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身边的小美好,记录每天的小确幸
作者:晶晶
排版:可丘
审核:心理中心
来源:微信公众号:清华小清心(ID:THUxinli)
在去年研究生《成功心理训练》的大课程作业中,超过半数的同学都提到了“三件好事”这个小作业给他们带来的帮助。比如,阿武同学在作业中写到:
我自己本身是一个热爱记录的人,拍照、录视频、做手帐(没错,男手帐博主一枚)等等,都是我记录的方式。经过这学期“三件好事”的作业练习,我突然发现,我能记录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日程规划或是影音摘录,我也可以更简单直白地记录每天幸福的小事。
于是,我开始把每天的一些小确幸纳入了我的手帐模块中,用手写的方式同步记录着自己今天的心酸或喜悦。当冷冰冰的日常与此刻的心情同时出现在每一天的小方框里之时,生活本身好像也生动了起来。对我而言,书写这一行为本身就给人十分幸福的体验。
什么是“三件好事”?
“三件好事”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2005年的一项研究。这个练习是,“每晚睡觉前记录下当天发生在你身上的三件好事,不一定轰轰烈烈,只要是让你感到满足、喜悦、高兴、欣慰、轻松的事情就可以。需要每晚记录,并且是连续7天。”
塞利格曼的研究表明,通过坚持练习“三件好事”,人们可以明显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并且这种幸福感可以持续数周甚至数月。这个练习也被证明对缓解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积极的作用。
如何做“三件好事”& 它为什么起效?
三件好事这个练习有“三个关键步骤”:
记下每天发生的“三件好事”
这一步是在训练我们的积极关注。进化心理学发现,我们人类的大脑有负向偏差。泰勒博士在《哈佛幸福课》中就用实例讲过,目前,心理学界对正面和负面的研究结果呈现出了1:14的比例,也就是说,每一个正面(积极、幸福、健康)的研究成果对应的是14个负面(悲观、精神疾病、恐惧、无助等)的结果。
心理学界如此,日常生活中更是如此。我们的大脑是很容易注意到缺点和不足的。因此,通过持续记录每天发生的三件好事,我们也是在调整我们大脑的注意力资源更多关注积极事件,积极关注是可以训练的。
思考每件好事发生的原因
这一步是在训练我们的积极归因,归因是指个人如何解释这件事发生的原因。塞利格曼教授用归因风格的概念来区分乐观和悲观,将乐观风格归纳为三个简单的 P 要素:
持久性(permanence)
普遍性(pervasiveness)
个性化(personalization)
塞利格曼教授进一步解析到,乐观是指人们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解释时,对好事情作持久的、普遍的和个人的归因,而对坏事情作短暂的、具体的和外在的归因。这种对事件的解释方式是后天习得的,是可以通过学习,将悲观的归因方式转向乐观的归因方式的,这就是习得乐观。
因此,乐观是可以训练的——当我们开始觉察并对事情开始积极归因的时候,我们就是在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乐观的人。
写写每件好事带给你的感受及启发
这一步的训练包含两个层次。比如,通过这件好事,我感受到XXX,学习到XXX,可以在学习生活中实践的是XXX。这一步看起来简单,却是非常容易出错的,大家最容易出错的点就是常把启发当感受。感受是情绪层面的,启发是认知层面的。启发是在感受后的加工与升华。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一段很有趣的相关经历。我曾经参加过一个老外的培训,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环节就是,老师不断地问我们,“How do you feel?(你的感受是什么?)”我当时就特别地懵,一边心疼学费,一边冥思苦想,就是get不到老师的点。直到很久以后,才意识到,我是要去感受我的情绪,而不是冥思苦想我的情绪。老师之所以一直在问我们感受,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太容易忽略感受,错把认知当感受。
情绪是有力量的,积极情绪更是有魔力的。积极心理学的领军人物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教授就在《积极情绪的力量》一书中开篇就写到了积极情绪的几个重要真相:比如,积极情绪不仅能让我们感受良好,还能改变我们的思维、进而改变我们的未来;再比如,积极情绪不仅能抑制消极情绪、还能进一步提高我们自己的积极情绪。
当你充分感受到了自己积极情绪时,也许会体验到我们常所说的顿悟/Aha Moment!
(特别强调:积极情绪不止是快乐、高兴,更包括宁静、希望、兴趣等等。同为积极情绪,每一种积极情绪的能量也都是不一样的。未来,我们也会写一篇专题文章来详细介绍。)这也再次验证了弗雷德里克森教授所揭示的积极情绪的真相:积极情绪不仅能让我们感受良好,还能改变我们的思维。
到此,三件好事三步骤就已经完成了。如果你已经持续练习了一段时间,很有收获,并且希望进一步深入的话,小编鼓励你将这些启发转化为具体行动吧!想要实现一个小小的行动,计划要非常具体。比如,什么时候?在哪里?和谁?做什么?积极情绪拓展积极思维,积极思维有助于让行动实现,这就是本文想告诉你的真相:积极情绪可以改变我们的未来!
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从今天晚上行动起来!一起开始三件好事记录之旅吧!
参考资料
[1]《积极心理学之负面偏差从何而来,如何选择?》https://zhuanlan.zhihu.com/p/85610715
[2] 曹新美, & 刘翔平. (2008). 从习得无助, 习得乐观到积极心理学——Seligman 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 (Doctoral dissertation).
[3] 芭芭拉, 弗雷, 德里, & 克森. (2010). 积 极 情 绪 的 力 量.
作者简介:晶晶,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清华小清心(ID:THUxinli),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官方公众号~面向清华在校生提供咨询预约入口,兼顾活动招募、心理科普~偶尔抖机灵,专业不保守,有爱不鸡汤~
原作者名: 晶晶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清华小清心(ID:THUxinli)
转载原标题: 发现身边的小美好,记录每天的小确幸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