式来爱孩子。
精神分析学家李孟潮认为:
长久以来,父亲在家庭中提供着“供养”和“胜利”的功能。
他们被期待成为家里最成功的人,应该以一种沉默、遥远的方式爱着孩子。
在这种背景下,男性会回避主动向孩子表达关心、流露情感。
演员郝蕾在一次访谈中提到,父亲从小就对她特别严苛。
在她第二次离婚、心情最难过的时候,爸爸却还一直在教育、批评她。
郝蕾很不好受,提出想让父亲抱抱自己。
没想到父亲居然回答:“拥抱有什么用?”
因为在他看来,父亲的功能是经济支持,养育则体现在“适时的规训”和“威严的教导”。
这类父亲可能会有两个特点:
a. 通常不会插手母亲的日常教育,却会在某一个时刻突然看孩子不顺眼,对孩子大发雷霆或出现其他指责行为。
b. 会对亲戚或朋友家的孩子非常友善,但对自己的孩子却没有耐心。
其实,他们只是在“扮演”理想中的父亲形象,并不是去真正成为父亲。
因为从根本上来讲,这些行为的本质只是在展现自己的“正确”和“威严”,维护自己的地位和男子气概。
对孩子来说,这两类父亲在情感上都是“缺席”的,像不存在一样。
02
为什么父亲更容易缺位?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父亲的缺位可能有以下3个原因:
1.父爱是后天产生的
对母亲来说,生育过程付出的“沉没成本”,以及生理因素的影响,都让她们本能地对孩子产生感情。
接着,在婴儿时期,母亲几乎和孩子不分你我的接触,导致母爱很容易自然产生。
而父爱,却不是这么简单就形成的。
有研究发现,大部分父亲在孩子刚出生时并不会立刻产生父爱。
因为他们并非孩子的“第一照料者”,很难在第一时间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慢慢地,随着父亲在陪伴孩子、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孩子对自己的需要,才会逐渐产生父爱,完成“父亲”这一角色的身份认同。
2.父亲被动育儿
但有些情况下,父亲只能被动参与育儿:
a. 部分母亲会排斥父亲参与育儿过程
有些女性在生完孩子后会陷入抑郁,认为自己无法实现生育之外的价值体验,因此对孩子充满控制欲,拒绝另一半过多照顾孩子。
b. 祖辈不让父亲参与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上一代参与育儿的家庭,长辈认为男性不会或不懂带孩子,或者认为他们应该将精力放在工作上,从而阻止父亲参与育儿。
被动育儿的结果是,父亲失去了和孩子的互动过程,也就难以产生父爱。
3.代际传递
上一代之所以会形成这种观念,本质还是因为社会对父母角色的根本期待不同。
比如前面提到的《爸爸去哪儿》,它所对应的综艺是《妈妈是超人》。
背后有一个潜在的逻辑:即使妈妈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育儿的工作依旧是妈妈的。
妈妈要变成超人去兼顾事业和家庭,而爸爸则没有这种双重责任。
这种代际传递的观念,给了父亲逃避育儿责任的理由,让他们理所当然地“缺位”。
另一方面,或许他们本身也没体验过亲密的父爱,没有一个足够好的“父亲榜样”,因此也会将这种情感模式传递给自己的孩子或伴侣。
比如《再见爱人》中的王秋雨,在婚姻中总是不顾另一半的感受,习惯性否定、教育对方。
原因就是在王秋雨的童年阶段,他的父亲就是以一种“超理智型”的方式教育他,无视和抹杀他的情绪。
03
“情感缺位”的父亲
造就“父爱饥饿”的孩子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即使父亲去世或是从小就离开孩子,孩子的内心世界也会存在和父亲有关的表象。
因此,“情感缺位”的父亲对孩子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1.对父爱的渴望引发的一系列心理危机
当父亲“缺席”时,孩子不得不用TA不知道的东西塑造一个父亲,试图让缺席的父亲活跃起来。
心理学家Herozg将其描述为“父爱饥饿”。
一方面,“隐形”父亲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抛弃,从而将这种情绪内化成对自己的负面感知,孩子会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才得不到父亲的关注。
另一方面,孩子会执着于寻找其他的男性形象,来填补这份空白。
这点在女孩身上更为明显。
心理学家认为,良好的父女关系能帮助女性获得性心理认同。
如果童年时期没有和父亲形成可靠的依恋关系,女性会更重视在亲密关系中展示自己的女性特质,下意识地讨好、取悦对方。
同时,因为没有了解过男性真实的样子,她们会倾向于去塑造一个极端的男性形象:完美无缺或是无恶不作。
这都会导致她们无法开展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
电视剧《乔家的儿女》中的乔三丽就是如此。
三丽小时候险些被父亲的麻将搭子侵犯,而本应该站出来保护她的父亲,却为了一点钱选择私了。
成年后的三丽对异性产生了抗拒心理,被男生表白的第一反应是觉得恶心。
哪怕遇到了自己喜欢的男生,也因为不敢亲密接触只能分手。
2.与母亲分离失败
我在“情感缺位的母亲”一文中提到,母亲通过满足婴儿的“镜映需要”,帮助婴儿建立存在感。
这个过程中,母亲和婴儿几乎是一个整体。
接着,当孩子3岁时,需要通过和母亲的分离,完成个体化,形成一个独立于母亲的自我。
精神分析学家玛格丽特·马勒认为,这个过程离不开父亲的参与。
原因有两个方面:
a. 相比于母亲和婴儿的“整体”关系,父亲代表婴儿与“外部世界”的连接。
因此,如果父亲能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孩子才有勇气离开母亲,主动探索外部世界。
相反,孩子会因为害怕不愿离开母亲,不敢主动探索。
成年后,这类孩子也会难以适应社会,出现社交困难、退缩、回避的情况。
b. 缺席的父亲,造就焦虑的母亲。
如果父亲缺位,母亲不仅需要承担过重的家庭任务,精神上也得不到支持。
所以容易过度依赖孩子,不愿与孩子分离。
孩子也会因为对母亲的愧疚,和母亲产生“共生关系”。
结果就是,孩子需要承担母亲的情感寄托,精神不堪重负。
比如电视剧《小欢喜》中的女孩乔英子,父母离婚后,母亲将所有的希望和精力都放在她身上,她不断地告诉英子:“妈妈只有你了。”
在母亲令人窒息的爱、父亲的不作为之下,英子整夜失眠,小小年纪就患上了抑郁症。
此外,如果男孩无法在童年时期和母亲分离,或许他的一生都难以脱离母亲的控制和干预,可能会成为所谓的“妈宝男”。
3. 破坏家庭关系
a. 影响夫妻关系
当母亲过度劳累,而父亲又不愿分担时,就会影响到夫妻关系。
同时,会有第三方(如外婆、奶奶)介入这个家庭。
家庭心理学认为,小家和原生家庭之间保持亲密,又相对独立,才是良性的关系。
当祖辈参与育儿后,不可避免地会打破这条界限,产生婆媳矛盾,进而影响到夫妻关系。
b. 影响亲子关系
父母关系不好,或是母亲对父亲不满时,孩子就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
TA们会更加早熟,以照顾母亲的情绪;有些孩子会故意伤害自己,以为这样能帮助父母缓解矛盾。
另一方面,即使母亲没有表现出对父亲不满,这样的家庭结构也会导致孩子不会和父亲沟通,只能通过母亲和父亲沟通。
长大后,面对父亲也只有尴尬和无尽的沉默。
郝蕾在访谈中就表示,父亲生病时,自己想要安慰他,却发现不知怎么开口。
明明是想说些暖心的话,结果到了嘴边,就变成了和父亲当年一样冷漠、理智的话。
04
如何面对这份“缺席”?
从孩子的角度来讲:
1. 尝试接受父亲或许没有能力爱自己的事实
对孩子来说,承认父母不爱自己是很痛的。
但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从缺爱的泥沼中走出来。
要意识到,父亲不够爱你,不是因为你不够好,而是他或许没有爱你、爱他人的能力。
这不是你的错。
2. 学会和母亲分离
你需要意识到,母亲的不幸福不是你的错。
父母的婚姻问题,需要他们自己解决。
你只需为自己的幸福负责。
试着放下对母亲的愧疚,去拥抱和探索属于你自己的世界。
3. 重建自己的性别认知
如果你意识到和父亲的关系影响到了你的亲密关系,那么你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正视真实的男性形象:
无论你是认为男性很可怕,或是对男性抱有完美的期待,都要摒弃这些想法。
相反,你可以通过和父亲交流,了解更多有关他、有关男性的真相。
或者,真诚地和周围的男性建立关系(未必是亲密关系),去了解现实生活中男性的优缺点。
最后,你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了解这些并不一定是为了开展某段亲密关系,而是通过理解真实的男性形象,从而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更好地生活。
那么,父亲可以怎么做呢?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一个好的爸爸需要满足2个条件:
1、足够在场
你需要意识到,如果你的妻子可以学会带孩子,那么你也可以。
如果刚开始因为恐惧和别扭比较生疏,你可以试着做些简单的照顾工作,以及,时刻关注妻子的心理健康,提供精神支持。
2、自我接纳
温尼科特认为,一个好的父亲,必须熬过孩子对自己“理想化”形象的破灭。
随着孩子长大,他会慢慢发现父亲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进而对父亲失望。
而作为父亲,你要做的并不是利用自己作为成年人的优势去报复孩子,而是勇敢承认自己的平凡。
教会孩子认识真实的你,放下对传统父亲形象的执念,也是对自我的一次接纳和成长。
不要用孩子满足你的自尊心,不要重蹈上一辈的覆辙。
你可以想想,当你还是个孩子时,最希望拥有的是哪种父亲。
试着去成为这种父亲,而不是别人告诉你“应该”成为的样子。
05
写在最后
《当幸福来敲门》中,男主克里斯穷困潦倒,被妻子抛弃,破产到只能带着儿子睡地铁站。
即便如此,他也从未忘记过自己的父亲身份:
他不断找工作,尽自己所能给孩子创造基本的生活条件;
在地铁站小小的空间里,讲故事安慰害怕的儿子。
所以,即使两人食不果腹,儿子依然对克里斯说:
“你是最好的爸爸。”
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父亲时刻陪在身边,而是对被父亲爱着的确信和坚定。
这是一个孩子未来生活的底气。
作为父亲,如果你选择生孩子,那就要做好和另一半共同承担一切的准备。
没有一种爱有固定的样子,但爱一定是建立在双方的关心和付出之上。
祝你即使不被爱,也能勇敢地去爱。世界和我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